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⑱:清官良吏与能工巧匠(上)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清官良史与能工巧匠(上)

 陈希亮不仅面对维稳态势,还遇到“张元家属案”。

张元,陕西华阴人,西夏军师、国相。

北宋最难评价的“叛徒”。

张元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才华出众。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觉得自己的才干,远高于朝堂之上的庸碌之辈,有这些人当政,永无出头之日。不能忍受在平庸的生活中,耗尽天赋的优秀生命、默默无闻地死去,要寻找一切机会证明自己优秀。

屡试不第。曾和一位朋友吴昊,赶往边关。雇了几个人,拖着一块大石板在前面走,石板上刻着两人嗟叹怀才不遇的诗句。他们,跟在后面,吟诗大哭,希望引起边关统帅的重视。

回到家乡,被县令打过一顿板子。

报效无门。心灰意冷,愤而投奔西夏。

临行前,路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不是毫无忠君爱国观念,却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

极为痛苦。在项羽庙里痛哭几天,绝不回头的走了。

他,与“造反英雄”黄巢一样科场不第,《咏雪》诗“五丁仗剑决云霓,直上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不如黄巢题《菊花》诗那么有名,原因是气节有亏,为时代精英所不齿。“汉奸”的诗词,不宜公开宣扬。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中,“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为《咏雪》诗的化用。

 宅心仁厚。宋仁宗并没有缉拿家属,赐其钱米,希望能被感动。

宋仁宗像 (图片来自网络)

 任何恩惠,都无法动摇。张元没有回头。

 至此,才将张元家族中的老少100多人全部抓起,转移到房州关押。

 陈希亮陷入两难:如果求升迁,可以乘机对张元家族严加整治,如果向上禀告,替他们求情,宋仁宗正在气恼之中,面临升迁与被罢官、生与死的考验。

 无畏无惧地直书:“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把信封好,派人快马加鞭进京。

 言之有理。看信后,宋仁宗沉思良久,下令放人。

 他,在房州州衙内,当堂宣读诏书时,张元家的100 多个族人跪在跟前,个个泪如泉涌,呼喊着“陈青天,青天大老爷”。他的画像,也永远留在了这脉张家族祠中。

 又准备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滑州。

 调整人才政策。正因张元“走夏州”,给北宋以震撼与教训,嘉佑二年(1057年)改革了科举进士中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

 他,除了必要的公事,决不坐在高高的大堂。

 不用执事开道,不用车马轿夫。

 青衣小帽。一个人,游走民间。

 深知升迁调动的权操在别人,而为官立品的责任在自己。

 他,每到任一处,不少官吏就会提早打听,以求他调,生怕这个寡欲耿直、面目冷峻、不露喜怒之色的“三不高”男人,挡了自己的前程。

 北宋,像陈希亮这样个性分明的中高级官员并不少,“一根筋”的司马光、“青天”的包拯、“一琴一鹤”的赵抃,但屡屡要求降职,到偏远地方任职的官员,只有王安石、陈希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眉山廉官群像: 廉直立身,忠孝传家
两个给苏轼打“疫苗”的人
记住西安陈希亮 忘记四川苏东坡
苏轼高调做人挨上司陈希亮训斥,写诗《客位假寐》讽刺对方贪污,事后方知其良苦用心
苏轼:占得人间一味愚
好女如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