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场精华 | Bill:街头摄影漫谈(3)

街头摄影漫谈(3)

Bill

(3)风格-形式和内容之间

上次说到的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美国人》,在摄影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弗兰克抛弃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所确定的构成形式。而摄影(其实也包括其他视觉艺术和非视觉艺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是形式的革命。和其他艺术一样,摄影也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影调(色彩)、构图(构成)、景深、质感等等都是摄影的形式因素,内容则除了摄影特有的对外部世界的记录外,也包括摄影师个人情绪、情感甚至思想的表达。虽然一张照片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复合体,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但是每一位摄影师或者希望更多了解摄影艺术的朋友,却必须去分析一张照片为表达特定内容而采取的特定形式。好照片的内容和形式总是水乳交融,而烂片要么没内容(空洞),要么没形式(乱拍),要么内容和形式处在油水分离的状态,以不恰当的形式表达其欲表达的内容。

如果从内容和形式的方面看,布列松为代表的“决定性瞬间“偏重于“形式美”。这种相对程式化的形式也比较好模仿,以至于今天很多二三流街头摄影仍然以捕捉“形式美的决定性瞬间"为最高目标,甚至不惜在某个特定场景等待几个小时,拍出很多内容空洞的街头糖水片。罗伯特·弗兰克开创的“非决定瞬间”虽然以内容(包括情绪和情感)表达为主要诉求,却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尤其是日本摄影师森山大道把这种看上去自由的形式变成了相对程式化的语言(高反差斜抖糊和粗颗粒),竟然也有很多二三流街头摄影师模仿这种表面形式,以为胡乱拍拍、再后期做做黑白高反差就可以表达其莫名其妙的情感,甚至放弃了摄影的核心价值:记录。

打住。吐槽不是我的目的,我是想说,街头摄影师想要拍得与众不同,必须首先关注内容,同时也要忘记甚至回避已有的固定程式,寻找自己的语言。今天,我想介绍几位不仅内容丰富、也独具形式风格的摄影家。

美国摄影师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生于1952年,从高中起便开始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哈佛大学后,一边主修历史与文学,一边在Carpenter视觉艺术中心学习摄影。1974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2年后加入玛格南图片社,获得准会员资格。1970年代中期,韦伯一直在美国南部用黑白胶片拍摄小城镇的生活,但是这一期间的黑白作品并没有多少特色,直至1978年,当他开始尝试彩色胶片后,才找到彩色摄影的独特语言,很快在摄影界崭露头角,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说过:“作为一个街头摄影师,我要做的就是走去每一个地方,安静地观察,和人们聊天,做好准备,坚信下一个街角一定有某个瞬间等待着我。”。从他的自述看,韦伯也在寻找等待某个特定的瞬间,从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把色彩和构成玩到了极致,我认为这只是布列松决定性瞬间在彩色摄影上的发扬光大。猛一看,会被他的构成技巧惊呆,看多了,则觉得有炫技的嫌疑,一般来说,摄影技巧太高反而需要更充实丰富的内容来填补,否则就会显得内容空洞。


韦伯1:彩色摄影的色彩的搭配和穿衣服的搭配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色块不能太多,不同的地方就是照片可以使用红陪绿这种补色搭配,在摄影上,这叫撞色。


韦伯2:他从野兽派立体派绘画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不同的是,摄影只能发现和捕捉,不能在画布上尽情挥洒。


韦伯3:多元素、色彩和光影的安排,比布列松更复杂精致。


韦伯4:决定性瞬间彩色版。


韦伯5:如果把布列松当着一架钢琴,韦伯就是一个交响乐队,管弦乐色彩极其丰富。


韦伯6:韦伯的空间是三维的甚至是四维的。


韦伯7:红线、悬吊的人物、远处的十字架都有视觉上的呼应。

作为纽约摄影师,韦伯也拍了一组911事件,与新闻记者拍摄的911也完全不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

和韦伯相比,俄罗斯摄影师平可哈索夫(Gueorgui Pinkhassov)在色彩和光线的把握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构成上却不如韦伯那么复杂精致。

平可哈索夫1-3:看看光影的趣味,各种模仿都太弱。


平可哈索夫4:混乱的场景,因为地上的倒影而显得极具张力和美感。


平可哈索夫5:细节布列松。

平可哈索夫6-7:美,但不腻!


平可哈索夫8:绘画一直是摄影的老师,但摄影也回馈过绘画。印象派画家多少受过摄影的影响,比如以画舞女著称的德加。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彩色摄影和印象派绘画相同的审美趣味。


平可哈索夫9:布列松不爱用这么近的前景。

关心摄影的朋友估计都听说过前几年才出名的芝加哥保姆薇薇安梅耶吧?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1926-2009),芝加哥保姆,她喜欢在休息日拿着她的禄来相机(6X6方形的120胶片)到处走到处拍,但从未同别人分享过她的照片,大部分照片因为没有冲洗出来,连她自己都没有看到过。2007年其作品和底片被偶然发现,此后受到广泛关注。她的出名和她的出身不无关系,就形式和内容方面说,她是内容关注者,在形式上没有太多值得一提的创新,或者至少不是一位自觉形式革命者。但是摄影的奇妙之处在于:记录、特别是对街头人物的精气神的刻画本身就具有特殊的人文历史价值。薇薇安·梅耶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芝加哥和芝加哥人。


薇薇安1:不知道诸位是否还记得上次介绍的弗兰克在《美国人》里的那张街景?相信她没有看过,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审美意识。


薇薇安2:人物表情和姿态的捕捉都非常到位。


薇薇安3:很有意思的一双手套!

薇薇安4-6:人物刻画是她的强项。


薇薇安7:如果你在沙滩上会怎么拍?会把自己的影子拍进去吗?


薇薇安8:坐在电车上,也没忘记拍照。


薇薇安9:一点小趣味。

寇德卡(Josef Koudelka)是我目前最喜爱的摄影家,没有之一。但是我对他的生平所知甚少,下面这一段来自百度百科:“寇德卡不喜欢与人交往。寇德卡沉默,只愿意别人从照片中对其作出判断。而正是这些流转欧洲大陆时拍的“街头人生”照片,使他作为本世纪(20世纪)第一流的摄影家而被铭记,20多年的飘泊,这位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的工程系毕业生,与他的同胞,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一样,他们一位用镜头一位用笔踏勘着存在,对人类进行调查。最终的真理不是通过大声疾呼而是通过面对生活的自我独白而获得的。”

和布列松一样,他对构成之美的追求孜孜不倦,而且画面更具张力和戏剧性,影调也更讲究。这和他使用更广角的镜头(25MM,布列松是50MM)有关,也和他早年在剧院拍剧照的经历有关。在情感表达、诗意氛围的营造上,他也不输给任何一位“非决定瞬间”摄影师。寇德卡用极致完美的影像语言完整地表达了他的诗意情怀。而其他摄影家,不管是是决定性还是非决定性瞬间的追随者,在我看来在形式或内容(主要是空洞)上都有一些欠缺。

寇德卡的照片是无需分析和解说的,只需要安静地欣赏,而且越看越有味道。传说寇德卡会把几个月甚至一年拍的照片印出小样,挂在墙壁上,每天看到不顺眼的片子就拿下来,以这种方式不断反复筛选,只留下那些最“抗看”的照片。

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布列松,在看过马丁·帕尔(Martin Parr)的作品后曾说“你来自完全不同的星球”(外星人马丁叔叔),而现在马丁·帕尔成了马格南图片社的主席。马丁·帕尔出生于1952年,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启发下开始对摄影发生兴趣,后来在曼彻斯特大学专攻摄影。马丁·帕尔的形式是对摄影传统的颠覆,但是这种形式用来表达他对商业化、全球化、快餐化--总之是英国中产阶级无聊庸俗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冷嘲热讽倒也是非常恰当。我们这个时代,浪漫田园式的美和诗意都已经消失,不如拿起你的相机去发现丑、庸俗、滑稽的一面,不仅发现,还要夸张地表达。


马丁1:敞篷车、红指甲和金发美女都是现代生活的特征。


马丁2:红色电话亭、手机、礼帽,时代和地区元素齐全,色彩搭配也好看。

马丁3-4:他的海滩系列很有喜感。


马丁5:粘在牙齿上的口红,幽默的细节。


马丁6:只要心中有沙滩 到处都是马尔代夫。


马丁7:苍蝇。


马丁8:旅游系列中的一张,滑稽可笑的拍照式旅游。


马丁9:巧合的趣味,也有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嘲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艺过年|影响摄影师们的30 本图书
街头摄影爱好者必看的17本经典画册
对于摄影,大师们都给出了怎样的建议
奇异摄影 摄影师“炮轰”花朵展现碎裂美
袁洁:打破套路化的摄影创作,你可以这么做
动态摄影:童年梦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