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李商隐《宿骆氏亭》:李商隐的悲情和怀念集于这一首诗

李商隐的一生,是坎坷悲愤的,24岁就进士及第,这是很年轻的年纪,本该一生有所作为,但却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之中,受到连累排斥,官场不得志,郁郁不欢,年仅45岁即病逝,可惜了一位才情诗人。

李商隐多写描写爱情的诗篇,可能和他官场不得志,总想在爱情中寻求温暖和安全感有关。但今天这首《宿骆氏亭》,又叫《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却是一首对朋友的思念之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孤单落寞的悲情。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竹林里的船坞干净无尘,骆氏亭旁,水清栏净,我的思念飞向远方,却隔着千山万水。秋天的阴霾不散,霜飞的季节也姗姗来迟。只留得残枯的荷叶,听着雨打荷叶的萧瑟之声。

公元834年,李商隐第一次参加科举,没有中第,投奔表叔崔戎,崔戎当时任华州刺史,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崔衮和李商隐的感情也很好。但在第二年,崔戎由华州刺史调任兖州观察使,刚到任就病故了。崔戎和李商隐是亲戚,而且还收留了李商隐,李商隐对崔戎自然有知遇之恩。

不得已,李商隐离开了崔家。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住宿时,面对竹坞、水槛、枯荷,在阴霾的秋天,听着雨声,不由得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兄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既有对兄弟和表叔的怀念,也有自己的孤单落寞。

  

注:图片来自网络,书法作品作者郝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的这句诗,是林黛玉的最爱,意境很美
李商隐思念远方故人,写下一首诗,林黛玉非常喜欢末尾一句
秋风秋雨残荷原本是寻常之物,可是到了李商隐笔下,却是写了新意
“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上句是什么?
李商隐最经典的一首诗,只有四句,却句句让人沉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