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孔夫子的“仁政”实施到极致的皇帝,民意几乎“零差评”!

中国历来就有“得民意者得天下”之说,而且历朝历代的帝王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明白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在中国这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中,还真有一位皇帝,他的功绩虽然比不上秦皇汉武,名望也比不上唐宗宋祖,但他确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仁君,是公认的史上最有民心的帝王,他驾崩后,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路边乞丐也为他烧纸敬拜,敌国的将领更是将他供奉在该国的宗庙祠堂,让臣民敬仰。他就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名赵祯,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性情文弱温厚,十分仁孝,对人很和蔼,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也正是如此,他虽不是嫡长子,却在8岁时就被立为太子。

公元1022年,宋神宗逝世,年仅13岁的赵祯即位称帝,因年岁太小,初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公元1033年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

按理来说,20多岁就掌权的帝王,正是贪玩的时候,他们沉溺于情权色钱当中,从而荒废了朝政,而宋仁宗则是个例外。他当政的几十年间,从不滥用权政,让百姓休养生息,让官吏术业专攻,使得宋代在各方面都到达了本朝的最顶峰。同时,宋仁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且襟怀广大,即便大臣为了朝廷之事以下犯上,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宋朝著名的铁面无私包公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会有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讥,还是被喷上一脸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他不认为这样会龙威尽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时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他对提意见者绝不打击报复,有时甚至会安抚有加。一个惧怕大臣的皇帝,一般来说是会赢得他的人民的热爱的,这个王朝的天也会比较清亮。

公元1063年,54岁的宋仁宗驾崩,全国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悲伤,就连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悲悼天子的驾崩。《据宋史》纪录:“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还立下了一个规定,以后的辽国天子都要把宋仁宗看成祖宗一样供奉,不然就是不孝。

“仁政”一直是所有皇帝所寻求的最高统治理想,但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配得上“仁”之谥号。虽然人们总情愿记着那些开疆拓土天子,而忘怀仁宗这么以“仁”治国的“仁主”。中国两千多年的史书,逝世后能令全国苍生痛哭,托钵人自动烧纸的天子,或许也只有宋仁宗一人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仁宗才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帝王
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千古仁君”宋仁宗:一生都在跑龙套,一部《清平乐》为其正名!-今日头条
最被忽视的皇帝,没有他就没有包拯,辽国皇帝为其痛哭
宋仁宗简介年号
中国古代最仁慈的帝王赵祯,驾崩时,连敌国皇帝与百姓都号啕大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