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达摩

几年前去三门峡看望吴兄弟,那时就知道达摩死后葬于三门峡陕县的空相寺。空相寺原名定林寺。

相传,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杖挑只履西归,后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唯见只履空棺,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空相寺位于洛阳至西安的古道上,在古代是个大去处。如今古道早已经成荒僻之地,空相寺也就不为人知了。不谦真人也未去过空相寺。

达摩初到中国,见梁武帝,并不顺,后到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建于北魏,离洛阳不远,但也不近,估计那时的少林寺也就是一个小庙宇。

传说达摩在嵩山上的一个岩洞中面壁九年,一举成名。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很有道理的。

有一部老电影《达摩祖师传》,不谦真人喜欢看武侠,故有时候会看武侠电影打发时间。

《达摩祖师传》里面有段台词对白,大体上是这样的:

异见王问曰:“何者是佛?”

波罗提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否?”

提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处?”

提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

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否?”

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提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洞察佛教自身的心理,佛教是想要解答某些人心中的疑惑,以此来确立佛教自身的社会地位,以此来成为世俗之人的精神领袖。但是佛教的这种解答真的能解惑吗?您要是入局了,就入了迷局,只会更加迷惑,永远不能在迷惑中超脱。

不谦真人以为,人之一生,有两执,一则执于迷,二则执于欲。迷也是欲。

您不知道自己一生的意义,不知道此生何求才是真理,不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不知道未来的人生之祸福,您因此而迷惑。您因为迷惑而想要得到解答。

您在人性中执迷,而欲在人性中解答,您只会越来越迷惑。所以您以为得到了解答,其实是入了迷局,您终身都不能跳出此迷局。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若您的思想高于人性,又有什么人性的疑惑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之悲哀
少林寺参观游 作者 张德富
汉传佛教(五)禅宗
国学常识:中国历代名刹、高僧大全
难道是达摩(图文)
张静新作(三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