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海棠树下的缅怀‖罗学娅

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永远的海棠花》 作者:乔良,朗诵:刘劲  黄薇,来源:声音的眼睛

海棠树下的缅怀

罗学娅

习惯在公园晨练的我,今日驻足在那几株熟悉的海棠树下。虽然,它们的繁花早已落红入泥,绿叶也被秋风扫尽,但或伸或举的褐色枝条,依然是那样健壮有型。貌似枯瘦的枝丫,张扬着极强的生命力,顽强抗寒,孕育着来年的绚丽。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这是邓颖超大姐1988年写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之开篇语。

2022年1月8日,总理离开我们46周年了。我知道,西花厅的海棠花和我眼前这几株一样,没有枝繁叶茂,更无繁花似锦,但定会有很多虔诚的人去瞻仰它,和我一样,站在海棠树下,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西花厅周恩来故居。自1949年11月搬进西花厅,直到病重住院,周恩来一直在此工作生活

我是一个50后,对总理的崇敬,从记事起就根植于心。自从在画像上认识了毛主席,就认识了周总理,知道他们一起,为百姓打江山,为人民谋幸福。上学了,老师说:周总理少年时,就誓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我们树立了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好榜样。“文革”期间,听妈妈说:周总理心底无私天地宽,总是想方设法地保护革命干部,保护知识分子。

中学毕业,我下乡到了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这里的村民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队长一个月到公社去开一次三干会,带回来几张旧报纸,也没几个人会看。有人看见我笔记本里夹着的一张周总理照片,还问这是谁?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记得46年前的小寒节气,天气特别冷,还下起了川东丘陵少见的雪。我和生产队的10个主劳动力,顶风冒雪,去十里外的沱灌工地修渠道。那是我们的“红旗渠”,隆昌人民学林县,要把百里之外的沱江水引入隆昌,让十年九旱的旧貌换新颜。主体工程1972年就开工了,星罗棋布在全县的支渠工程,在4年后的那个冬季摆开了战场:每一个公社,都积极组织人力,修建自己辖区内的渠道。

开工那天是腊八节,一大早,工地的高音喇叭就喊起了口号,唱起了红歌,没听过广播的社员们,个个都很兴奋,干劲十足,在冰天雪地里干得热火朝天。

1926年8月8日广东汕头,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1周年纪念(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突然,喇叭变得低沉悲恸:周恩来总理去世。热闹喧嚣的工地瞬间寂静,空气都像凝固了一样。听完讣告,当过兵的民兵连长大喊一声:脱帽,默哀!

男女老少齐刷刷地摘下帽子、脱掉围巾,低头默哀。哀毕,煮饭的张二嫂悲伤地用送别老人的哭丧调大哭起来:“我的总理呀,你咋个就走了呀,我们的沱灌就要通水了,您望我们过好日子来了呀......”

珍贵视频《十里长街送总理》

张二嫂哭得大家潸然泪下,工地上一片抽泣,有的还跪地磕头。原来,朴实的村民们对周总理的情感,是那样的深厚纯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心中最亲的人、最敬爱的人致哀!

我知道总理一生爱花,可天寒地冻的工地上没有花,我和几个知青,折了许多小白纸花,粘在总理画像四周,挂在工地指挥部墙上,大家出工前、收工后,都自觉前来吊唁,向总理献上一朵小白花。

直到看了邓大姐的怀念文章,我才知道周总理对海棠情有独钟。于是,就喜欢上了艳而不俗、媚而不妖、清新自然、坦荡磊落的无香海棠。早春二月,寒气未褪,它就冒出胭脂点点般红艳花苞,报告:春天来了。初夏,花苞怒放,白色、粉色、红色,一簇簇,一团团,压满枝头,灿烂如霞。秋风起,花入泥、叶变黄,它仍然是那样大气端庄。

1964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机场

在最寒冷的1月8日,我站在海棠树下,脑海里回放着它的花开花落,正如总理千古垂范的品格,无论四季更迭,却道海棠依旧。

邓颖超《海棠花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退休医务人员,泸州市作家协会、泸州市龙马潭区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棠花又开
海棠依旧(图)
又是一年赏海棠,幽径漫漫是旧香
春天,我想去看看海棠花
邓颖超曾对身边人称:当总理夫人很难
【原创】 海棠依旧 初心不改—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