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经热盛证 石膏类方(二)

2018.01.03

阳明热盛时,渴感严重,身体大量出汗,体液的损失比较大,这与前面讲到的发热极期的白虎汤证是不同的,这时身体大汗出后的口燥渴,中医讲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壮火必伤气,气虚则不能生津,所以张仲景用白虎汤加人参,用石膏配人参形成天一生水,养阴生津,水液充足津液自然恢复。白虎汤加人参,渴感比较强烈,口腔内也干燥无津,而且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或心悸气短,或头晕眼花,或食欲不振,更有体形消瘦,这时的情况就是阳明热盛,气阴两伤,气虚后不能生津,温热之邪易耗气伤津,正所谓“壮火食气,热盛伤津”,津液的形成依赖于冷空气和热气,潮湿的热气遇冷空气凝结为水,肺主气,肾主水,气虚则肺金不能生水,水亏则心伤,所以人参能补气则能生津,气足则津生,后世一些医家认为人参养阴生津,我是有不同的看法的,因为白虎加人参汤,仲景用口渴者加人参,其实人参生津的作用是补气,补充湿润的空气,配合石膏,知母,达成天一生水,水足火降的目的,单纯的人参是没有生津的作用的,张仲景用白虎汤时,口渴者加人参,后世的一些医家就单纯的从字面理解,认为人参养阴生津液,其实在临床运用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如果单纯阴虚津亏的时候,用人参养阴的话,不仅不会缓解口渴阴虚的症状,反而会助火,使身体火热之势更盛,虽然后世医家认为人参养阴,但他们也很少用人参作为主药来养阴生津,而是配合其他药物达到益气生津的作用,在白虎加人参汤中,仲景是配合石膏、知母来生津止渴,益气生津,而不是用人参来生津。

所以阳明热盛的过程中,产生气津两伤,用白虎汤加人参,以清热益气生津为主,人参可以益气生津,故多与清热之石膏并用,而且清热的药物多性甘寒容易败胃气,人参亦可缓石膏甘寒之性,使其清热而不伤胃,而人参得石膏可益气而不助热。

石膏类方中的竹叶石膏汤,与白虎汤证相比,本方证的热象已弱,一般无高热、口渴、大热大汗大烦等热证,与白虎汤加人参相比,本方证津液不足的程度比较严重,故表现为阴津不足,时间一久人体形体羸瘦干瘪,舌红少苔而口干舌燥、干咳等。本方所治病症,一般是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未清,故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低热有汗不解,气、津、阴液渐耗,所以患者多见形体羸瘦,气短音微,精神萎靡,多用于热病之后,气阴两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

当身体虚火上炎,气机逆上,人体出现咽中枯燥,痰涎黏着不去,这时用麦门冬汤治疗,麦门冬汤中,麦冬的剂量用到了六十克,滋养肺胃之阴,津液得充,虚火自降,在这个方里也有人参,用来补益中气,与麦门冬配伍,起到补气生津的作用。而且麦门冬汤中,半夏降逆化痰,其性燥,这就是身体处于燥湿相混的阶段,再配合粳米、大枣、甘草补脾益胃,使中气健运,使津液自能上输于肺,津液得充,胃得其养,肺得其润。

有时候还有一种湿热蕴蒸的情况,身体的状态就是湿久化热,湿热上蒸,身体又有燥,又有热,又有湿,又有痰,口中又黏腻又口渴,本身缺少津液,如果简单的用一些清利湿热,芳香化湿的药物,或燥湿,或清热,比如用些防风荆芥解风热表热,用黄连等清利湿热,或者用苍术燥湿,茯苓渗湿,这些方法都对但都起不到好的疗效,因为这些药物力量不足以改变身体这种阳明经热盛的状态,这时我们应该给身体注入一股冷空气,让身体来一场透雨,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这时,身体好像重新开始运行一样,也不热了,也不口渴口干了,也不恶热了,也不多汗了。这就是我们用石膏知母天一生水的道理。

这就好像在夏季闷热的三伏天的时候,自然界都笼罩在湿浊、闷热的潮湿环境里,闷热的天气好像桑拿洗浴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有的人蒸的实在太热受不了,这时候,普通的方法就是拿毛巾擦拭一下身体的汗液,或者吃根冰棍降降温,再或者吹吹凉风,但这些方法虽然有道理都能说通,也可能都有效,但都如隔山打牛,隔靴搔痒,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三伏天的夏季,太阳火辣,没有一丝凉风,空气闷热,满地潮湿,这时候最痛快的方法就是天地间来一场倾盆大雨,雨水使自然界万物得到冲洗,又开始充满新的生机。

石膏类方在哪个季节用到的最多?

用石膏的指征是烦渴多饮、恶热多汗、脉洪大,这和人们在酷暑高温时所出现的生理反映类似,所以石膏类方在盛夏时用于治疗高热、口渴、烦躁,尤其是在夏至前后,人体阳气升发至极,身体阳明热盛,用到石膏类方的机会很多,还有一个季节是在夏秋交替之际,身体阳气还处于升发的状态,阳气降不下来,身体燥热盛行,就像秋冬的时候,天气该凉爽的时候,反而比较燥热,这时就该用凉降的方法,用石膏类方把身体的燥热清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虎人参汤医案——暑厥与痿证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50)--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2)
伤寒论 第397条诸家解说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