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荚决明

虽说认识的植物也不少了,可我一直还停留在认种阶段,当好多一起写植物推送的朋友,比如小丸子、小园、乐乐、周敏早就开始学习植物解剖,对植物的结构以及传粉原理说得头头是道之时,我还在原地踏步,不敢班门弄斧,只是略懂皮毛就忽悠而过。

不久前认识医学博士梁医生,也许是她的职业敏感性,或者她的钻研精神,她对植物的雌雄以及传粉了解至深,甚至能自己编个有理有据的故事,浏览她的朋友圈能轻而易举掌握一些看专业书籍无法理解的大道理。

这天去华南植物园,居然偶遇了她,于是结伴刷园。跟她在一起,当我对烂大街的双荚决明不屑一顾之时,她却把我拉到它们身边,给我这小白循循善诱,说起双荚决明的传粉之道。

好吧,反正我也没记录过它呢,趁机了解下,也不能总是那么糊涂嘛。

决明属的植物认识也算多了,两个手掌都数不过来,比如含羞草决明望江南黄槐决明翅荚决明伞房决明粉花决明腊肠树等等都纳入我的背包之时,我还一直把双荚决明遗留在外,因为跟它太熟了,不急记录它,待我记录它时,我的决明总结篇也许很快呼之欲出了。

这次忍不住了,说说它吧。

双荚决明,豆科、决明属直立灌木,也叫荚槐、金叶黄槐、金边黄槐。

关于它名字的由来,网上大多是浪漫的解释——因为花开并蒂,果实成双。其实不然,它的名字仅仅是因为它的果荚结构而起,待果实成熟,你把它们掰开,你会发现,它的种子排成了左右两列,其种加词bicapsularis就是“二蒴果的,蒴果二室的”之意,这就是“双荚”二字的深层含义,也是它与其他花很相似的同属姐妹最主要的区别。

双荚决明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或者次南方地区均有栽培。

进入深秋,秋叶缤纷,叶子黄了,随着秋风,一片一片飘落而下,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渲染着大地的金黄。清凉的空气,金黄色的树叶,这是秋天独有的景色。

这是大部分人眼中的秋天,然而,在南方却不是这样。叶子并不黄,大都也不落,依旧是一片繁花似锦。可是,金黄还是必须有的,如田里的稻谷,如公园的菊花,而马路边的决明贡献的更是别样的“金黄”,铁刀木、黄槐决明,还有今天说的双荚决明,那金黄色无疑是这个秋季最标配的一抹。

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会有双荚决明,它几乎全年无休,可深秋却是它最繁盛的季节,这会,你会看到一团团正在盛花期的它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艳丽夺目,翠绿的灌木丛顶上点缀着一簇簇鲜黄色的花朵,非常亮丽、壮观。

双荚决明的总状花序生于枝条顶端的叶腋间,常集成伞房花序状,长度约与叶相等。

花鲜黄色,直径约2厘米;雄蕊10枚,7枚能育,3枚退化而无花药,能育雄蕊中有3枚特大,高出于花瓣,4枚较小,短于花瓣。

这是植物志的对它花蕊的描述,然而,我却喜欢梁医生对着花,对我的娓娓道来:双荚决明一朵花里有四种形态的雄蕊,每种都各司其职,共同目的就是吸引授粉昆虫,将花粉涂抹在虫子身上,使得另一朵花的雌蕊得以异花授粉的可能。看下图,中间淡绿色上翘的细条是雌蕊。其余都是雄蕊。位于最上方三片略带皱褶的小片状的,是退化的不育雄蕊,没有花粉,倒是在中央有白色明亮的斑,这是用于吸引,引导昆虫进来的路标,告诉昆虫这里有好东西吃,快来吧就在这!路标下面四个短棒状成簇的是可育雄蕊,有花粉,但比较少,生殖力也比较差。此处的花粉纯粹是为了安慰被诱引进来的昆虫,好不容易来了没饭吃也有口汤的意思。第三种是特别长,强壮,位于雌蕊两边,花药弯曲上翘的,花粉多,可育。当授粉昆虫在可怜兮兮地“喝汤”的时候,此处的雄蕊可因花的抖动,拂过昆虫毛茸茸的尾部,花粉就涂抹上去的。当这只昆虫又飞到另一朵花的时候,花粉就可以趁机抹到柱头,异花授粉就完成了。办好双荚决明传宗接代的千秋大业,可怜的昆虫就只有几口汤喝。第四种雄蕊位于雌蕊下方,不长不短不弯不直花粉不多不少,总之中规中矩地呆在不起眼的地方。我琢磨着这条雄蕊应该是备胎,所有的特征都符合备胎,以备不时之需提供花粉,或用于献身于昆虫,或用于献身于雌蕊以完成自花授粉……

双荚决明叶长7-12厘米,有小叶3-4对;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膜质,顶端圆钝,基部渐狭,偏斜,下面粉绿色,侧脉纤细,在近边缘处呈网结;在最下方的一对小叶间有黑褐色线形而钝头的腺体1枚。

双荚决明的叶片跟很多豆科植物一样,有朝开暮合现象。

在白天的时候都是平展展开,尽可能的将表面对着太阳,方便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然而到了晚上这些小叶闭合在一起,两两相对,不再像白天那样对着。

形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夜间没有光照,温度降低,小叶基部的一些细胞失水,膨压降低,不能再维持坚挺的状态,就闭合起来,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温度回升,细胞重新吸水,叶子的状态又恢复如初了。

▼ 趁它不注意,我偷偷去看了它“睡觉”的样子,我生怕我的闪关灯扰了它的美梦。

在上面关于花的结构提到,双荚决明的雌蕊相对简单,像一根嫩绿色的弯钩,别看它势单力薄,就是由这根雌蕊长成的荚果,开花的同时已经成串地挂在枝头了:圆柱形,成熟后变成黑褐色,就像一根根烟熏过的微型腊肠,它的别名“腊肠仔树”即由此而来。

荚果圆柱状,膜质,直或微曲,缝线狭窄;种子二列。

▼ 它的种子。

说到双荚决明,总是绕不过它跟黄槐决明的区别,因为它们俩都太常见了,那我也不厌其烦再说一次好了。

首先从外形看,黄槐决明多为小乔木,双荚决明只有灌木,也就是黄槐比较高,可这不绝对,不建议靠这区分。

其次,它的花认真看还是有区别,不过这要一定专业知识:分辨主要看雄蕊,黄槐决明雄蕊10枚,全部能育,其中有2枚花丝较长;双荚决明雄蕊也是10枚,7枚能育,3枚退化而无花药,能育雄蕊中有3枚特大,高出花瓣,4枚较小,短于花瓣。

第三,也是最简单的,数叶片:黄槐决明的叶片远远多于双荚决明,前者小叶7-9对,后者只有3-4对。

最后,假如有果荚的话,区分的难度系数就为零了:黄槐决明荚果扁平,带状;双荚决明则为圆柱状,外皮特别坚硬,它的种子并列生长,所以才称“双荚”。

▼黄槐决明的花。

▼ 黄槐决明的叶。

▼ 黄槐决明的果荚。

在我国中部地区,有个决明跟双荚决明非常像,它就是伞房决明,只是它跟双荚决明相处环境并不多,并不用太纠结如何区分它们。

伞房决明的树冠伞形或圆球形,有资料说它的名字正来自它的树形,其实不然,它的伞形其实说的是它的花序,从它的拉丁学名不难发现端倪,它的拉丁名是Senna corymbosa ,Senna正是最新分类的决明属名,而种加词corymbosa是“伞房花序状的”,就是它名字的由来了。

它原产于南美洲乌拉圭和阿根廷,在当地,它有个别名叫“印第安的少女”,可见当地人对它的宠爱。自从1985年引入中国,1994年传入杭州、南京等地,目前中国华东地区广为栽培。

▼ 伞房决明 Senna corymbosa

豆科 决明属

与黄槐决明和双荚决明相比,它的叶片独一无二。双荚决明的叶子圆长,而黄槐决明的叶子扁平,眼前的伞房决明叶子狭长而尖。

认真看它的叶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歪斜,“歪斜”在字面上不好理解,可你看过它的叶片后,你会永远记住这个特征。

除了叶形,小叶对数也可以把它从那几种决明中区分出来,它的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大部分为2对,偶尔也有3对。

双荚决明开花、结果早,花期长,花色艳丽迷人,同时具有防尘、防烟雾的作用。它是中国南方城乡行道和庭院的优良绿化树种。

双荚决明萌芽力强,适应性较广,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容易栽培。常常植于池边、路旁、广场、公园和草地边缘,也可点缀在草坪中间。

双荚决明也可作绿肥。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直立灌木,多分枝,无毛。叶长7-12厘米,有小叶3-4对;叶柄长2.5-4厘米;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膜质,长2.5-3.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渐狭,偏斜,下面粉绿色,侧脉纤细,在近边缘处呈网结;在最下方的一对小叶间有黑褐色线形而钝头的腺体1枚。

总状花序生于枝条顶端的叶腋间,常集成伞房花序状,长度约与叶相等,花鲜黄色,直径约2厘米;雄蕊10枚,7枚能育,3枚退化而无花药,能育雄蕊中有3枚特大,高出于花瓣,4枚较小,短于花瓣。荚果圆柱状,膜质,直或微曲,长13-17厘米,直径1.6厘米,缝线狭窄;种子二列。花期10-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中文正名     双荚决明

拉丁学名     Senna bicapsularis (L.) Roxb.

别称             双荚槐、腊肠仔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云实亚科

族                 决明族

属                 决明属

种                 双荚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相 | 这花需要人工授粉,棉球棒点一点,结了大把种子!
能入诗又能给大圣治病,算不算两开花?
十二卷授粉详细教程
十二卷授粉方法
朱顶红杂交浅谈
三步教你多肉授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