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里的村民为何愿意“上楼”—— 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土地综合整治纪实

这里的村民为何愿意上楼

—— 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土地综合整治纪实

 

 

国土资源网 (2011年5月30  13:3)

 

 

 

 

  核心提示

  最近一段时间,农民被上楼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但记者前不久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采访时却了解到,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这里的村民不但愿意上楼,甚至出现了排队签署拆迁协议的场面。

  20104月,李官镇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土地综合整治整镇推进试点镇。项目甫一开始,困难重重,但李官镇党委、政府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让群众满意,其他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生活方式变了,村民有顾虑在所难免。于是,他们俯下身去搞调研,想上楼拿不起钱怎么办?上楼后农机具和牲畜放在哪里?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被迅速征集上来。

  了解了群众的顾虑,他们在项目一开始就替村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设立适合搞家庭副业的生产园区;与粮食局合作恢复粮食储存仓库,为群众免费提供储存粮食服务;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解决农户的农机存放问题;通过整治新增的耕地,将全部交给村集体进行规模经营,承担村民上楼后增加的生活成本……

  如今,在群众的支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李官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稳步推进。希望李官镇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能给其他土地整治项目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一些启示。

  417日下午,硕大的太阳把沂蒙老区的气温一下子抬高到了摄氏20多度。

  60多岁的老王站在自家门口,用手指着去年刚刚通车的沂蒙路对过的一片工地,兴奋地对记者说:你看,那里就是政府给我们盖的新家。儿子喜欢住楼房,要了个120平方米的房子。我要了个90平方米的老年房。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能住进去,不用掏钱就能住进宽敞的楼房,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老王是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施庄子村的村民。实际上,为能住进新房子和新社区而高兴的远不止他一个人,因为在李官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后,他所在的施庄子村,将整村搬进漂亮的新社区。

  20104月,李官镇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土地综合整治整镇推进试点镇,在临沂市首次实行合村并点,整镇搬迁改造。这个镇现有的49个行政村将规划成9个社区,4.6万余名村民将搬进楼房。老王的新家,就在这9个社区之一的玫瑰湖社区里。

  按照以往的经验,拆迁工作一般都会面临重重困难,至少不会十分顺利。但记者了解到,在该项目获批后的很短时间里,李官镇各村拆迁协议书签订率就超过九成,其中13个村2天内就全部签完。

  李官镇党委书记赵继恺介绍说,今年5月,所有居民楼全面开工建设;12月底前,保证有7个社区居民全部入住;明年底前,全部完成全镇的建设和配套任务。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镇推进,能做到这样的速度实属不易。在记者问到有何秘诀时,面色黝黑的赵继恺回答得十分干脆:很简单,就是六个字——‘顺民意,得民心,把群众工作做在前头。

  把群众关心的问题想在前头

  想上楼拿不起钱怎么办?上楼后农机具和牲畜放在哪里?土地承包关系是否变化23个问题被迅速征集上来

  20104月,山东省政府批准了李官镇整镇集中推进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项目。项目区总规划54510亩,总投资18619.4万元,预计新增耕地5524亩。

  土地综合整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要让群众一下子搬出住了几十年的老村庄,配合政府把项目做大、做优、做特、做快、做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给李官镇领导班子带来了巨大压力。

  群众能否接受?工作如何开展?资金怎么落实?要把项目建设好,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先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解决好。

  但是,谈何容易!确实有点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赵继恺说。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项目早些开工,李官镇政府很快举行了第一次专题会议。

  这次会议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晚上7时,一直开到半夜12时,中间都没有休息。赵继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经过激烈的讨论,考虑到很多细节,最后,我们所有人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让群众满意,支持政府开展土地综合政治工作,其他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思想迅速转化成了行动。这次会后,李官镇党委、政府成员立即行动起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集中展开调研。调查小组走村串户,宵衣旰食,力争更细致地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很快,想上楼拿不起钱怎么办?上楼后农机具和牲畜放在哪里?土地承包关系是否变化规模化养殖应该如何解决23个问题被迅速征集上来。

  这些问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不事先考虑好解决办法,群众想不通,整治工作开展就不会顺利。于是,对群众提出的这些疑虑,李官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解决办法。

  不仅如此,考虑到一些村民思考问题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还以征集的问题为基础,把应该替群众提前考虑的问题总结了35条,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制作了2.8万册小册子,发放到每家每户,甚至中小学师生都人手一册,宣传面做到了全覆盖。

  一时间,机关干部讲手册,党员干部学手册,全镇群众议手册的氛围迅速形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好处深入人心。

  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宣传效果,李官镇党委、政府又组织全镇干部外出学习。各村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分120多批次,组织近万名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以解放思想。

  在施庄子村村民王德军和铁山坡村村民高世庚家里,记者都看到了这本《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宣传手册》,里面罗列的问题不仅包括什么是土地综合整治原有房屋如何补偿等基础性的问题,甚至还包括新社区建成后,居民的规模养殖如何解决丧葬活动是怎样考虑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应该如何延续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而且,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说到了农民的心坎里。

  例如,在回答为什么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问题时,手册中这样写道:尽管村庄规模扩大了,但仍无法摆脱街巷狭窄、道路不畅、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的现状,再加上近年来适龄青年婚房需求量大增,可供建设用地越来越少,老村旧房占地因种种原因无法拆除重新利用,给群众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长此以往,村庄建设将无法走出困境。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可以解决集中居住、集中管理、集中服务、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提高住房质量和农田耕种条件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记者在施庄子村和铁山坡村采访时发现,这样的宣传村干部好理解,村民们都服气,也很快见到了实效。全镇上下的思想一个月内就得到了统一,为项目早日开工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赵继恺说。

  搬迁、规划等让群众说了算

  各种方案,比如居民点撤并、搬迁安置、土地复垦整理方案,都让村委会参与编制,村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

  玫瑰湖社区虽然已经开工建设了一年多,但老王还一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不用去租房子住。村里人都是这样,先住在老房子里,等新房子建好后再搬过去。之所以能够如此,得益于李官镇采取的先建后拆的办法。

  采取先建后拆的办法,确实在启动资金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但老百姓图实在,眼见着新房盖起来,他们才放心搬迁。我们当干部的,得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赵继恺说。

  先建后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资金是保证。先建后拆,启动资金就是一个大问题。兰山国土资源分局局长冯连伟对记者说。

  为了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兰山区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在临沂市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联系对接,争取信贷支持。

  “2010年,我们从农业开发银行贷款4.5亿元,从农业银行贷款3亿元,集中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兰山区区长耿学伟介绍。

  与此同时,兰山区统筹其他各项资金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集中,供销部门商业网点布局、卫生部门医疗站点建设、水利部门自来水专项资金、农业部门沼气建设资金、教育部门校舍改造资金、交通部门道路硬化资金等,都优先扶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项目建设。

  目前,在李官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已有20多个部门落实了惠民政策,统筹安排农村住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有了给老百姓办实事的指导思想,在李官镇项目区,从规划到建设,从拆迁到复垦,都是农民说了算。

  各种方案,比如居民点撤并、搬迁安置、土地复垦整理方案,都让村委会参与编制,村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曾是村干部的老王对记者说。

  方案提出来后,还要经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由镇政府报区政府审批,区国土资源部门、镇政府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委会及有关单位签署协议,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新房的质量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房屋质量的监督,自然也少不了群众的身影。

  为了保证项目质量,除了由区纪委、检察、审计和建设等部门实行全程监督,对各种建材实行准入制度外,在公开招标监理公司的同时,李官镇还要求各村必须向建设工地派驻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成员要在5人以上。老王就是监督小组的成员之一。

  工程开工后,有不少群众私下到工地暗访

  我们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去工地。我几乎天天去,一方面看看建设的进度,一方面也监督房子的质量。虽然对建筑不太懂,但看到施工都很规范,用料也实在。王德军说。

  按照当地干部的说法,项目领导小组是始终把工程质量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挂在嘴上。

  正因为如此,我们已开工建设6个社区119栋居民楼,无一因质量问题被群众质疑。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群众的认可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说到这里,赵继恺信心十足。

  解除社区居民后顾之忧

  为解除村民进社区的忧虑,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大面积拆迁之前,先期建设四个一,即一园、一区、一仓、一中心

  66岁的村民高世庚家养了几头猪,还养了一些鸡鸭。

  住上楼房,这猪和鸡鸭还怎么养?对记者的提问,高世庚拿出了宣传手册:政府都给咱想好哩。你看,社区建好了,有一个生态养殖区,可以在那儿继续搞养殖。再说,等住上楼了,这些就不想养了。儿子在外面打工,我老了,也不想费劲搞养殖了。

  高世庚的话,句句实在。但是,农民上楼后,居住环境虽然改善了,还是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家庭副业怎么搞?农业养殖怎么办?大型农机具如何存放?农作物秸秆如何消化?粮食如何储存?农民的这些后顾之忧如不妥善解除,土地综合整治只能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要想群众真支持,干部就要解民忧。” 在李官镇党委和政府,这是个共识。

  为解除村民进社区的忧虑,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大面积拆迁之前,先期建设四个一,即一园、一区、一仓、一中心。” 赵继恺说。

  一园指农民创业园。由镇政府投资2000万元,专门设立适合搞家庭副业的生产园区,用来安置拆迁过程中的生产经营项目;同时,发挥创业园孵化器的作用,引导生产加工大户扩大规模,提质换挡。

  一区指生态养殖区。建设一处规划占地600亩的集中养殖区。一方面,用来满足现有农业养殖户的安置需求;另一方面,以此带动生态养殖业,拓宽农民的增收之路。

  一仓是指粮食储存仓库。李官镇政府与粮食局合作恢复粮食储存仓库,为群众免费提供储存粮食的服务。同时,在每个社区都建设粮油供应点,村民可凭存粮本到社区供应点兑换面粉、大米、杂粮等。

  一中心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农业各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建成,一方面解决农户的农机存放问题,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及机械化收种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借助机械化秸秆还田和农作物秸秆汽化等技术,有效消化作物秸秆,为农民提供不挣钱的成本价服务。

  你看,那就是粮食储存仓库,今后我们把粮食放在那,还不用花钱,既省心又省力。政府替咱老百姓考虑,咱还能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吗?王德军用手指着刚刚封顶的大楼一角,高兴地对记者说。

  以土地整治促农民增收

  项目实施后,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农民经济上增收了,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生活幸福指数提高了

  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这还远远不够。以土地整治促进农民增收,继而解决长远生计的问题,才是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李官镇党委和政府,比农民自己想得还要长远。

  常听人说土地整治是把农民赶上楼,剥夺他们的土地,我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耿学伟对记者说,实行土地综合整治,农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复垦旧村得到的耕地,全部交还村集体,耕地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多了。

  耿学伟给记者算了一笔农民的增收账:

  其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把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借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经营。上级将配套1.8亿元左右的资金,对全镇的田、水、路、林、渠、社区进行综合治理。其中, 1.4亿元左右将用于硬化田间主要生产道路、修建农田水利设施、整理低产田,实现田间林网化,基本实现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土地质量的提高,会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每亩土地的收益将是原来的3~5倍。

  其二,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对迁村并点后腾出的旧村土地进行复耕,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归村集体。这样,村集体的土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将明显增加。这样一来,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由镇村集体统一经营、市场化运作,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是农民另外一条增收的渠道。

  其三,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后,政府将在大面积连片的土地上引进一些农业开发公司进行规模经营,只要群众愿意将土地流转到集体统一经营,既可以拿到合理的土地租金,还可以到这些公司打工,成为农业工人,增加个人收入。退一步讲,即使群众继续保持目前的经营方式,在这种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上,土地耕种会更加方便,生产收益也会大幅提高。

  村民还可以依托镇山旅游风景区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游、采摘等增收。

  老王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家里平均每人还有3.5亩地,每亩地毛利能赚1000元钱出头,还不算人工、化肥的钱。等住进社区了,把土地流转出去,自己再到外面打工,收入肯定比这多。

  此外,通过综合整治新增的耕地,将全部交给村集体进行规模经营,以增加村集体收入。这样上楼后增加的生活成本,例如水、电、气的钱,农民都不用自己出了。赵继恺说。

  其实,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农民不只在经济上增收了,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对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后李官镇村民的美好生活,赵继恺这样描述:新社区建成后,60岁以上的老人可自愿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经营,生活由社区对老人进行统一供养,生活困难的群众更容易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孩子则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优质教育,社区环境洁净舒适。

  由于基础设施的到位,群众性文体活动可以经常开展,社区图书馆、娱乐室常年开放,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上实现了连锁配送经营。另外,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方便,需要向上级申请的事项全部由社区代劳,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加畅通。

  土地综合整治就像一把金钥匙。李官镇正用这把金钥匙,将通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门徐徐打开。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赵继恺这样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沂市邮政、山东医专一行来高庄镇古坟坦村开展“结亲连心”活动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切实加强我县村庄规划建设与整治
浙江三农网
一个贫困镇如何实现快速“摘帽”?
花荄镇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