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教育区”背景下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新动向及其启示
userphoto

2023.06.12 山东

关注

在2025年之前建立欧洲教育区(European Education Area)是欧盟教育发展的宏大计划。面对近年来高质量教师缺乏、师资队伍老龄化、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等诸多挑战,欧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聚焦于追求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发展包容、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注重教师数字及语言能力培养;优化教师教育评价体系,激活教师内源性动力生成;倡导教师教育国际理解,促进师资培养无国界流动;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声望,提供教师发展环境支持等方面。

研究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与发展动向对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欧盟;欧洲教育区;教师教育政策;动向

建立一个开放且充满活力的“欧洲教育区”(European Education Area)是欧盟的教育愿景。[1]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以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等严峻挑战,欧盟希望充分利用教育和文化的潜能来推进绿色发展和数字转型(Digital Transition),促进人才跨境流动和社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个“学习和研究不受边界限制的欧洲”(a Europe in which learning,studying and doing research would not be hampered by borders)。[2]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被认为是实现在2025年以前建成“欧洲教育区”目标任务、重振欧洲力量的催化剂和关键驱力。为此,欧盟近年来持续致力于追求卓越教师发展共识、革新师资培养模式、重构教师评价体系,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以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促进教师获得持续专业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近年来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新动向,以期对我国推进新时代的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 构建“欧洲教育区”背景下的

欧盟教师教育政策

自欧盟成立以来,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政策体系,实现欧洲一体化繁荣发展,一直是各成员国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受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教师教育领域涉及各国教育主权,21世纪以前欧盟主导的教师教育事务相对有限。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近十年来,受金融危机、难民涌入以及科技创新对接市场不畅等影响,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持续攀升、内部文化冲突加剧且民粹主义强势崛起。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欧盟各成员国日益认识到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科技创新,应达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共识,发展优质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服务于强大欧洲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框架。

“欧洲教育区”远景目标植根于欧盟层面数十年来的教育合作。2009 年 5 月,欧盟理事会发布《欧盟教育与培训合作的战略性框架》(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ET2020), 聚焦 “质量与效益”、“社会公平与融合”、“终身学习与流动性”、“创造力与创新”等关键维度,提出了欧盟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十年规划。[3]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2020发展战略》(Europe 2020 Strategy),力求依靠科教创新,破解社会发展困局,实现经济的“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2017年11月,哥德堡峰会(Gothenburg Summit)上,欧盟委员会提出在2025年之前建立“欧洲教育区”的规划,推进学历互认、促进创新和数字技能培训、增加“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 Programme)和推广eTwinning 教育网络社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4]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出台《到2025年实现欧洲教育区》行动计划(Achieving the European Education Area by 2025)明确了“欧洲教育区”的六大支撑维度——教育质量、包容和性别平等、绿色和数字转型、教师与培训人员、高等教育、地缘政治。建立“欧洲教育区”的目标将与“欧洲技能议程”(European Skills Agenda)、“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2020”(Europe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y 2020)以及“欧洲研究区”规划(European Research Area)协同发力,基于包容、流动和创新的原则,增进统一身份认同,促进欧洲经济繁荣。

基于上述背景,教师教育在提升劳动力素质、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融合和稳固欧洲一体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欧盟积极倡导成员国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教师关键能力以及优化教师教育评估体系等。欧盟委员会及欧盟理事会先后发布了《提高欧洲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政策措施》(Policy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n Europe)、《欧盟理事会关于有效教师教育的结论》(Council conclusions of 20 May 2014 on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开启人生重要开端的学校发展和卓越教学》(School Development and Excellent Teaching for a Great Start in Life)、《欧盟理事会关于语言教学和学习综合方法的建议》(Council Recommendation of 22 May 2019 on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languages)、《支持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职业:政策指南》(Supporting Teacher and School Leader Careers:A Policy Guide)等建议报告,逐渐形成了近十年来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框架体系。

二、“欧洲教育区”框架下

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动向

欧洲教育体系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欧盟各成员国间合作互信的优良传统,催生了“欧洲教育区”愿景。为持续推动该目标任务如期实现,近年来欧盟对教师教育领域事务的关注和干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在追求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倡导教师教育国际理解和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声望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动向。

(一)追求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发展包容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基于欧洲中心文化与古典教育理念,传统的欧盟教师教育强调教师知识、专业技能和学术潜质。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欧盟在教师培养中坚持专业素养和教育正义并重的原则,既注重职前教师的学术训练和理论素养,也强调教育过程的公正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教育领域呈现出注重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2013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更好的学习成果》(Supporting Teacher Competence Development for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强调教师的素质和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专业能力框架体系以及如何帮助教师获得与发展专业能力进行了论述。[5]2020年9月,欧盟《到2025年实现欧洲教育区》行动计划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教育包容和公平的重要性,也显示了学生学业表现和家庭地理位置的相关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来自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和具有移民背景等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情况,确保教育和培训能增强每个学生的能力,促进社会向上流动。[6]

为增强基础教育的世界竞争力,欧盟各成员国积极响应并提出了改革教师教育的若干行动计划。例如,英国教育部于2010年、2011 年和2016年相继出台白皮书《教学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Training Our Next Gener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和《卓越教育无处不在》(Education Excellence Everywhere),把教师视为“改进和提高学校质量的核心”。《教学的重要性》提出通过财政激励拓宽师资培养路径,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和多学科背景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业。[7]《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强调提高教师候选人的学术能力标准,加强对职前教师阅读、科学和数学能力的评估。[8]《卓越教育无处不在》计划在5年内普及优质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最优秀教师及卓越教育领导者流动到教育欠佳地区并胜任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让每个学区都拥有足够数量的卓越教师。[9]2012 年,联邦德国启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2012—2022”(Excellent Teacher Education Plan 20122022)推进项目:为职前教师提供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支持以唤醒其专业精神和职业追求;将多元化和包容性理念融入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注重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加强教师培养各阶段的融合,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造能力得到持续而系统的提升;加强学科教学法、学科科学、教育科学间的合作与联系,确保教师的无障碍流动和各州之间的学历文凭互认。

(二)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注重教师数字及语言能力培养

进入新世纪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社会文化多样性与日俱增、个性化教学与特殊学习需求增加等发展趋势,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挑战。为此,欧洲各国近年来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围绕“数字能力”(digital competence)、“多语言能力”(multilingual competence)和“多元文化能力”(multicultural competence)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全力培养“未来教师进行高质量教学所需的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es)”,并激发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获取和更新专业能力的内在动力。[10]2017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培养教师为多元化做准备:职前教师教育的角色》(Preparing Teachers for Diversity:the Role of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倡导调整教育体系以确保职前教师教育(IET)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CPD)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及多语言教学能力。为了使教师全面做好应对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准备,各成员国积极响应欧盟倡议为教师教育系统提供全方位支持:政府在公共预算上的倾斜为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提供财政支持;在教师培养机构广泛增设跨文化教育和多语言教学的学位课程;规范教师教育者标准,明确对教师教育者在感知多样性和跨文化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针对具有移民、难民和少数族裔背景的优秀教师候选人提供专业发展方案和绿色培训通道,为丰富教师队伍提供人才储备。

2017年10月,欧洲理事会呼吁教育和培训体系应“适应数字时代”(fit for the digital age)。2018年1月,欧盟委员会颁布《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18》(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18),以数字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通过开发数字课程体系、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和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等,支持教师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教学,“增强在快速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时代的适应力”[11]。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212027) 强调“数字能力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培训人员的核心技能”,应“嵌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职前教师教育领域”。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熟练具备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有效使用数字技术和灵活调整教学法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12]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和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新的行动计划聚焦于教育和培训的长期数字化变革,并提出两大战略要点:第一,努力构建一个基于欧洲文化的高效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第二,通过推进“伊拉斯谟教师学院”项目(Erasmus Teacher Academies)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和语言素养,支持教师的海外培训与跨境学习。

(三)优化教师教育评价体系,激活教师内源性动力生成

如何构建科学且合理的教师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欧盟教师教育政策关注的热点。各级各类院校、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同行、学区及社区相关人士间如何团结协作和保持张力来开展教师教育评估并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成为欧盟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2014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职前教师教育:政策问题概述》(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n Europe:An Overview of Policy),提倡优化原有教师教育评价方案,建立外部和内部评价融合的新型评估系统:评估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成效时,评价团队成员除包括评估专家、视察专员和国际专家外,还应包含教师专业共同体、教育同行和学生;教师教育评估指标除关注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育实践外,还应考虑和学校密切关联的社区、企业伙伴、教师教育机构及学生会的建议;细化衡量教师及教师教育者的相关指标,明确教师参与跨国交流与继续教育的程度以及合格的教师与教师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评估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项目时,重视对职前和在职教师多语言能力、信息素养和文化认同的考核。

北欧的芬兰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其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的成功也源于其拥有大量杰出的教师和完备的教师教育评估体系。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以及多元社会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芬兰围绕教师教育指标体系构建以及教师专业身份重构,革新原有教师教育政策。英国政府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构建更加优化的评价制度,希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亦能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英国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力推“初任教师入职档案”制和“教师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坚持教师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协同参与和教师个人反思并重,实现职前培养、入职培训与职后继续教育的有机融合。该类教师发展档案制度关注教师群体生涯规划和个体发展需求的平衡,在规范教师的入职、考核与评聘的同时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专业自觉。英国教育部在白皮书《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和《卓越教育无处不在》中也特别强调了改革教师评价与问责制度,取消阻碍优秀教师和卓越领导岗位流动的系列评估指标,保障教育欠佳地区亦能聘任到优秀教育领导者和优质师资。

(四)倡导教师教育国际理解,促进师资培养无国界流动

近年来,由于国际移民和欧盟内部流动性的增加,包括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的不断涌入,欧洲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些社会变化促使教学系统、学校和教师重新考虑并调整日常教学和实践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尽管欧洲的课堂越来越多样化,但教师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仍趋于同质化,多数教师还未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来自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教育与培训监测报告2019》对教师的重要角色和关键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面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应是“具备跨学科能力和多元文化适应”的综合型、整合型教师。鉴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备新的技能,包括在教室中处理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在技术多元的环境中教学以及采用协作教学实践等,强调提升教师的国际理解和多元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充分适应多元的学生主体及复杂的教学环境。[13]

教师在欧盟内部的无障碍流动对于强化欧洲认同和建成“欧洲教育区”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化促进了人员的跨境发展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国际合作、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欧盟倡导各层级、各领域的教师在欧洲范围内的无障碍流动,《欧洲2020战略》将“建设流动欧洲”作为优先发展事项,“鼓励年轻人自由流动”,鼓励教师跨国学习和专业进修,促进教职人员生涯发展。[14]2017年1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教育区”愿景,倡导促进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国际交流与跨境合作,实现学习者的自由流动,创建真正的欧洲学习空间,支持成员国完善兼具包容性、终身学习和创新驱动的教育培训体系。2017年12月,欧洲理事会确定实现“欧洲教育区”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优先事项:通过“伊拉斯谟+计划”加大教师和培训者的国际流动和海外培训;加强语言学习,让更多年轻人掌握除母语外的两种欧洲语言;促进学生跨境流动,通过“欧洲学生卡”(European Student Card)等项目促使其广泛参与欧盟国家间的教育和文化活动;促进各成员国在中高等教育文凭互认方面的合作。

(五)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声望,提供教师发展环境支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 “2018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简称TALIS)显示,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正面临师资短缺和教师队伍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教师资源在区域和学科上分布不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科目(STEM)教师紧缺;缺乏有能力在多元文化或多语言环境中开展教学的教师(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尤为突出);缺乏能胜任教授特殊群体(来自社会经济弱势家庭和具有移民背景学生)的教师。鉴于年满50岁及以上年龄的中小学教师占比超过30%,未来十年23个欧盟成员国急需更新约1/3的教职人员,而意大利、保加利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国则需更新一半数量的中小学教师。面对即将来临的教师退休潮、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和教师候选人数量严重不足的困境,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确保招收足够数量的优质生源进入师范专业,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并保障在岗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持续的专业支持。[15]

欧盟委员会在《2019年教育与培训监测报告》中强调“教师是教育体系的基石”,教师们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培训以应对多元社会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除提升薪酬待遇外,教师们更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呼吁“提高教师的声望势在必行”。[16]2020年9月,基于《到2025年实现欧洲教育区》行动计划,欧盟委员会提出实现“欧洲教育区”的关键维度和具体措施:将致力于促进欧洲利益相关组织、教师协会和教师教育提供者之间的合作,并就基本技能创新及多学科教学方法提供政策意见;计划配合新的“伊拉斯谟+计划”,更新学习流动框架,让更多的学习者和教师能够克服边界障碍并受益于流动性机会的获得;帮助国家、地区和学校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进一步落实《2019年理事会关于语言教学和学习综合方法的建议》,支持成员国推广“语言意识学校”,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在2021年启动“伊拉斯谟教师学院”(Erasmus Teacher Academies),聚焦跨境学习与培训,创建教师实践社区,加强同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协会的结构性伙伴关系;在2021—2022年期间制定《国家职业框架欧洲指南》(European Guidance for National Career Frameworks),以支持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到2021年设立“欧洲创新教学奖”(European Innovative Teaching Award),以表彰在教育专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及学校。[17]

三、欧盟教师教育政策

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欧盟的教师教育既继承了欧洲古典教育的传统,也堪称当代教育发展的典范。从近十年来欧洲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的基本取向可以看出,欧盟各成员国从未像现在这样高度重视和强调教师的社会职能和关键作用,教师教育被看作当下帮助欧洲摆脱经济危机和文化困境的基本力量。尽管欧洲各国有着自己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但是在面对一些全球性议题和应对新挑战方面,欧盟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可为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对标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精准定位新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

追求公平优质的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亦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欧盟多个基础性政策文件中都强调欧盟一体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公平”、“包容”和“优质”的教育。欧盟在“ET 2020”战略框架中提出促使欧洲教育成为“全球教育质量参照系”的远大目标;随后又将提升教育与培训质量纳入欧洲教育发展的四大核心战略。2018年1月召开的首届欧洲教育峰会(First European Education Summit)称教育为“伟大的均衡器”(the great equalizer),强调教育在确保社会凝聚力方面的关键作用。2019年9月召开的第二届欧洲教育峰会聚焦教师职业,围绕“教师至上:欧洲教育区的卓越与声望”(Teachers First:Excellence and Prestige for the European Education Area)的会议主题,探讨了教师当前面临的新挑战,教师是否得到了必要的帮助和充分的社会认可,以及教师在连接教育、社会参与和劳动力市场中所承担的作用。[18]在此背景下,教师教育促进个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日益凸显,并成为欧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在2018年相继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希望通过“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19]。相关政策话语凸显了培养卓越教师、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和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教师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实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为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对教师的课程创新性与教学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联系现状并借鉴欧盟经验,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应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对应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卓越教师培养,积极探索和构建“数字时代”教师教育创新体系。一是要重构教师教育生态环境,为教师发展营造更具人性化和沉浸感的教学与实训空间;二是革新教师教育模式,基于人工智能实现教师培养途径的多元化,为教师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持[20];三是拓展教师教育资源,加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机构、教师专业组织以及社区的联系,汇集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共识。

(二)聚焦教师教育在场环境,倡导全生命周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后,欧盟各成员国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效变革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欧盟积极推行基于“数字能力”、“多语言能力”和“在场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培育职前教师的语言交际、信息素养和实践智慧。在构建教师教育体系方面,欧盟围绕教育现场的真实环境,积极建构体系分明、表达清晰、架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整合课程。此外,欧盟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职前教师实习期的“诊断式职业指导”(clinical vocational mentoring)以及在职教师行动研究能力提升等。

2011年,我国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以促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实现课程理念创新、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和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2018年,教育部全面启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工作,针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实训实验条件及教学实践基地等进行统一考核与认证。但是,现有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仍存在系列问题: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值较低,教学实践类课程设置明显低于教育理论类课程;部分院校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培养仍局限于常规的教育见习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和课外实践活动不足。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三大理念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开展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跨界综合育人的“统整化”、校地校际统筹的“协同化”等方面,体现教师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新行动理念。[21]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拓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三)改革教师教育评估方式,建立综合性过程化评价机制

教师教育评价既是权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好老师需要被鼓励变得更好,也需要以某种方式肯定他们的努力。近十年来,欧盟的教师教育政策特别关注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力图建立一种综合性、过程化的教师评价系统,由此促进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同时迅速识别和有效帮助那些初任教师掌握必备教学技能,并为之匹配合适的工作岗位。《2019年教育与培训监测报告》显示,欧盟各国普遍认识到薪酬改善、职业晋升和教师评估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升教育职业的社会声望。[22]多数成员国的教师评价为形成性(用于确定个人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和总结性(用于支持与工资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决策)评价的融合。评价结果可为教师提供关于其教学表现的直观反馈,可作为是否获得绩效奖金或奖励的权威参照,可确定是否满足工资提升的各项条件和显示教师是否已具备职务晋升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2018年2月,我国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建设统一的教师教育动态数据库,建立师资培养相关质量监测机制,构建更加完备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3]2020年10月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改革学校评估和教师评价纳入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借鉴欧盟教师教育评估的经验,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评价改革应建立健全教师聘用、考核及职称评定的相关标准,努力促进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轨:一是改进师范类院校评价,完善师范类专业认证,把培养卓越教师和办好教师教育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二是完善教师培养质量评估体系,鼓励教职人员反思和评价自身教学行为,努力构建基于教师自我评价为基础,学校管理层、教师专业组织、学生团体、家委会和社会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三是改革有关教育专业学位的评估制度,推动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完善,鼓励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实现教师专业资格认定和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融合。

(四)深化教师教育国际合作,创新教师全球素养发展路径

为了迎接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优秀教师,欧盟非常重视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实施,聘请权威性研究机构和专业团体组织调研和主持制订教师专业标准。欧盟在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全球素养的具体指标,各成员国也积极响应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教师教育项目中。随着教师专业标准改革的推进,欧盟大量高等院校及教师培养机构也协同参与到教师教育改革的探讨和实施中,通过将全球教育内容融入到职前教育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提升未来教师的全球素养;通过推行丰富的海外进修项目来培养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采取多种举措来支持师范生、实习教师和教职人员的国家间无障碍流动,加强跨地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学分互换及学历认证。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中国也在积极推行国际理解教育,致力于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全球化、区域性教育合作。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国际理解”是“责任担当”素养的重要内核,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4]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广大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欧盟构建“欧洲教育区”的有益经验,促进教师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与跨文化互惠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 as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among cultures)[25],不断提升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国际理解和全球素养。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和专业能力框架,明晰各学科教师对应的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全球素养的细化要求;二是要完善师资培养体制,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注重培养职前教师的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素养;三是在教师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中融入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增加中小学教师的海外实习和进修机会;四是通过立法保障、方案执行和激励机制等吸引和支持卓越教师向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流动,实现优质教育和优良师资的普惠共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戴河中学课程实施方案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用
欧盟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特点、面临的挑战
2015年第九期视点·核心素养解析 | 褚宏启等: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重建“学习”的概念
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