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线索

一、小说的线索概念

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因此它与结构或层次、情节一道成为作品谋篇布局的重要环节。如小说的结构,从情节的发展来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步骤,而线索则是流淌于这些步骤间的血液,不得中断。有了它,作者可以厘清思绪,使自己在创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较为规范地沿着事先设计的大纲或思路写下去。否则线索不清晰,则可能杂乱无章。而从读者角度,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可以沿着作品提供的线索较为轻松地欣赏鉴别作品。

二、小说的线索分类

1.单线型结构也就是一条线索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情节单纯,线索明晰,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情节,这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一种线型结构。尤其因为篇幅的短小的原因,常用于中、短篇小说中,甚至长篇用的也相对较多。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也只有一条线索。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

2.双线型结构也就是线索有两条,一般都是以作品中的二个主要人物(事件)分别进行。长篇小说中常用,中、短篇也可适用。不过有时二条中也有主辅或明暗之分的情况,如鲁迅作品的《药》就采用了明暗二条线索。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长篇中,因为两条线索的同时展开,可使小说充分展示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3.多线型结构是三条以上线素互相交叉,盘根错节构成的一种结构。特点是作品中需独自表现的相对平列的人物众多,或是各自代表着一种势力,但又不可或缺。如《水浒传》中的108将,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有的人物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交织出现的,而省略了部分章节。这种结构一般比较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中。不过虽然几条线索看似无缘,但最终都会围绕主题思想的要求而走到一起,或是集中于矛盾冲突的爆发,最终的结局往往都会联系在一起。 

【重点学习】

一、双线型结构

(1)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

一条占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这条线索称为“主线”,另一条线索占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称为“次线”。判断线索孰主孰次的标准,不是作者所花笔墨的多少,而是每条线索关涉的情节、人物、场景对于主题表现作用的大小、轻重。如欧.亨利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描绘藤叶是文章的主线,苏艾帮助琼珊是文章的次线。

(2)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

明暗线是从落笔角度(写法)而言的。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线索。在明线上,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暗线则是间接的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暗线上,人物活动、情节、场面等都从侧面处理。明显是线性的,暗线是隐性的。如《药》《马兰花》 但注意的是明暗交织的双线必须是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药》)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二、找线索:

(1)文章的标题

(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三、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 

1.结构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紧凑完整。(情节)

2.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主题)

3.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人物)

4.两条线索并行,丰富拓展作品内容。(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阅读----了解线索特点,赏析构思技巧
浅谈“小说的结构”
小说阅读鉴赏题思路解剖
小说情节九个安排技巧
文学类文学作品阅读专题(一)
「攻略」高考语文小说“线索”如何考?直击高考见分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