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大爷的转变 ‖ 崔泰铭

黄大爷的转变

崔泰铭

  北川县小坝镇晨溪村的黄大爷是当地的“名人”,提起黄大爷,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黄大爷,今年60岁,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钉子户”。年轻时因故意伤人坐过牢,江湖气息重,因此出来后一直保持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

  2016年初,北川县信用联社与县内各个村(社区)共同开展“双农共建”活动,我被任命为晨溪村支部副书记(农信村官),主要负责扶贫工作。黄大爷便是我扶贫路上的第一块“硬骨头”。

  就在我准备去见黄大爷时,没想到他却先一步到信用社找到了我。原来,他听说现在信用社在放扶贫贷款,而且周围好多贫困户都已申请,并顺利拿到钱,黄大爷就像饿汉闻见了“肉香”,径直来到信用社。因他没有生产经营项目,我无法给他申请办理,黄大爷立即拿出了他特有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伎俩,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在我面前哭诉,让我网开一面,把贷款放给他,并说这是扶贫的钱,是国家的钱,是贫困户都应该享受的政策。我好说歹说将扶贫政策一遍一遍讲给他听,他却根本不愿听。最后黄大爷骂骂咧咧,极不情愿地走了。

 我原以为黄大爷打消了申请扶贫贷款的念头,重新找寻脱贫之路,结果他的做法还“花样百出”。黄大爷一点也不闲着,他去找扶贫干部告状,去镇政府、县政府上访,去拦县上领导的车,甚至到处放话要请我去小坝河里喝几口水。在此期间,四面八方的压力朝我扑面而来,好在单位领导顶住各种压力,表扬我正确使用国家扶贫贷款是对的,让我放宽心,并及时给村上、镇上等各级政府、负责人解释扶贫贷款政策,还多次到黄大爷家宣传相关政策及做思想工作。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周围的贫困户寻找到了致富之路,慢慢脱离了贫困,黄大爷开始着急了,他的观念也开始有了变化。

  黄大爷靠挖野生黄连及赊欠黄连苗,种了 1亩多。我听闻后,立即去现场查看,发现黄大爷种的黄连还很不错,长势喜人。按照扶贫贷款政策,我现场给他放款3000元,将黄大爷赊欠的黄连苗钱支付给了农户。我给黄大爷算了一笔账,这1亩多的黄连,按最低200斤的产量和去年黄连市场价,卖出后可收入14000元,足以偿还贷款及再扩大种植。黄大爷听闻后,也频频点头。

 现在黄大爷的日子逐渐好转,整个人都变了样,用该村前任书记的话说就是“老都老了,还改邪归正了。”现在晨溪村无论哪户“扯筋”“扯拐”,黄大爷总能主动站出来说:“小崔,你们先不要去,我去!我到是要去看看谁能比我还'扯’,我去摆平!”

  黄大爷每次下山都要来信用社转一转,周围的人打趣道:“黄大爷,你以前不是说要请小崔到小坝河里头喝几口水,现在喝了没有?”“喝喝喝,喝你个大头鬼,我是说请小崔喝几口酒!”黄大爷慌忙解释。

  “小崔,我等你下班哦,我们去镇上喝一杯。”“要得,黄大爷,你先坐一会。”

  “喂,张老板,我是小崔,等会我要和黄大爷来你店里吃饭。照例,我先把饭钱用微信转给你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平信用社赵兴元带领扶贫小分队精准扶贫再发力
【惠民政策】金融“特惠贷”政策
国家扶贫贴息贷款走样 多数贷款被假借贫困户名义骗取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绽放在红土地上的“农金”芳华
在走访入户中发现的问题有那些?该如何解决?
国家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向我们到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终于有希望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