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师大的两个很有文化的迎新标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2021年曲师大接站处,有两副标语很文雅,很吸引人,猛一看,似乎对联,细一看,不是对联,正因为文雅,所以不是很好懂。一个是:尼山巍巍,洙泗流长,不负我韶华好时光。一个是: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第一个似乎好懂些,尼山是孔子诞生地,孔子出生于尼山,“圣人异表”,通俗地说,圣人都有个圣人样,他一定不常人的样子,生来“圩顶”,意思是,头顶中间凹四周高,又因为排行老二,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洙泗流长,是说孔子逝后,后学相互切磋争鸣,发言光大其学,形成不同流派。子夏西赴魏国,为魏文侯服务,开创了直接服务现实政治的西河学派,又名子夏学派。曾参在鲁洙、泗间以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为使命,“吾日三省吾身”,发展了孔子注重内省体察思想,形成“极度重视个人修养的曾子学派”。后又被宋代二程、朱熹等发扬光大,形成了绵延至元明清诸代的“宋明理学“。所以说“洙泗流长“ 。

第二个标语出自《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原文为: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仲弓是孔子的学生,这里的”自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对仲弓说;二是孔子对第三者议论评价仲弓,今从前说。仲弓即冉雍。冉雍(前531年—?),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少昊之后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犁牛:耕牛。骍(xīng)且角: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骍,红色。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对仲弓说:“耕牛生的小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皮,两角长得非常端正整齐,虽然它也不想被用来当祭品,可是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冉雍之父,出身卑微且品行不端,冉雍却未受其影响而且很有修养。孔子对其非常看重,寄予很高期望。《左传》中言“祀与戎,国之大事”,在鬼神文化流行的时代,祭祀自然是国家大事。因此能够被选为贡品是优秀而杰出的代名词。孔子这是对仲弓的道德和素质的极高评价。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人的出身与成才的问题上,态度是非常开明的,绝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那种出身决定论。他的观点非常明确,认为只要是人才,就不应太在意他的出身。一个人的家庭贫富和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无论家庭是贫是富,不论出身是贵是贱,人人都可成才。因为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最重要的就在于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应该受到重用。在选人问题上,孔子认为应该举贤授能,反对任人唯亲。

因为孔子的这段议论,所以仲弓在后世被称为“犁牛氏”,位列十二哲之一,在孔庙接受儒教祭祀。

这两个极具地域和文化特点的标语,其实早已被写进曲阜师大的校歌里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笃实的学风、开拓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曲园人埋头苦读,奋发图强,开拓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论语》:雍也第六.6
《雍也篇》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点睛》:英雄不怕出身低
四七、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辉光日新1407】天天读经典:(原思、冉雍)当仁不让与英雄不问出处、圣贤不问出身
人很难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论语》学习123-1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