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自律是“克己”的最高境界

匡雪 宋秀梅

孔子画像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早年生活极

为辛苦,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凭着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孔子平步青云,从“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一直做到鲁国的代理宰相,且辅政期间,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惜好景不长,国君鲁哀公中了齐国的美人计,从此沉溺酒色,孔子痛心不已,被迫结束了政治生涯。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路,四处宣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其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他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正得益于他的坚持,他所倡导的“克己复礼”等观念至今影响深远。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自律是“克己”的最高境界,要克制住自己的行为和内心,尤其要“慎独”,如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么便能被称为“仁”了。对于为政者,孔子也是这样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自身行得端、坐得直,百姓才会信服。体现到物质层面,便是“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提倡,先义后利,符合道义了,则取之无妨。

孔子的后人很好地传承了孔子这一思想。在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内有一幅“戒贪图”,图中描绘了一只名叫“贪”的动物因欲壑难填而葬身大海的场景。衍圣公(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将此图绘在了孔府宅门内壁上,每天外出经过此处时,跟班的差人都会大喊一声“公爷过‘贪’了!”以此来警醒自己及家人不要贪得无厌。

山东省曲阜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治国说——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谋求“大同”,给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为万世所敬仰。

近年来,依托“圣人故里”这一地缘优势,我们曲阜市检察院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汲取儒家思想精髓,打造兼具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建设了“德政苑”廉政教育基地,通过讲述古代廉政故事,观看预防职务犯罪专题片,设置“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等游戏互动区,增强廉政文化的感召力。同时,成立政德教育讲师团,将孔府“戒贪图”作为现场教学点,让检察干警身临其境接受廉政文化洗礼,对标圣贤正身、正心、正德,戒贪、戒骄、戒奢,为建设一支思想干净、政治清明的检察铁军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

(本报记者匡雪 通讯员宋秀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府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
印•象——曲阜古迹印刻
孔子故里:千年鲁国玉魂(上)
山东济宁值得推荐的十个旅游景点,孔府孔林孔庙在其中
尽添文化味 齐鲁迎新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