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界】处在风口浪尖的医生"飞刀"现象

近日一条消息让医界又活跃了起来:惊见医生做手术索要巨额“红包”!经视大调查记者全程实录“专家跑场费”始末。这里说的专家跑场费其实已有很多报道。新华网曾报道在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今天,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飞刀走穴”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带来的行医隐患和医疗纠纷不少,但基层医院和百姓呼声强烈,使得这一不合理现象得以长期存在。不断被爆光,但也屡禁不止,存在即合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丁香园”网站一项有3000多名医生参与的调查显示,55%的医生称“所在医院医生‘走穴’现象普遍”,近三成医生表明“本人曾‘走穴’过”。最受诟病的可能是该走穴的收费问题,而类似手术又确实产生了费用,这些费用总要有出处。可是这些费用那些合理,那些不合理,多少合理,多少不合理,都没有标准。比如说交通费,食宿费,由誰来支付,支付标准是多少,都没有任何规定。谢汝石医生说:走穴、会诊、飞刀本来看起来是一个有利于患者和基层医院甚至是专家的事情,可是由于没有医疗技术的市场定价,这样的会诊费成了灰色的“红包”。网友小泡泡儿鱼说:“婚礼主持人串场,有劳务费。明星跑场,有出场费。专家到基层医院去为病人谋福利,却被扭曲至此。医生的走穴,飞刀,满足了患者的生命需求,满足了基层医院技术的空白,却满足不了某些人的无知。如此畸形的体制,薄弱的医疗基础和扭曲的道德观,何时是个头?”

该现象是否合理

院内会诊,每个医院自己都做的很好,院外会诊有相关费用,在同城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跨区域的会诊手术就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远程医疗合法化。远程诊断减轻了患者负担,得到了更准确的诊断。远程手术指导,可以让下级医院手术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有些手术,远程指导是无法开展的,需要专家亲自到医院亲自手术。患者辗转到上级医院做手术,对患者来说确实是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虽然现在很多医院在推日间手术,但整体上外出就诊的负担不是所有患者能够承受的。基层医疗机构欢迎专家来,专家能够到下级医院,对于当地医院的手术能力有提升,对于人才的培养、品牌的树立都有好处,当然也还有收入。大多数患者也认为负担减轻了。这种形式总体是有合理性的,引导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资源也再次进行了配置。


需理顺价格规范管理

其实大多数人也是认可的,但一味的指责,一味的禁止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规范,尤其是在价格上没有形成合理的规范,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给医院的在组织类似手术的时候留下了很大的隐患。私立医院的定价相对自由,与患者妥善协商的空间较大,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其费用处理的形式也较为灵活。比如一个私人口腔诊所,也可以开展口腔种植,约好患者,和专家沟通好,到时间,拿着设备器械就去了,价格也谈好了,患者享受了大专家的手术,费用还降低了。而公立医院由于价格政策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收费项目和要求来进行收费,该类型的费用,又是现在价格体系内缺失的,这让组织类似手术的医院不好开展。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12月30日发文,要求对有关单位报送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时受理,高校办理,简化程序,按照鼓励创新和使用适宜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审核,及时公布审核结果。李总理要求不失时机的加快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期待早日形成合力的价格指导,让其阳光化。既然合理,那医保部门是否应该介入,这也是患者确实的住院就诊需求,如果能够一定程度纳入医保,那对减轻患者负担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深化分级诊疗找准医院定位

医生是单位人,所有的培养、发展机会、晋升、科研,乃至工资奖金福利都是所在医院给的,如果去了其他医院执业,如何处理工资关系,待遇问题和责任问题?“院长会觉得,我培养了你,给你发工资奖金,给你发展空间,但好处却分给了其他医院。”现在多点执业逐渐放开后,院长不可能限制医师外出执业,这已经成为摆在公立医院院长面前的问题。所以需要分级诊疗更加完善,形成医联体、协作单位、共建单位、友好单位等多赢局面,理顺关系,医院各司其职,做各自该做的事情,主动适应形式的发展。另外医院很需要定位,各级各类医院都应该有特定的人群,有自己的定位,航母级别的医院是否还应该看感冒发烧阑尾炎之类的医疗项目呢?反过来社区或卫生院当然也不用想自己某一天能做心脏移植,高端医疗会所面对的也不是一般大众。不同医院应该有不同定位,性质不一样就需要服务不一样的患者。用自己最优质的资源,做自己最适宜的工作,让有限的优质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服务于更多的患者,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防范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1998年6月26日修订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已经颁布实施了17年,这在法律界算是比较罕见的稳定,很多法律在17年之间,已经修改很多次了。本来就有滞后性的法律,在经过17年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的地方和我们的现实格格不入。法律的作用是保护和促进,但当他出现阻碍妨碍影响发展的时候,就应该修法了。注册制度,给医师流动带来了天然的限制,多点执业算是对该法律的一定范围突破,但是还远远不能有效促进医师自由执业。医师只要拥有资格证,在合格的医院开展诊疗工作,就应该是合法行医,但现在的法律是不允许的。现行法律下医师外出手术,没有办理多点执业的情况下,是有很大风险的。受注册制度的束缚,让专家行走在危险的边缘。外出手术的医生因为不适应当地医疗机构低水平的软硬件条件,加之时间紧迫、身体劳累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医疗疏忽和差错,最终酿成医疗事故。在发生纠纷之后,派出专家的医院、专家本人和接受专家手术的医院都会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尤其是一些未经派出医院审批私下外出开展的手术,更加剧了面临的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科医生“走穴”,“飞刀”何时不再偷偷摸摸?
医生「飞刀」:邀请方和会诊方需注意的7 大问题
医师:律师教你合法地“飞刀”
名正则言顺
医生飞刀做手术,收取患者一万元的劳务费,这是不合法的!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602:患者术后索回专家费,有悖情理但符合法律规定,心理学解读。/意向对话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