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丹:探究世界,我们从“汉字”说起

说起汉字,你现在有没有经常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况呢?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人已经不再用纸和笔书写,更多的是用键盘或者手机屏幕打字。曾经被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问到:“毗邻两个字怎么写?”一下没有想起来的我,还是通过打字才得来了正确的书写方式。要说,这些也不是生僻字,但却在我们的“typing”中被日渐遗忘了。

别说忘记汉字怎么写,其实,我们对于汉字的由来,含义又了解多少呢?汉字,博大精深, 它们的一笔、一画,可以说皆成学问。说起来,汉字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它的历史也至少有四千年了。从最初商代的甲骨文,到后期的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等的文字,经过时代的更替和演变,成为了我们记录和传承文化、历史的最重要工具。

汉字缘何被创造?

对于汉字的由来,自古都有不少的猜想。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的发现,中国的历代学者们,都在努力挖掘汉字的起源之迷。

在《 吕氏春秋·君守》中说:“仓颉作书 , 后稷作稼。”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 许慎 《说文解字·叙》 也有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虽然许多人相信,我们的汉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立,但也有不少汉学家认为,汉字的体系太过庞大,杂乱,不太可能是由一个人发明创造而来。仓颉造字更多只不过是对文字的一个整理和编撰的过程。

但其实汉字由来的传说,并不仅仅依托于仓颉造字。《 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结绳一说,说明了当时的原始部落已经产生了对于文字记录的需要,所以他们用绳子在上面打结的方式,来记录下自己一生中的重要事件,比如说战争,猎获,嫁娶,灾难等等。

孔安国 《尚书》序里说:“古者 庖牺氏 之王天下 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从这里来看,古代创造文字的用意,除了记录事件,还有算数的需要,因为在 谶纬家看来,八卦加上中央,合起来数字等于九; 在术数家眼中,则其数横、竖、斜偏、相加得数恒为十五。

文字的创造,是古人对于生产,生活日益发展的必然之需。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它的每一个笔画里,都散发着字体本身无穷的魅力。

《于丹趣品汉字》是于丹教授普及国学,品味汉字匠心的力鼎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 通俗易懂又妙语连珠的诗词、典故、文章,还能不断在这些内容之中,品味到深入浅出的治世之理。

汉字中的价值观——从“心”说起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现代人说价值观就是我们在感官之上对无世界万物的判断和理解,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表达思维上的认知维度呢?其实也不难猜,中国人常说“心生万物”,心的感觉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普世价值观。别看这颗心脏这么小,但是一切和心有关的事物,在我们看来却都如此重大,如此至关重要。

  • 01.心脑合一则为“思”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对于人类智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说,如若没有空闲,没有思考,也就没有哲学,没有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的发展。可见,我们人类每时每刻的“有所思”,是多么不可或缺的一个动作。

《说文解字》中记载有:“思,容也,从心囟声”。汉字思从恖演变而来,恖上半部是囟,意指婴儿的脑门,脑门加上心脏,思这个字就蕴含了头脑加心灵的统合工作的意思。

而后唐代诗人王维又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间的思,又包含的诸多的相思,情思。事实上,“思”这个字,既有头脑的冷静,又有心灵的感性。

正是因为有了思考,我们才能够从世间的万物发展中总结出历史进化的规律,才能从人类情感中,感同身受,创作出无数精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 02.心窄则为“急”

《说文解字》中解释急,说它是“褊也。从心及聲。”,清代的段玉裁又说:“褊者、衣小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急字体现的是一个窄字,从“衣窄”到“心窄”也能够想明白,心胸狭窄,遇事起急,我们就容易表现出急躁,难忍的状态。

庄子曾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他的本意是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不能动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而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心量够大,那么就算再大的事,我们也能够不动声色,从容面对;但如若我们心胸狭隘,多疑,在小的事看在眼里,也如芒在背,心乱如麻。

所以,当我们遇事的时候,适当去把自己的心放大。做事情时,节奏要快,但内心要从容,急事不急心,这才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最高智慧。

汉字中的世界观——从“家”说起

又是一年中秋过,中秋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归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家”这个字,意义非凡。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最温暖的字眼,我们从这来,也终将归这去。

家是宇宙,是世界中最小的一个集体单位,家庭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单元。因为有最小的“家”,所以我们才有了后来的“安定”,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和“宇宙”。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从“家”字出发再到宇宙,一个“屋顶”盖天下。宇宙是我们大家的“大家”,每个人,只有,仅有这一个宇宙,一个世界。

《诗经》中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是说,七月的时候,天气炎热,蟋蟀都还在外边的田野上;等到八月份,也就是阳历九月,天气转凉,蟋蟀就进了宇;阴历九月,阳历十月,蟋蟀金屋里,就是进了户;最后十月,天寒,蟋蟀已经冻得要入床下。(这里的宇即是指有屋檐的任何一块地方,没有具体场所,广阔而无边际。)世界到小家,小家于世界,在《诗经》中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关系,好似家就是每个人世界中的最后归宿。

宇宙的浩瀚无际,也让人的思绪得以永恒无边际。家与人生短暂渺小,但是世界却是无穷之大,或许,正是因为有了宇宙以后的思考,我们才能够看到更大的没有边界的太空美妙奇幻。从小家放眼望去,正是因为有了宇宙观,我们才能够见家中所不能见的诗和远方。但也因为古人把家和宇宙造在一个“屋檐”下,才足以令我们思考,是不是我们把世界当成自己的家,这个世界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呢?

于丹教授的这本《趣品汉字》,不仅带我们看了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和由来,也如于丹教授的一贯作风,在这些汉字中,参透了人生的思辨和哲理,揉碎了,拆解了给大家看。

汉字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次时空的创举,也是历史留下的瑰宝。而从汉字中,品味出的人生道理,也是前人智慧的积淀,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和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仓颉解汉字2
三观是什么意思?具体是指哪三观,分别有什么含义?
仓颉解汉字(2)
仓颉解汉字(1)-(8)
老祖宗仓颉造字
仓颉解汉字(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