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莫让『隐性沙地』变成『显性沙地』
口 张凤荣

  地处温带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区内,不仅有土地分类中的沙地地类,还有土地分类中的草地、林地、耕地、沼泽等地类。这些草地、耕地、林地等地类的土壤质地是沙质的,形不成土壤结构体,抗风蚀性差,如果失去地表植被覆盖,遇风就会起沙并发生荒漠化,因此,我们称其为“隐性沙地”。四大沙地区的土地利用,要谨防把草地、林地、耕地这些“隐性沙地”变成真正的沙地,也就是“显性沙地”。

沙地概念辨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沙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定义为——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即植被覆盖度很低、地表裸露出沙土。

  地理学上的沙地:将分布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沙质土地称为沙地,而将分布在干旱和极端干旱区的沙质土地称为沙漠。但沙地、沙漠的地表组成物质、地貌形态特征基本相同或相似,即都是以石英颗粒为主要成分的松散物质堆积成各种形态的沙丘,只是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学上的沙地是区域概念。比如: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在这四个沙地区内,既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沙地地类,也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草地、耕地、林地、盐碱地、沼泽和湖泊水面等其他地类。比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的科尔沁左翼后旗除了占总面积不到3%的冲积平原外,其余全部为沙丘连绵起伏、洼地纵横分布的地貌;其洼地部分由土地分类中的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和湖泊(淖尔)等地类构成;沙丘部分主要由灌木林地、草地和沙地等地类构成。

  隐性沙地:笔者主持的公益基金项目“内蒙古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隐性沙地”,是指土地利用分类为耕地、草地、林地等其他各种地类,但这些土地的土壤是沙土。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想表明,虽然这些“隐性沙地”具有各种覆被,但因为其沙质土壤的特性而遭风蚀沙化的风险很大,如果破坏了植被覆盖或开发利用不得当,就会由“隐性沙地”变为土地分类中的沙地,我们称之为“显性沙地”。

“开垦—撂荒—再开垦—再撂荒”是沙化主因

  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这“四大沙地”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大约250mm~ 450mm。在正常降雨量年份,依靠天然降水这里可以实行旱作农业,特别是东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这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农民“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即只要春天能够播种,他们就尽可能地多播种,因为如果“风调雨顺”就会有收成,如果幸运遇到多雨年份,还会大丰收。这样,可以“丰年补欠年”。

  但这个地区冬春季风多风大,开垦后的耕地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没有结构的沙质土壤,就会遇风起沙,发生沙化,使得本来就沙质的土壤质地更粗,肥力损失殆尽,直至撂荒弃耕。特别是如果春天播种后,春旱造成庄稼不能封垄,就更容易风蚀沙化。“四大沙地”区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就是不但年均降水量少,而且降水量的年际间和年内的变化大,旱年和春旱经常发生。因此,可以说,开垦后风蚀沙化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开垦—撂荒—再开垦—再撂荒”循环往复的耕种模式,使历史上的草原变成今天的“沙地”。

慎重开发隐性沙地

  在温带半干旱沙区开垦,既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垦出来的耕地也具有不稳定。因此,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对于隐性沙地特别是草地、林地、沼泽地,从区域生态脆弱性考虑不应再开垦为耕地,而是加强保护促进其进一步生态恢复,以保证整个沙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

  而对于这个区域的旱地,如果没有灌溉条件,且也没有地下水补给,经常要“撂荒”的,应该种草恢复草被,防止荒漠化。但对于那些有灌溉条件,或有地下水补给土壤、不发生干旱的耕地,才保留其原用途。因为如果有灌溉条件,就能够保证按季节播种,能够保障作物生长期内的水分需求而正常生长,再采取留茬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使得全年有植被或秸秆根茬覆盖,就避免了风蚀沙化。那些在沙区低洼部位地下水位比较高、作物主要根系分布区可以得到地下水补给的耕地,作物能够正常生长,也会免于风蚀沙化。

  至于四大沙地区域中土地分类中的沙地,或曰“显性沙地”,最好不再开发为耕地。因为,半干旱区水资源缺乏,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开垦“显性沙地”为耕地,很可能是与其他“隐性沙地”争水,因为区域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通常这些“显性沙地”多处于沙丘与风蚀洼地交错地貌的沙丘部位,相对地形高,地下水位更低,更容易干旱。因此,应在“显性沙地”上种草种树(灌木),恢复植被,使之逐渐变为“隐性沙地”,使整个区域不再有风沙流动。

  综上,由于历史上的开垦和利用不当,地处温带半干旱区的“隐性沙地”变成了“显性沙地”,昔日的草原也就演变为今天的“四大沙地”。今天,已经不再是过去以扩大耕地面积来保证吃饭的年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建设高产稳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满足人民吃饱吃好的需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不但不能再开垦“四大沙区”内的草地、林地等“隐性沙地”,而且还要退耕区域内没有灌溉或没有地下水补给、遇旱年就得撂荒而发生沙化的旱地,更要将现状“显性沙地”种草种树恢复植被,逐步改善其生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荒漠、沙漠、沙地、风沙化、荒漠化、沙漠化的区别
中国“干掉”一片千年沙漠,联合国都不淡定了:怎么做到的?
警惕毛乌素沙地二次沙化
在干旱的毛乌素沙地上,榆林市蹚出了一条现代沙化土地防治与利用之路
我国第一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大,如今80%沙漠成绿洲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