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扯华夏礼文化中的“髪”文化,也谈“夫”与“失”的造字本义
userphoto

2023.02.16 山东

关注

潘朝晖/文

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

“束发冠笄”属于嘉礼的一种,束发成童,冠笄成人,实质都是对发型的规范。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孔颖达疏:“锦束发者,以锦为緫而束发也。”

《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

关于古代男女冠笄之龄:男/女必须行冠/笄礼后才能成婚,如一直未娶/嫁,则“男子十八(或者二十)/女子十五(或者十六)”行冠/笄礼并称字,以示成人。

《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

《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

《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正因为华夏礼文化要求“束发”,所以视“披发”为无礼之举。

成语“披(被)发左衽”,意思是“头发披散着,衣襟开在左边”,在古代是用于指华夏族周边蛮夷戎狄的装束。

成语“披发左衽”典出《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会沦为蛮夷那样,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衽的衣服。“披发左衽”是蛮夷的发式服饰,而华夏的发式是“束发冠笄”、服饰规矩是“生右死左”一一交领开口都是右衽(左襟压右襟),领子呈y形;只有死去的人才使用左衽。

在简单了解了华夏礼文化中的“发文化”后,再来看汉字“夫”和“失”,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华夏先民造这两字的本义初衷了。

汉字“夫”的字源演化如下图。

“夫”最早见于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从“大一”。甲骨文“大”通常是表意“成年男子”,故甲骨文“夫”表意的是“(男子)束发加冠”之形。

“束发加冠”,意味着男子成年了,可以婚娶成为“丈夫”。

“束发加冠”,是“礼之始”,是周礼的重要体现,故“夫”是“礼”的表现形式之一。孔子极其推崇周礼,并终其一生克己复礼,是当之无愧的“夫子”一一恪守并传播华夏礼文化的圣贤师表。

汉字“失”的字源演化如下图。

汉字“失”最早见于商代晚期金文,其表意的是“(侧立)人披头散发”之形。“披发”不符合华夏礼文化要求,属于“无礼”行为。

“披发”无礼,故“失”对华夏人来说是“放纵”之行,是“错误”之举。这种“过失”令人“失望”。

结论:

1.汉字“夫”,始见于商晚期甲骨文,是“束发”之形,合乎华夏礼仪。

2.汉字“失”,始见于商晚期金文,是“披发”之形,不合乎华夏礼仪一一即“失礼”。

3.汉字“夫”与“失”的造字本义分别是“束发”与“披发”,是“合礼/有礼”与“不合礼/无礼”的关系,二者可视为一对反义字。

4.汉字“夫”与“失”的现代楷书仅有一“丿”之别,也符合汉字造字中“反义符”的运用:“丿”可用作“反义符”,故“失”是“夫”的反义。

这是今天的闲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字时,“萌”并不是形容人的……
字里说“字”
细说汉字:嫂溺叔援——说“爰”与“援”
耆耋
什么是文,什么是化,何谓文化
汉字历史——抽象篇(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