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ISO45001文件: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管理
userphoto

2023.06.30 山东

关注

1. 目的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尽可能地开展事

故调查,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3. 职责

3.1 安全处负责各类事故的统计,并主管、协调或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

作,确保该程序的有效运行。

3.2 事故单位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又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

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4. 工作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守科学的原则。

4.1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1.1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4.1.2发生轻伤事故,应立即报告工段长(班组长)、安全员、厂长、安全处;发生重伤事故,除报告公司领导外,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安全处、工会、并在24小时内报告公司

主管部门;发生伤亡事故,安全处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报告外,应在2小时内向当地劳动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报告。

4.1.3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报告的同时,应按《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要求,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4.1.4发生火灾事故后,应立即向公司消防中队报警;发生生产、设备;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公司职能部门报告,并尽快通知公司总调度室和其他相关部门。

4.1.5当公司职工确认患有职业病后,安全处应负责填写“职业病报告卡”,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公司行政主管部门。

4.2事故调查

4.2.1轻伤事故及一般事故由分厂厂长负责调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并于三日内将调查报告报安全处或公司其他职能部门。

4.2.2重伤事故由公司OHS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2.3死亡事故由公司、公司主管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发布,91年2月22日)进行调查。

4.2.4非伤亡的重大、特大事故由OHS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安全、生产、设备、技术、工会、保卫等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在10日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4.2.5安全处负责组织职业病原因的调查工作,必要时成立调查组。对职业病的发病原因、病情、防范或应急措施等提出书面报告,报OHS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或上级主管部门。

4.2.6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a.组长由公司OHS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担任。

b.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专长。

c.范围应尽可能满足事故调查的需要。

4.2.7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b.确定事故责任者。

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d.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4.2.8事故单位应尽可能地为事故调查组提供方便,不得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4.3事故处理

4.3.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应先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理,并把处理意见上报公司安全处或其他职能部门。

4.3.2对于重伤、死亡或非伤亡的重、特大事故,OHS管理者代表应组织、主持召开事故现场会,与会人员应包括事故单位相关人员及生产、技术、安全、设备、工会等有关负责人。

4.3.3事故处理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4.3.4公司安全处及生产、设备等职能部门,对已经结束的事故处理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OHSMS所覆盖的各单位,达到事故预防的目的。

4.3.5对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a.患有职业病职工应享受的待遇,按《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执行。

b.人事处应根据禁忌症的要求,对职业病患者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办理相关手续。

c.公司工会有权监督检查患职业病的职工有关待遇的落实情况,并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5.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6.相关记录

事故管理记录卡

职工因工伤亡登记表

火灾事故报告

厂内道路交通事故档案卡

7.附录

事故调查报告

事 故 调 查 报 告

ISO9001体系文件: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

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

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5.程序内容

5.1 统计技术管理

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

5.1.4.1 由人事行政部统筹,各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基本概念、统计技术理论及技能的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该统计技术。具体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5.1.4.2 公司应不定时派员参加外界品质相关之研讨会,以鉴别各项统计技术的适时性,统计技术应视品质管理之发展不断提升。公司应为统计技术的灵活运用及时安排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外训或厂训,以促进有关人员正确树立统计观念及掌握统计技巧。

5.2 公司一级数据分析管理

5.2.1 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选用统计表、趋势图形等统计手法来表达统计结果,其选择要求以能有效表达出规律状态为目标。

5.2.2 生产/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品质/工作连续异常、重大异常,各相关部门应立即采用相应的统计技术分析情况,以控制、整改异常情况。

5.2.3 各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的职能业务, 在每个月月底(或/和季度底、年底)对相关的信息、资料收集,按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并分析,以了解问题所在及是否符合要求或其它期望的效果。

5.2.3.1品管部品保课结合每年的内审结果和外审结果,及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5.2.3.2品管部品保课每年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对未完成的目标、指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或提出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进行修订的建议。

5.2.3.3品管部品检课每月一次对产品质量情况的分析,识别出主要的或重大的(生产总数3000件以上,改善项不良率要大于3﹪)不合格,对不合格情况必须查明原因,会同相关部门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5.2.3.4 技术部每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采取措施以杜绝或预防。

5.2.3.5生产部每月一次于对生产指标的达标情况、过程产品合格率、非计划停机时间、工时利用率、员工出勤率等进行分析,对未完成的目标、指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5.2.3.6业务部每季度进行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并对其分析,必要时采取措施。

5.2.3.7业务部每月对客诉、销售额及发展趋势信息和资料进行汇总,并分析,向相关部门反馈。

5.2.3.8采购部每季度对供应商进行一次评定,并分析,必要时采取措施。

5.2.3.9品管部品保课计量室每季度对量具检具、检验及试验设备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不良情况必须查明原因,组织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5.2.3.10生产部保全课每月对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保养情况、设备维修情况(故障时间≥2H)进行汇总分析,对不良情况必须查明原因,组织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5.2.3.11生产部生管课每月对产品交付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未完成的目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5.2.3.12财务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成本分析,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就质量成本问题进行磋商。

5.2.3.12人事行政部每季度对内部顾客满意度、培训情况等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未完成的目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5.2.4 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成果应立即指导实践,返回实际当中以改进实际情况,强化薄弱环节(工序)提高产品/工作质量,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依《纠正/预防措施及改进管理程序》办理。

5.2.5 正常情况下,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符合,责任部门应于2天之内作出对策,进行整改。

5.2.6 各部门的统计分析信息和资料,各部门主管应予以审校,以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5.2.7 各部门的统计分析具体参照5.1.2统计技术应用领域之描述执行。

5.2.8具体操作参见《公司一级数据分析细则》

5.2.9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在每季度或每年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制定持续改进计划。

6. 记录方式

6.1 各部门应根据要求保存本部门的统计信息和资料。具体依《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7.相关文件

7.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2 纠正/预防措施及改进管理程序。

7.3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8. 记录表式

8.1 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8.2 控制计划(CP)

8.3 SPC控制图(Xbay-R、X-MR等)

8.4 测量系统分析(MSA)

8.5 直方图

8.6 因果图

8.7 排列图

8.8 统计表(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季度报表)

8.9 折线图

8.10 柱状图

8.11 网络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事件分析、不符合控制程序
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程序
体系文件-事故调查和处理规范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流程讲解
[安全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和报告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