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的尘埃——意志最坚强的人:范仲淹
userphoto

2023.11.16 山东

关注

北宋年间有一个人名叫朱说,他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去世了,母亲改嫁给一个姓朱的人家,为了能够融入新的家庭,他跟着改了名字叫朱说,由于当时他还只有两岁,所以在继父家庭里,算是寄人篱下。

等到朱说到了青少年的时候,朱说意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把母亲的不同寻常和艰苦看在眼里,朱说决定去千里之外的应天府,寄宿在亲生父亲的亲戚家里,和自己的堂弟堂兄们一起在书院读书,考取功名。

这样的求学之路,注定是辛苦的,在寄宿求学期间,朱说可以说异常的艰苦,别的小孩子都是白天读书,晚上休息,但是朱说是不舍昼夜、日夜苦读、不拘泥于玩乐,困了就睡,醒了就继续埋首于故纸堆。

应天府的冬夏两季都很难熬,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朱说很苦恼因为应天府(河南商丘)位于北方,冬天冷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到了零下,下冰雹。

下雪更是常事,那时候有没有玻璃窗户,只有纸糊的窗户,所以漏风是很大的问题,漏风也就算了,取暖对于朱说来说更是大问题。

身体一冷就犯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说想到了一个有点凶残的办法——用冷水洗脸。

(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困的问题解决了,很快就有另一个问题困扰着朱说,吃的不够,虽然是借住,但是粮食始终是个大问题,为了替亲戚节省粮食,朱说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刻意少放米,多放菜叶,混合着吃,往往朱说煮一大锅粥,然后切成几块。

当时朱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专心于读书,虽然不用干农活,但是还是经常挨饿,面对这种情况,朱说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

历经四年在朱家的寒窗苦读,朱说终于在26岁那一年参加科举考试,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被朝廷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有了工作和收入的朱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了山东长山。

在感谢了继父的养育之恩后,朱说迎接回了自己的母亲(迎其母归养)。

不久后,他把自己的身世上报给了朝廷,希望朝廷允许自己改回原来的名字,延续祖辈们的血脉。

最终,朱说的事迹打动了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得到了宋真宗的许可,恢复了自己的本名——范仲淹。

宋史.范仲淹传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185
范仲淹与宰相不和,宋仁宗亲自做调解工作,范仲淹回答十三个字
此人“布衣是名士、县令是能吏、打仗是名将、宰相是国柱”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98页
一代名相范仲淹,其书法尤其卓绝
不服输的人生,就是一出好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