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并不在湖南,而是窝在河南这个小书院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许多人对于范仲淹《岳阳楼记》都不陌生。

然而,与身在滕王阁的王勃不同,写出《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却从来没有到过湖南的岳阳楼,仅仅是靠一张滕子京送来的画杜撰的,果真印证了那句话'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那么,范仲淹又是在哪里书写出《岳阳楼记》这千古名篇的呢?答案是在河南邓州的一个小书院内!

这个事情还要从范仲淹被贬斥说起~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等有识之士已看到'三冗'(冗兵、冗员、冗费)现象已十分严重,遂向宋仁宗建言进行改革,受到宋仁宗的重视。

庆历三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以《》作为施政纲领,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改革意见,主要集中于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三个方面,这就是庆历新政。

然而,由于改革打破了北宋士大夫任职的铁饭碗,严重损害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受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政进行了不到一年就夭折了,最终范仲淹被调离中央,任邓州知州。

北宋时期的邓州即今河南南阳盆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除了洛阳之外的中央官员流放之地,寇准、谢绛等北宋著名的宰相均有在邓州任职的经历。而远离中央的范仲淹依然抱着'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人生态度,开办书院讲学培养下一代新人,以此来延续自己的政治理想,花洲书院因此而兴。

花洲书院因建在百花洲而得名,在处理完公事后,范仲淹呼朋唤友前往百花洲,为广大学子讲道授业解惑,众多学子则如坐在春风中听讲,遂有春风堂之建筑。此外,花洲书院还为学子们提供阅读书籍的场所,即藏书楼;生活作息的地方,即斋舍等。

在范仲淹知邓州时期,花洲书院培养出张载、范纯仁、韩维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其中,张载为'关学'的开创者,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为'北宋五子',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子,曾官至观文殿大学士。

有宋一代,书院成为许多政治人物精神的避风港,如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均是如此,花洲书院虽然并不如上述两个书院而知名,却因范仲淹、《岳阳楼记》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熠熠生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起四落”范仲淹|大河风物
千年愁思范仲淹[文化名人]
走近大宋词人范仲淹
沈丘专栏(123) | 唐海峰:范仲淹与庆历
范仲淹没去岳阳楼怎么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年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