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抗日根据地起步较晚,为什么能发展成全国最强?
userphoto

2024.01.07 山东

关注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基本上是从延安开始,往东、往南发展。西安事变国共联合抗战达成后,八路军从陕北出发,往东往南前出抗战,往东先后建立了晋西北、晋察冀、平西、冀东根据地,往南先后建立了晋东南、晋冀鲁豫、山东根据地。当然同时还有南方的新四军,从江西往北向安徽、江苏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时间基本上是最晚的了。

然而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山东根据地面积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24%;拥有正规野战部队27万余人( 同期晋察冀总兵力25.7万人),占比总数1/4,地方武装和民兵合计近200万人,占比1/5。

山东抗日根据地以其硬核力量,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形成鼎足之势,有力地支持了整个抗日大业。

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什么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山东地区人口稠密,生产较为发达;民风淳朴,群众民族觉悟相对较高,容易宣传发动;地形上山地和平原相间,退可隐蔽保存实力。最重要的,党中央毛主席重视山东,连续选派有能力的干部加强领导,没有出现类似新四军北上被围、冀东暴动失败等重大挫折,使根据地和武装力量一直保持发展。

中共中央对山东抗日根据的发展一直重点关注。先后派遣郭洪涛、张经武、罗荣桓、徐向前等赴鲁主持工作,中间还派刘少奇短暂驻山东帮助整顿。

1938年4月,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汇报山东的情况。为反抗日伪统治,山东境内爆发了十次武装起义,黎玉亲自领导了徂徕山起义,抗日队伍发展到2万余人。中央决定派曾担任过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的郭洪涛率一批干部到山东,以加强山东抗战的领导力量。郭洪涛是陕北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这次率约50名干部及两部电台,从延安千里奔赴山东地区指导工作。这是中央第一次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视行动。

1938年国民党在鲁武装力量达到了15万余人。而我党当时满打满算不过3万余人,两者之间的装备实力差距也非常大。党组织和游击队没有中心,作战能力低下。

1938年9月,中央再次抽调张经武为首的160多名干部前往山东,张经武是中央苏区走出来的老红军将领,文化水平高,善于斡旋谈判,先后做过宋哲元、韩复渠的工作。12月,山东武装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王建安任正、副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所属部队两万余人。山东纵队的成立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延安的重视和安排下,八路军115师和129师化整为零,以115师五支队、129师津浦支队、随营学校、抗大分校、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苏鲁豫支队、教导旅等繁多的“名头”,分批进入山东地区。

从1938年9月起,八路军115师343旅政治委员萧华率旅政治部等单位的干部100余人和1个主力营,联合129师津浦支队,进入冀鲁边,与当地起义武装合编,领导开辟冀鲁边根据地,就近支援山东。

1938年9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抗日战略问题,毛主席再次重申了山东地区对于中国抗日的重要性,直接提出“派兵去山东”的战略。

六届六中全会后,根据中央的安排部署,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率115师主力挺进山东。1939年到1940年,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的黄金时期,陈光在军事上,罗荣桓在政治上分别开拓局面。

至1939年夏天,在1年多时间内,八路军115师、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等武装力量,已经发展到了7万多人,成为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

这时尽管力量是壮大了,但山东抗日根据地还是没有形成一个领导骨干,几支力量分属不同的体系,对应对未来日军扫荡的工作极其不利。于是,在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再次派遣徐向前、朱瑞等人赶赴山东。

徐向前指挥部队在山东战场上连续取得胜利,不断扩大根据地范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到1940年10月,八路军115师从58000人增至70000多人,山东纵队的人数也从25000人增长到51000人,合计达11万多人。

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控制了大片的乡镇和村庄,建立了坚固的根据地。山东各部队整编成了5个主力旅和4个主力支队,许世友、王建安、吴克华等名将担任旅长,胡奇才等担任支队司令员。到1940年底,我党在山东的抗日力量才基本和国民党在鲁抗日力量持平。山东中共领导下的部队成为了国民党统帅部所称赞的“徐向前部”。

1942年1月,山东纵队改为了山东军区。由于八路军在山东地区迅速发展壮大,日本军队感觉如芒在背。1942年夏天,日本军队对山东各个根据地进行了扫荡和封锁。

这时山东部队的统一领导虽然有所加强,但仍然分为两个体系,即八路军和山东纵队,不利于集中力量与日军决战。罗荣桓看到了山东的严重性,于是上报中央。1941年8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将山东纵队划归一一五师指挥,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联合成立山东军政委员会。

1942年是山东抗日斗争最艰苦的时期,日军多次扫荡合围,使根据地和抗日队伍遭受巨大损失。1942年4月,刘少奇从苏北新四军处来到在山东。他在山东工作仅仅只有四个月,但却为帮助山东领导统一思想做了大量的分析和报告。

刘少奇将山东地区最高领导权集中于山东分局,将一一五师部、山东纵队指挥部、山东分局合署办公。在他的指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思想及组织形式上形成了统一的指导核心。他离开山东之后,指派罗荣桓接替分局书记职位,正式开启了党的一元化领导。

从此,山东抗日根据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到1945年底,山东根据地有5个军分区,分别是: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冀鲁豫根据地划归晋冀鲁豫区),控制127个县,约占全省面积81.7%;拥有人口2800万,约占全省人口81.5%。山东根据地拥有了很强的实力,成为了实力最强的根据地之一。

抗战胜利后,按照任务需要,山东地区的中共部队,陆续抽调10万官兵开赴东北地区。在东北野战军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这10万多官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在山东的20余万部队,与苏北等地的新四军汇合,后来改编为华东野战军,成为淮海战役、解放华东的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路军115师曾3次分兵,每次是怎么分的?分出的部队各去了哪里?
徐向前在山东:最擅建军的元帅名不虚传,山东根据地最初的奠基者
1939,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东平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抗战时的抱犊崮: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首个根据地
山东根据地元勋黎玉,曾跟罗帅、陈帅地位相当,后来为何没军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