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数学来告诉你,宁波到底有多安全!

没错,这是一篇洗地文。

自10月份以来,我市发生了多起命案。由于案件爆发地非常密集,导致各种黑我大宁波的段子频发:

——是什么让你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他/她?

——她的身份证后面写着宁波。

还有这个:如今开车要杀人,对门狗叫可杀人;卖鱼相争又杀人,躲在家中莫出门。

不光押韵,如果会宁波话的朋友可以读一下,真的朗朗上口。

你说你有这样的才华干点什么不好?!

最近这几起恶性案件,间隔时间太短,而且每次都有大量的图片、视频流出,引起极度不适。这和以往出了命案可能破案了才听说相比,不得不感慨技术的革新使消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无法阻挡。

毫无疑问,命案频发让我们的公安机关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之中。一时间,逃离宁波的口号都喊出来了。

什么鬼啊!

真的是还嫌不够乱么?

宁波到底安不安全呢?

我们用数字来说话。

根据2017年统计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中命案的发生率仅为0.81起,和瑞士差不多,远低于美国的接近4起。而全宁波2017年人口为800.5万人,全年发生命案41起,每10万人命案发生率为0.5起多一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的数据没有拿到,不过就算比去年略微有所上涨,比照上述的指标来看,真的没必要惊慌失措,宁波绝对当得起安居乐业这四个字。

但是为什么会在朋友圈、微博掀起这样的波澜呢?我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案发间隔短,而且第一起案件非常恶劣。当时是在国庆期间,一片祥和气氛,突然在北仑春晓传出了凶杀案,而且作案手法恶劣,伤亡人数众多,并且伤亡人数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放大,强烈的对比让民众的愤怒、恐慌的情绪更加放大。

随后的案件有跟风的成分,也有巧合的成分,一股脑儿地爆发出来。加上现在的网络传播速度,这些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受到了这则消息的影响而起了杀心。

其次是造谣传谣。在第一起案子发生以后,微博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移花接木的视频,把其他省份的恶性案件视频冠以宁波的字眼进行炒作。夸大受害人人数,对细节的添油加醋就更别提了。而对于前天发生的几起案件,已经不是夸大事实的问题了。

第三是不当信息的传播。现在传图片传视频太容易了,案发现场的惨状直接传到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善良的人们看见血淋淋的图片和视频,很多人会产生打心底的恐惧。

打击谣言,那是公安机关做的事情,作为我们来说,在这个时候不要传谣,不要传播血腥视频、图片就是给公安兄弟最好的支持。受害者的惨状的照片如果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作为他们的家人、朋友看见这些,原本已经崩溃的内心不是又得来一次创伤么?

——贼老师你讲完了?数学在哪里?

——前面不是做了一堆除法了么。。。还和美国的数据比了大小。。。

——那怎么用数学解释宁波的这些命案?

——统计学告诉我们,这就是巧合咯。。。

——那我们该怎么办?

——该吃吃该喝喝,有强大的人民警察保护我们,担心个毛线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破20年前南浔最大命案
北京专报丨公安部:九成居民在深夜单独出门不担心安全问题
刑警队长(2014年拍摄电影)
【视频】惊悚!17岁少年昨晚在闹市被刺身亡,现场监控还原命案过程,案件起因竟然是“争女友”!
家事之曝光在镜头下的绑架案件 白晓燕命案(上)【家事经典视频】
2014年1至8月杭州命案破案率达1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