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userphoto

2023.06.28 山东

关注

王营

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

笔者认为,落实核心素养,课程是重要载体。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实施的权力都在学校,因此学校要依据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进一步统整三级课程体系,重新对课程实施进行设计和规划,构建目标一致的学校课程体系,从而使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落地生根。

一是要完善学校课程目标体系。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参照系。学校要依据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实际,重新完善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课程目标体系。

二是要构建系统的学校课程体系。在核心素养体系指导下,学校要制订系统的课程规划,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并着力抓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横向上,可以分为诸如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现实、探索与实践、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等不同的课程领域;纵向上,可以分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形成层级不同、目标一致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是要积极推进课程实施方式变革。为落实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课”和“走班制”将逐步成为课程实施的新常态,传统的以学科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将被以主题学习为内容的课内外综合学习所取代。

同时,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新的高考方案不再分文理科,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将给学校课程实施带来很大冲击,同时也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带来机遇。学校要依据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同时要认真抓好“自主选课”和“走班制”,充分发挥多元化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

四是要建立健全课程评估制度。在课程评估上,要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课程设置和实施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估。当前,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尝试,开设了地方课程,开发了各种门类的校本课程。为了保证课程开设的高效,学校要认真做好各类课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评估,特别是对校本课程的评估,要对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和课程目标体系,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效果等各要素进行评估,该补充的补充,该废止的废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校方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发展框架
课改丨把握核心素养内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体系的依据
新课改背景下育人模式的变革
'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实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