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苏华: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

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人才是关键。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

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扩大职教本科规模

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优先遴选符合条件的“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成职教本科,继续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积极鼓励独立学院转设,建设一批职教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并通过职教高考方式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扩大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每年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的占比,应按当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数量来确定,并逐步实现两类高考本科招生计划大体相当,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政府主导产教融合

政府在宏观层面应有指导性政策,明确校企合作中政府、学校及企业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出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对校企合作的形式、合作内容以及具体实现的途径进行明确,对合作成果转化进行认定,建立学校校企合作考评激励机制,对合作成效显著企业给予奖励,并在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上给予资金扶持或税收上给予优惠。政府在微观方面应制定可操作性具体政策,针对企业不积极、学校不主动,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教学,通过优惠税收政策、加大对合作企业资金扶持力度,落实企业和学徒补贴政策,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和相关税费政策,加快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重大突破。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职业学校要积极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要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通过“三引三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要率先参与产教融合,成为职业学校供给侧改革的供给者,成为生产过程教学化的推动者。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多种模式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

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产教对接要精准,融合互利要双赢。企业竞争不仅是资金、科技的竞争,更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竞争。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人才共育,包括教育模式的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实训基地的管理等,共同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提炼先进技术,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院校专业建设与社会产业转型相适应,以社会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引入企业现场嵌入式课程,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共同建立和拓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强化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对接,促进职教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完美契合,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实现双赢。

五、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把产教融合与制定实施产业发展、重大生产力布局同步,保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产业实现同步和协调发展。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衔接。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教有望走出“断头教育”窘境
人才市场矛盾呼唤高教结构调整
经济快速转型呼唤高技能人才 职教生亟待打通向上通道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约瓶颈及突破路径——以浙江省为例
新时代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维度
教育行业:职教发展再落新策 产教融合路径明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