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头脑是身体的耗能大户,强迫专注也是过度用脑

单就耗氧量来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只占体重的3%,但是大脑的耗氧量占据身体的总耗氧量却高达20%,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因此如果过度用脑,就会恍惚,让自己失魂落魄一般,不知所以。

首先我们要知道头脑只是身体的一个工具,相当于心神接受信号或信息的接收器,具体处理程序应该交给心神。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然而庄子说“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如果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那么心神就会游离,我们头脑接收到的信息只能自己处理。这样情况下,就好比一只船,本来仅仅是我们用来摆渡过河的工具,我们过了河以后就应该忘掉,可是我们找不到船家,如果想要还能够回得去,就必须把这只船背在身上,那不被累死才怪。

我们来看看庄子怎样使用头脑这个工具的。庄子《达生》篇“梓庆削木”的寓言故事很有启发。梓庆是当时皇宫里专门负责在钟架子上雕刻花鸟图案的一个木匠。他做出的木架子以及雕刻出的图案惊犹鬼神,就像活的一样。鲁候看到以后,就讨教梓庆,怎么做到如此神来之笔的?

梓庆说:“每每开工之前,我都不敢耗散我的精气神,要保存足够的精力并且确保我在加工木架的时候具有高度的专注力。”他接下来讲了具体的过程。他是通过斋戒静心的方式来达到精力充沛和专注的。

斋戒三天以后,就自然没有了向外炫耀之心,也没有别人赞誉以及评价的虚荣心,因为这些真心感觉不重要了;

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连雕刻的技巧也忘记了,不是刻意地不去想,是懒得想。因为人在斋戒静心的时候,那种内在的充实感,自然没有给大脑留有遐想的空间;

梓庆继续斋戒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大脑就和心神充分链接上了,这就是“内观”,是庄子的“心斋坐忘之道”。梓庆只在感受身体内部的变化,因此几乎没有四肢形体存在一般。

能够内观以后,梓庆为了保持这种美好的状态,他不和外人交流,不让外在一切人为的干扰影响到自己,到了这般境界,梓庆方才独自一人动身去大自然中,到山林中观鸟类的天性形躯。因为这时候才会充分发挥头脑作为信息接收器的作用,并能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内在的神明。

他看到的山林中鸟的形状根本不用刻意地专注和辨识,就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不是使用眼睛在看,而是用心在看,没有强迫记忆和专注的念头。因为在斋戒七天后,头脑完全臣服于内在的神明。梓庆这时候回来才敢开始着手动工。雕刻出来的图案都栩栩如生,特别传神。

从“梓庆削木”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第一,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一定是在用心做事,绝不是单靠勤奋努力和聪明的头脑做事情。头脑消耗的是人体的热量,并且处理的工作强度和精度都是有限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是在摧残自己的生命,只会导致大脑彻底死机。即便凭借年轻时充足的先天之气好似能够休息过来,到了老年大多会失去头脑的正的接收信号和处理信息的心识功能。用心做事,就要明确头脑只是临时使用的接收信号和传递信号的权宜之计。如果心不能安定下来,信息就无处传送,这种信号不处理又会引起头脑中困惑和身体不适。庄子说“惑则忧,忧则不救”。困惑不解的时候,身体只能依靠本能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只能用先天之气来压制这种困惑。

第二,不要强迫自己专注;强迫自己专注无疑也是过度用脑。做一件事情之前,有了做这个事情的意愿,相当于头脑接受了信息,要让这些信息先冷却下来。等于把这个信息放一放,像梓庆一样斋戒也好,打坐也行,或者好好睡一觉再说。比如一些学霸,你几乎看不到他在学习,甚至上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是他一定是不知不觉中带着这个问题入睡的,一觉醒来就莫名其妙地豁然开朗了。这比书读百遍更能下笔如有神。

第三,要学会物理隔离;梓庆斋戒七天以后,依然不和外界接触,不让外在人为的评价干扰到内心的平静。这也是王阳明说的格物致知。王阳明年轻的时候,认为格物致知就是剖析事物的内部原理和构造,于是跑到山林中使劲地盯着竹子看,直到把自己看晕躺在地上起不来。后来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一觉醒来,一拍大腿,惊呼:“向之理,误也。”王阳明重估了“格物致知”,“格”是屏蔽,隔开;“格物”就是屏蔽外物的干扰,也是佛家说的“离相”;“致”乃“到达”,“知”乃“先知先觉”,是“心识或心知”,这是一种觉醒或觉知。

第四,无用为用;当你头脑中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忘掉所谓的坚持,如果你做不到斋戒静心,也可以放下去做与此事无关的事情。仍以学霸为例,一个学霸绝不会一天到晚都是抱着书本在看,那是书呆子。开启智慧的在书本外面。会学的孩子一定也比较会玩,他也许会打游戏,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脑停止思考,让自己内心安定下来。往往正在玩游戏的时候,心神发挥了作用,开始处理头脑刚才接收到的信息,马上就会心中充满喜悦,再次拿起书本,那效率必定高得惊人。“玩索而得”是很高的境界。

至此,可能有人会说“那遇到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怎么办?”首先,让内心安定是一种习惯,只要你始终能够让大脑和心神不脱离,自然就会有万全之策。其次,拥有这种心的动力或能量,它遇弱则弱,遇强则更强,可以“陆行不避兕虎,入水不避蛟龙”,永远能够游刃有余。

我们应当记住,内心安定才是一切前进的动力。养成这种内心安定的好习惯,就相当于把自己装进了心里,心流的能量是无穷无尽不增不减的,不会有疲惫感,不会因为千头万绪而不知所以。藏天下于天下而无所遁。

心神不能安住,再加上头脑使用过度也必定会死机。庄子说:“灭而有实,鬼之一也。”庄子把这样的人称之为行尸走肉,列为鬼的一种。心灵者方能手巧,没有灵性的人,一定会迷失方向,终生吃力不讨好。

庄子如是说:“苶然疲意而不知其所归,不亦悲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禅坐
每日一穴:神门穴,安定心神的要穴,防治失眠、心梗
《富贵心》:心神安定,富贵相生
心神安定,则
每天疏通心经几分钟,安定心神,疏通经络,心脏好,精力更充沛!
篆隶《心静》《静心》静心者,使心神安定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