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的学生,却不愿意去自家实习
userphoto

2022.10.30 山东

关注

引子:郁闷的郭总

郭总来电话了,一听就知道,遇到郁闷事儿了。

郭总所在的企业在本地区做得也算是风生水起,行业内颇有名气。前两年总听到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心痒难耐,就在朋友的鼓励下找了一个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说实话,他没有办学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合作,与那些打着“校企合作”名义跟学校合作,实际就想赚点快钱的教育公司比起来,他是如此的单纯和茫然。

我想这也是很多,真正对人才有需求的企业,涉足职业教育的一致表现。

因为本身就有公司,而且公司也做得很好,所以他办学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储备专业人才。每次去他那里,他都会领着我去看看他那片空场地,给我规划着美好的前景。尤其是当他参与了校企合作之后,老郭美呀。最难搞定的后备人才问题解决了,就等着孩子们来到这里大展拳脚了。

为了让学生们熟悉企业技术,他可真是舍得下本,专门安排核心的技术骨干去课堂上课,手把手教学生。跟那些只想着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的教育公司相比,郭总已经把学生当成自己人了。所以,对他来说,办学的收益只有学费,其他再无。

曾经郭总我们也探讨过是否还有其他收益点,毕竟单靠那点学费,也就勉强维持,这还不算设备投入。但郭总看得开,因为他要的是人才。

看着憧憬未来的郭总,我总是打击他,你想象中的后备人才,可未必看得上你。

今年,学生开始实习了,他精心挑选了10个学生作为典型,进入企业实习。可是不到一周,十个人全跑没影了。

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郭总答道,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搞不懂,他们说工资太低,他们想升学,工作太累。为了让他们能快速进入角色,我可是安排我们最好的骨干一对一辅导带队。我们这工作又不是流水线,有技术含量,学门技术难道不好么?可是他们不愿意学,说工作太累。

听着郭总絮絮叨叨地抱怨,我知道他还是在凭着一腔热血办学,缺乏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技巧,对于学生也是缺乏管理的经验。

其实,这种实习现状也是很多校企合作办学者最头疼的问题,即订单培养的企业并不被学生认可,学生死活都不愿意去合作的企业,总认为里面有猫腻。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企业宣传从入学就开始,要让学生入脑入心。

郭总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其实就是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校企合作专业的不同之处。

学生对于合作企业的认知也仅仅是一般认知,对于合作企业没有认同感,没有把企业当成“自己人”,自然对于企业也就毫无好感。

尤其是实习就业了之后,对学生而言,那就是个普通实习单位,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所以说,校企合作专业,要想让学生加深对企业的认同感,需要加强企业文化专题教育,说白了就是“洗脑”。这个词虽然直白了些,但理是这么个理。企业通过大量宣传活动,让企业文化深入学生意识深处,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企业人”,其次才是“学校人”,才能扭转学生的认知意识,否则很难转变学生对实习、就业以及升学的态度。

二、要让学生意识到钱不好挣,降低实习学生对工资待遇的期待值。

我刚开始找工作时,对工资期待还是很高的,在一次次碰壁,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意识到了自己能力所匹配的工资待遇,其实低得可怜。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没有经历过企业锻炼,所以对于工资只能是期待奢望。因此,应该在校期间组织学生多参与企业工作,尤其是跟企业相关的实践锻炼,让其意识到什么样的水平对应什么样的工资待遇,降低待遇期许。

心理预期低了,对于实习工资也就能正确看待,对于实习工作也就甘之如饴了。

三、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针对企业项目开展模块化实训,实习就业前,要让学生成为企业的“老人”,而不是新人。

校企合作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增加学生对企业的熟悉度,尤其是一些重点考察对象,要通过教学实践,让其建立起良好的企业认知。让其走进企业,如同走进自己学校一般,没有陌生感;让其见到企业工作人员有一种熟悉感,那么当其实习的时候,也就没有了距离感,能够很快融入企业工作氛围。

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对实习的孩子来说,实习并不是就业,他们看重待遇,但更看重感情和未来发展。因此,良好的工作氛围,融洽的同事关系,都是让其留下的重要因素。

四、多让学生有对比参照,让学生也领略下差企业是什么样子。

我们每年都安排学生实习,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基本上90%以上的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不满意,就业时基本不会选择这个企业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可是,往往兜兜转转,换了几家企业之后,学生才意识到原来第一家实习单位待遇才是最厚道的。

所以,想要留住学生,要让他们多让其经历一些企业,有自己的对比,只有真心做出的决定才是留住他们的核心。

校企合作,对于企业来说属于跨行业领域的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运转的规律和技巧,想要让自己获得办学所求,办学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办学经验和技巧。仅凭一腔热血和政策利好,很难实现持续发展,出现这种目标与结果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要多学习,多了解,多关注职业教育的专栏和专题文章,帮助自己尽快成为“圈内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中职校园招聘会 高三学生实习工资堪比工程师
校企合作走在先 招生就业谋发展
不实习扣发毕业证,是实习还是“抓壮丁”?
大学生暑期实习攻略:教你如何选择实习工作,如何避免被骗
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工业化后期校企合作案例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