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宣全面书院制改革!这个省,抢跑全国!
userphoto

2023.01.17 山东

关注

2021年4月25日至26日,河南全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现场交流会召开。会上,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全面推行书院制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立项建设名单。确定立项建设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等29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

01

河南,全面推行书院制

近两年,河南高校的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2021年11月19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豫高发[2021]145号),要求河南省各本科高等学校积极稳妥推进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培训班在郑州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指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9所本科高校开展了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占全省本科高校的68.42%,已建成书院73个,入住书院学生达14.6万余人。

而河南各高校书院制改革探索也在有力推进、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育人模式及学生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书院育人功能有效发挥。

河南中医药大学充足配备书院导师队伍,围绕将书院建设成为思政教育的示范区、课外培养的试验区、文化育人的拓展区、自我教育的实践区、师生共享的新社区的“五区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书院院名、院训、院徽、院旗、制度、品牌活动等内涵建设;信阳师范学院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确保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高质量开展;许昌学院探索构建学院与书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现代书院制度,加强双院沟通协调、完善双院协同育人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书院通识教育体系,健全书院导师队伍、提供全方面立体化指导……

02

书院制,火!

除了河南省,各地进行书院制改革的高校越来越多。今年依然有不少高校陆续成立了新书院。

书院制近几年在高校十分火爆,但在此之前,书院制已经在部分高校推行。复旦大学就是内陆探索书院制的先锋者之一。2005年9月,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采用书院作为载体,所有一年级本科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在复旦学院接受1到2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在复旦学院,学生除了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计划,还要接受关怀教育,包括全校性的素养拓展训练、学业方法指导和大学生活导航。复旦学院的成立,是复旦大学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标志。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是全国最早全面施行书院制的高校之一。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开辟了书院建设的试验田——文治苑;2006年,以3405名本科新生为主体建立彭康书院;2007年,建立了文治书院和宗濂书院;2008年,将17000余名本科生整体纳入书院管理,并在当年增设了仲英书院、南洋书院、崇实书院、励志书院和启德书院;2016年,成立钱学森书院,专注于拔尖人才培养。至今,学校形成了9大书院与27个学院(部、中心)并存的本科生“书院—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

近些年,官方也多次提及推进书院制改革。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到,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配齐配强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建设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

在此之下,各地各高校纷纷成立书院,进行书院制改革。

03

书院制存在一定的难题

书院制是近十余年来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最初在少数几所高校探索,逐步发展到上百所高校建立书院。

各高校争相建立的书院制,有什么优势?麦可思研究曾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副院长、教工党支部书记苏振兴围绕书院制相关问题进行分享。在苏振兴看来,书院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放在了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通过书院独特的导师制、社区制和书院第二课堂养成教育体系,突破了本科阶段传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的局限性,也更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背景下本科生培养的新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新要求。

当然,高校书院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苏振兴把当前高校实行书院制普遍存在的主要难题,以及对应的建议和思考总结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书院在学校的定位问题。书院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每所高校建设书院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是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加强通识教育?还是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是建设面向最优学生的“精英化”书院?还是创建面向全体的“大众化”书院?如果要建立书院,明确其定位很关键。特别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要对建不建书院、建什么样的书院达成共识,并形成一个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且着眼于未来发展、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书院制毕竟是一项改革,建设中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当遇到各种与既有体制机制相冲突的时候,更需要学校有足够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加以解决,而不是置之不理或倒退回去。

第二,书院与学院的协同问题。这不仅仅是新建书院遇到的问题,即便香港中文大学这样“先有书院再有大学”的高校,同样也存在如何更好处理书院与学院关系的问题。建立书院后,虽然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但相对而言,往往学院还是更加强势一些。书院与学院一些工作本身边界也难以区分,一旦处理不恰当,就可能产生一些矛盾和困难。苏振兴说道,书院的建立、建设与成效,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至少3~4年的第一个周期才能初见端倪,甚至还要更长时间,所以要用更加包容、长远的眼光看待书院制改革。这需要书院改革的决策者有更强的定力和魄力,也要书院的建设者有更强的抗压力和创造力。

第三,书院自身内涵建设问题。这是书院制建设中深层次的问题。书院依靠什么人?做哪些事(特别是那些不建书院就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如何合理评估书院建设的绩效?这三个问题可谓书院自身内涵建设的“灵魂三问”。目前在很多高校的书院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而对这些问题的顶层设计、实践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院制改革的成效。

“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在阐述怎么建书院的时候曾提到一个形象说法——让专门的人专心地做专业的事,我们简称为'三专’建书院,就是让书院的教师(专门的人)心无旁骛(专心地)做好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育人工作(专业的事)。”苏振兴相信,如果每所大学能真正按照这“三个专”,不断加强书院自身内涵建设,就会在书院制育人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OP】重要通知!2018年我省将新设2所本科高校,1所学院更名大学,1所同层次更名
705史佳洁: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经历了怎样的适应性发展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解说“211工程”、“985工程”院校(附名单)
安徽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从一流大学建设转向一流体系建设——如何推动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