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userphoto

2023.02.05 山东

关注

  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培育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纪实(八)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后在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速成长,初步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2782家,实现营业收入6152.4亿元,同比增长24.4%,高出全国8.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利润231.3亿元,同比增长33.3%。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政策引领

  制定出台《山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构筑“三核四区两带百城千点”产业发展格局。

  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发展“山东手造”、创意设计、文化智能制造、影视创意、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数字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出版与绿色印刷、研学文旅十大领域,以重点领域引领带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山东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用足用好针对文化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税费减免、项目奖补、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使政策“真金白银”最大限度得到释放。

  为破解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印发《关于金融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拓宽文旅企业融资渠道。设立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文化创意产业基金4只,截至2022年6月底累计投资项目45个,投资金额达3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62亿元;推动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山东子基金,连续3年累计安排资金2.3亿元。

  目前,我省共有文化创意相关上市公司7家,过会待发行公司1家,纳入到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库的文化创意相关公司17家。截至目前,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挂牌项目435宗,交易额达39.6亿元。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的意见》,整合设立出版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成立山东省数字融合出版创新创业共同体。承办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培育重点出版物印刷企业30余家,高质量推进山东新华智能低碳印刷基地项目、泰山新闻出版小镇项目。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19家,培育公布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223家。积极培育互联网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等新业态,鼓励、支持发展电商直播、MCN等广电媒体新业态,评定全省网络视听(短视频)基地10个,截至2022年6月底,我省新业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53.86亿元。

  此外,围绕数字化、影视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示范引领,认定大众报业集团基于互联网生态的短视频产业基地等首批13家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3家集聚类基地、10家领军企业),八喜文化旅游集团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山东省数字融合出版创新创业共同体列入第三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省创新打造“山发展,我省创新打造“山东手造”品牌

  培育产业发展载体,推动产业生态创新

  梳理形成十大重点领域省新旧动能转换在库项目、集群、领军企业清单,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进行体系化、制度化的动态调整和项目遴选,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文化创意产业入库项目共94个,累计完成投资382.32亿元。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文化创意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协调推动有关奖补政策落地,形成“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特色园区”产业生态推进态势。认定9个文化创意产业“雁阵形”集群和7个集群领军企业、79个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51家重点文化企业、15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帮助9家企业取得省级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

  打造新业态、新模式,释放动能转换潜力

  在品牌打造方面,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省创新提出打造“山东手造”文化创意区域公共品牌,印发《“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目前,已开展“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启动“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举行“山东手造”进高速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非遗工坊启动仪式,建设集展示、体验、销售、研学于一体的“山东手造”(济南)展示体验中心,通过精心策划、多点发力,打造集产销研、宣传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山东手造”产业体系,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山东手造”文化创意品牌。

  在对外合作方面,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近百个文旅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2000多亿元,打造“云上文旅博览会”,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推动淄博博山、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021年全省文化产品进出口1213.4亿元,同比增长72.6%,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位。65家山东省重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累计获得奖励资金3805万元。

  在文化消费方面,自2017年开始,连续5年举办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达6.26亿元,直接拉动消费29.5亿元,间接带动消费达624.2亿元。我省7个地级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评定第一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项目29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印发《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绘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地图,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人才发展。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统计表定期报送制度,每半年调度一次人才情况,加强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人才培育的跟踪监测服务。

  下一步,山东将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擦亮“山东手造”品牌,强化数字战略带动,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动能、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实现“十年塑成优势”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山东省委宣传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风鲁韵丨孔子文化亮相北京世园会“济南市日”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探索(4)2011.11
河北文化产业,期待再添一把火凤凰网河北
山东省拟专项激励28个“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第三届中国泉水文化(济南)高峰论坛”在济南博物文创中心举行
山东省财政着力支持构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