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释道三教合一和谐共生
userphoto

2023.01.29 山东

关注

儒释道三教合一,是指三种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某些观点思想相互接纳、相互承认、和谐共生的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的包容性。

儒释道三教及其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对中国社会、哲学、思想、文化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礼记》中有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就有到洛阳拜见道家鼻祖老子的记载,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儒道同源,《老子》五千言的内容与孔子的儒学在精神实质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可谓同源而异流。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年轻时曾遍访明山大川,寻找寺院道观,交流学习、参禅悟道,终得以精通佛学和道家学说,后来创立的“心学”就接受了佛教禅宗的“顿悟”等思想。

佛教来到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大量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进行了中国化改革。改掉了不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特别是达摩东渡来到中国后创立的禅宗,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汉传佛教。佛学方面以明心见性为核心,禅宗是其中的代表,禅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实则吸收了很多中国“道”家思想,与“道”文化融为一体了,中国人才乐于接受。

历史上的很多文化名人、朝廷官员都是兼通各家学说,比如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就对佛学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文章自然就包含融合佛道等各种思想。明朝开国名臣刘伯温既是前朝进士又是大文学家、儒学大师、又精通道家权变军事谋略,作为首席智囊出谋划策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黑衣宰相姚广孝作为出家和尚,本已许身佛门但“入世”深透,本人通晓儒家和道家文化,在武学方面是军事谋略大师协助朱棣夺取帝位,文才方面负责编簒《永乐大典》,学养深厚。他们在官方及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影响广大,自然也促进了三教合一。

儒释道三家实际上都是以“人”作为根本的,因为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儒家提倡仁者爱人,然后从这个角度和佛家的慈悲为怀融合到一起,又和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混合起来。中国对天和自然环境的观点,一向是强调天人之间的互相协调。道家一向秉承这种精神,所以道家和儒家向来的传统不是取利于天和滥用环境,而是天人互相协调的运作,即天人合一。

在其他国家中很难出现这种情况,即便同一个教派之内,都会分成很多不同教派,不同派别之间都会互相攻击、难以共存。不同宗教之间发生冲突以至发生战争就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欧洲中世纪发生的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历时达两百多年,给涉及到的的西亚和欧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儒释道三教合一,同时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家和佛教思想为辅,让中国的传统社会更趋向和谐统一,减少了许多无效的纷争和内耗,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长期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总体上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由于皇权统治的强大,一直是世俗的社会而不是宗教为主体信仰的社会。人民尊奉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礼教秩序,尊崇皇帝的法令,而不是神灵上帝。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人定胜天、改造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儒道三大思想流派互补相济、相互借鉴,使中华文化更加充实完整、魅力无穷、博大精深,共同支撑起传统文化辉煌巍峨的大厦,始终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孙本忠 2023年1月28日

这是本人原创的第47篇文章。

学习悠久历史,

弘扬国学精粹。

传承优秀文化,

增强人生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溯源
儒释道给中国传统艺术带来了什么?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讲座文稿)
从山水诗看盛唐士大夫的文化心理:儒释道融合下的文人选择
【景观笔记143】一篇文章看懂园林文化的根基——儒释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