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翼茎阔苞菊
userphoto

2023.05.29 广东

关注

这一年,栾樨饼被我玩(chi)上瘾了。
关于栾樨饼,我总在重复讲一个故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佛教节日之一--佛诞节。在珠海隔壁的中山,这一天,西区长洲和沙溪圣师村、象角村会联合举行盛大的巡游庆典,而栾樨饼正是此时中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应节食品。
栾樨饼是啥,就是用半红树植物阔苞菊做的糕点。农历四月的阔苞菊,枝叶茂盛,香气四溢,做饼正当时。
扯远了,今天想讲的,其实是阔苞菊的一个同科同属兄弟--翼茎阔苞菊,相对阔苞菊而言,它的待遇就不咋地了,南方常见的野外植物,甚至一度被人纳入入侵的黑名单呢。

四月初八刚刚过去几天,要不吃着栾樨饼,聊聊这个亲戚——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

翼茎阔苞菊,菊科、阔苞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叶基部向下起至茎的部分有翼(茎长有翅膀),所以名字里带有“翼茎”两字。别称烟樨(xī),都说阔苞菊叫栾樨,不懂其来历,可这个烟樨就更不懂了。
翼茎阔苞菊的学名是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其属名Pluchea以纪念十八世纪法国植物学家Abbé Noel-Antoine Pluche,总加词sagittalis意为“箭形的”,估计说的是它的叶片形状。
翼茎阔苞菊喜湿润肥沃的砂土,常生长于池塘边、河岸、废弃稻田、湿地、海岸洼地或积水处,原产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现广泛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地区。凭借其种子量大,传播快速的特点入侵中国。

翼茎阔苞菊原产美洲,2010年首次在广州大学城发现,为中国大陆新纪录。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身边的野生植物认识不多,除非有颜值的,或者有故事也行。也许自己觉得不急吧,总觉得它们就在身边,迟早也会认识的嘛。不过,最近参加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讨会,自己深深感觉,就算野花野草,在人类的人为干预下,也会慢慢消失,比如之前认识的大尾摇,比如之前野外的雁婆麻,在公园不断扩张,城市不断变美的前提下,也是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踪影。
翼茎阔苞菊是菊花,菊花的扩张性大家都知道,在入侵植物的黑名单里,菊科就占了大头,比如白花鬼针草、南美蟛蜞菊、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等臭名昭著的植物通通都是菊科的,翼茎阔苞菊并不是本土植物,没查到资料说它啥时来到我国的,只是它早就归化了,南方的野外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它的样子早就烙在脑海里,可一直没想去知道它叫啥,记得还是去年,跟小张在中山横栏一块废弃地里发现它,主要是样子蛮好看,才知道了它的名字,更因为它居然跟阔苞菊是一家的,这两年,跟阔苞菊的感情早就深厚,对它才多了心眼。

昨天去了@季候风位于斗门的苗圃基地,突然见到她的苗圃边缘有几株非常高大的植株,植株的尾端有一团团的“棉花”,正在嘀咕这个会是啥呢,用镜头把它们拉进才发现居然就是翼茎阔苞菊,居然在这里出现,还那么高大,我以为是经常出其不意的季候风又有什么创意,把它发现起来做栽培种呢?

把问题抛给她,原来她为着这个东东头疼呢,她已经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进行了清除,估计这几株是漏网之鱼,想想不久前刚刚清理过,如今就有1米多高,可想而知它的繁殖能力多强大,更让我感到恐怖的是,它成千上万的瘦果布满它的“棉花”里,等风一吹,这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种子的飘散,会有多少植株成活起来,对其他植物产生多少影响。

前几天看了史军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达尔文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过度繁殖”、“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三个基本的概念,在这个理论中,过度繁殖是一切的基础……在大自然的竞争中,这种以繁殖效率为核心的竞争,远比“你死我活”的竞争要常见。

大家可以想想,按这样的发展下去,我看用不着很久,翼茎阔苞菊也会进去外来入侵植物的黑名单。

我跟阔苞菊真的太熟了,可我一点也看不出它们俩是兄弟,翼茎阔苞菊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叶基部向下起至茎的部分有翼,简单的来说即茎有翅,所以名字里才得了翼茎这两字,这个特征很容易辨认。而且,其叶是披针形,且边缘带尖尖的锯齿,这也是辨认特征之一。
最有趣的还有它的花,它开的花像一颗颗小馒头,其头状花序一般在枝茎顶端或叶腋排列成伞房花序。盘状头花外缘大多为白色雌花,有白色冠毛,棕色瘦果。中央的两性花花冠为白色,从顶端开始逐渐呈紫色,有退化的瘦果。

待到成熟时小馒头就像是长毛的馒头,像棉花一样轻盈,带着它的种子随风飘去,一个新生命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神奇的是,这个外来物种,据说,乡下人已经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可见中国老百姓的智慧是杠杠的。
在乡下人们常采摘它的茎叶回来晒干泡水喝,对吃坏肚子止泻有很好的作用,经查证翼茎阔苞菊全草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健胃保肝利胆的功效,主治胃病、腹泻、痢疾等。

关于药用价值,我也不太信的,不过居然是原产地的经验积累,也许是吧,你可以试试。

翼茎阔苞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全株具有浓厚的芳香气味。

▼ 它的叶基部向下起至茎的部分有翼(茎长有翅膀),所以名字里带有“翼茎”两字。这是它的最大特征了。

叶为广披针形,上下两面具绒毛,互生,无柄,尖锐的锯齿缘。

头花具花梗,顶生或腋生呈伞房花序状,花托扁平,光滑的,外缘小花多数,花冠白,瘦果褐色,圆柱形;中央小花多数,花冠白色,顶点凸出呈紫色,瘦果退化。
▼ 像不像小馒头?

▼ 这是它的瘦果了,至于数量,我没数据,我觉得很恐怖的。

▼ 馒头长毛了,哈哈哈。


还是要说说我熟悉的阔苞菊的,建议看我链接:阔苞菊

阔苞菊,菊科、阔苞菊属灌木,属于半红树植物。
海口称之格杂树,《岭南采药库》称之栾樨。在台湾被称为鲫鱼胆,在广西被称为五香香,而在广东中山被称为烟樨。民间还有很多写法,有“芫茜”、“芫荽”、“萱茜”,甚至“栾茜”。
阔苞菊的拉丁名是Pluchea indica (Linn.) Less.,种加词indica是“印度的”,模式种采集地。
阔苞菊生于海滨沙地或近潮水的空旷地,主要分布我国台湾和南部各省沿海一带及其一些岛屿;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也有分布。

▼ 阔苞菊 Pluchea indica (Linn.) Less.

菊科 阔苞菊属

▼ 植物志说:鲜叶与米共磨烂,做成糍粑,称栾樨饼,有暖胃去积效能。这个就是我时不时念叨的栾樨饼了。

▼这是我刊登在《金色少年》杂志上的内容,大家也可以看看。

以下文字来自网络,仅供备查。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全株具浓厚的芳香气味,且被浓密的绒毛,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叶基部向下延伸到茎部的翼。叶为广披针形,上下两面具绒毛,互生,无柄,尖锐的锯齿缘。头花具花梗,顶生或腋生呈伞房花序状,花托扁平,光滑的,外缘小花多数,花冠白,瘦果褐色,圆柱形;中央小花多数,花冠白色,顶点凸出呈紫色,瘦果退化。

中文正名  翼茎阔苞菊

拉丁学名 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纲

目   菊目

科   菊科

属   阔苞菊属

种   翼茎阔苞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见中华苦荬菜,内含与抱茎小苦荬辨识。
多榔菊
青岛常见野生菊科植物46种
那些见过无数次却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农村常见植物科普图鉴(六)
「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春黄菊族(二):艾草
湖北农业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日记38/ 王洪军/2022-07-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