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热下寒,西医没有好的办法,中医中药,辨证施治,非常简单

在日常的门诊中,我发现文化层次高一点的患者对自己的b情都有一定的认识、了解,知道自己的b情是虚症、实症、寒症、热症,甚至能给出治疗方案和药物,这是好事情。但是对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b情,就搞不清楚了,这也正常。就比方说,当你出现了口腔溃疡,咽喉疼痛,口苦等这样的问题时,那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上火了,然后是想办法清火,用金银花,夏桑菊或消炎药类,肯定能有一种办法能解决你的问题,但是呢,有一类人,他常年上火不断,但同时他又会表现出很多虚症、寒症,尤其是身体的中下部。比如腰冷痛、屁股冷,下肢麻木,腹泻,女性有痛经、白带多而清希,男性有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等。而且这类人他越是用寒凉、清热的药物来清火,他虚寒的表现就会越重,而上火的次数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痛苦不堪。甚至找医生治疗,也拿不出一个好的治疗方案。上面的火去了,下面的寒又加重了,温了下面的寒上面的火又重了。那如果说你也被这样的怪象困扰了很久,那么你就该考虑考虑自己是不是上热下寒的体质了。这个b,看起来非常的复杂,然后西医他也查不出来什么b因,但是在中医他依靠辨证来治疗起来就非常的简单,只要你找准病因,抓住b机,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家想想看。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气机不畅,气机不畅那么就瘀堵了,那么热和寒不能调和。寒热不能调和,阴阳不能平衡,就出现了寒热隔拒现象。因为火热之邪,其性炎上,所以说我们上半身就感觉热。而寒湿之邪,其性趋下,我们就感觉下半身比较冷,那么临床上我们怎样来调和寒热,来平衡我们的阴阳呢?下面呢,我通过一个患者的b例给大家讲一讲,是怎样治疗这种jb的。

这是一个65岁的刘姓患者,来的时候说,我上半身觉得热的很、下半身又怕冷,面部老是出汗,一阵一阵的,眼睛干涩,口干口苦,喉咙中还有小许白痰,睡眠还不好,上半夜睡不着,不过出完汗以后,一吹风下半身又怕冷,腰也痛,双脚冷,不能吹空调,一吹空调好像有风要钻到骨头里面去了,晚上睡觉要穿棉袜,下半身还要盖被子,还有胃部不舒服,有点隐隐作痛,饱胀感。他坐下以后呢,我看了看他的舌像,舌淡胖有齿痕,苔厚腻,摸了他的脉,脉是一个濡脉,就是软弱没有力,他说,我在家里面穿拖鞋都是棉拖。大家看一看这个患者怎么来调节,其实啊,这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中焦不通,而且有肝气不舒的症状。那么我们临床上怎么解决呢?清上、温下、疏通中焦。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用药的思路:清宣上焦之热,我们一般多用3味药,就是黄连,栀子,稍微配点淡豆豉,因为他心烦失眠。而这里边儿这个清热的药,大家一定记住,用的量不要太大,否则的话苦寒攻下就会造成阳气更虚,引起下寒加重。甚至有时我们把黄连、栀子打碎,用开水去浸泡一会,取出浸泡液,拿这个浸泡液再去煎其他的药,这样就不至于太寒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是取这个清热药的气以清上焦的热,而不是要他的味,味重药性就到下焦了,这是我们不想要的。所以说清上,热在上焦,清宣郁热,宣发它,那么我们就用5克的黄连,6克的栀子。

那么中焦我们用什么呢,大家想想。有痰湿,苔厚腻,用半夏。痰湿之邪,得阳则宣,得热则化,同时半夏其性温,其味辛,辛温之药,具有宣热之功,使我们的痰湿得化,同时加党参一味15克,来顾护我们的脾胃,半夏具有很好的和胃降逆之功。能把上焦的心火引向下焦,温旭我们的肾阳。还得加生姜,生姜配半夏都为辛药,辛药就能够辛散使我们被阻的气机得以辛散,不光辛散我们的中焦气机,同时也帮助我们的肝经气机得以辛散。同时,在这个药的基础上,我们加上柴胡和郁金,来调畅我们肝经的疏泄功能,柴胡15克、郁金10克来疏肝理气。这里疏通中焦气机是关键。中焦疏通了上下气机能够通畅,寒热就能够沟通,阴阳就能够平衡。

在上面诸药的基础上加以温下,我们就加3个药,附片10克、肉桂6克,淫羊藿18克,起到温肾壮阳,引火归元的作用。因为他肾阳实在太虚了,不加重点温热的药很难起到作用。再加炙甘草10克。炙甘草既能够顾护脾胃、调和诸药、同时还能解附片的毒。这个患者呢,用了一个月的药,症状就好很多了。后面还调了两次方子,大概两个月,b情就完全好了。这个b例就分享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请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觉得对别人有帮助,希望转发出去,使大家在健康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生白《湿温病篇》六:第10~12条
太阴证
医案|太阳病变证热证之栀子干姜汤
李辛 | 《经典中医概论》22:气味厚薄与开阖:神农时代的药物观,神、气、形的借用
10多年美尼尔氏症,眩晕及恶心呕吐
李辛谈儿童健康(二):能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