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源寻桥一日记


    闽东北廊桥,如同这里的草木,生长于闽东北的千山万壑中,寂寞于闽东北的青山绿水间。


   


    最初的廊桥,大约只是为了跨越清溪小河或是高峻深渊,化天堑为通途。木桥太容易被水毁,于是,人们请来了神仙坐镇桥上,期待神仙的法力镇住水患。神仙既来了,总不能住得过于寒碜,飞檐翘角、亭台楼阁建起来了,廊桥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向精神功能转化,廊桥也越发地富丽堂皇。



    政和杨源乡,闽东北山乡,廊桥众多,有朴实无华的木梁桥,也有构造复杂的木拱廊桥,还有廊屋飞扬的石拱廊桥。那天,我和我的老小伙伴们马不停蹄,寻访了多座杨源乡的廊桥。


    杨源的平梁廊桥大多架在小河小溪之上,跨度不大,许多小村水口都建有一座木梁廊桥,有的设有小神龛,有的完全返璞归真,只剩下交通功能。小小的廊桥,有的悬山顶,有的是简易歇山顶,青瓦原木,就像披着蓑衣,荷锄而立的农人,与小村一样,显得平易近人。


昌梓桥,位于高速路边小河沟上的一座清代木平廊桥,可能在建高速公路时有迁移,周边环境尽失。与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比邻而居,倒是能显示出古今的对比。

大清嘉庆年建造题记


位于杨源村的矮殿桥,虽是木平梁桥,却也翘角飞扬,与一旁的英杰庙相呼应。杨源村是已开发的旅游古村,古桥和古庙是村中的重要景点。


溪里桥,就像小村一样朴实无华,建于革命年代的小桥,桥上的题记却有着那个时代的豪情。




进坑桥,小小的村落已是人去村空,空留一座小桥静听空山鸟语,桥头小路上一片炮竹红纸。正是春节中,大约过年村民还是要回来拜拜祖宗拜拜神仙的吧。


茶林桥,建于一九六四年的廊桥,朴实得就像那个年代的农民。


北坑桥,桥头的几棵老树大约与古桥一样老。老桥与老树,相生相伴。



禾洋桥,跨越水面的跨度其实只有短短几米,廊屋却建了十几个开间,神仙居所远比交通要重要得多。


墓岭桥,原本不知道它的名字,保护牌上也只是称它为古廊桥,因为梁上题记写着它是用落岭桥建桥余下的旧木建造,我们一直称它为落岭二桥。直到刚才,我才在题记旁边看到另一行,墓岭桥。


杨源的木拱廊桥多跨越崇山峻岭,湍急峡谷,两岸皆青山,不见村庄,只有古道脉脉,只闻流水汤汤。年久失修的廊桥,寂寞无人的古道,仿佛衣衫褴褛的老人,已经被飞跃的时代抛弃。


落岭桥,架木已经缺失了几根,雨遮板也破烂不堪,让人不禁担心它能不能熬过下一个洪水季节。

我们披荆斩棘地从河滩上走了半天,发现再也无法前行,只得回头,回到大路,发现就有一条土路直通落岭桥,成为此行的插曲。


龙滩桥,此行最难寻访的一座,从高高的山上土石路十八弯一路转到谷底,蓦然发现它高踞于险滩之上,作为六十年代兴建的木拱廊桥,能够进入省级文保,桥面距离水面15米高,险峻是它的最大特色。

桥下的湍流

时代特色的梁上题记,天色已晚寻到的最后一座廊桥,却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寻桥的路百转千回,终有所获。


坂头花桥,此行唯一的石拱廊桥,简直就是一座神仙家园,从桥头到桥尾,供奉了观音大士、真武大帝、华光天王等多位神仙,藻井富丽堂皇,歇山屋顶一个连着一个,令人眼花缭乱。桥头连着老街,不时有村民从桥中走过,依然是村中的交通要道。

漂亮的藻井

桥头老街


除了木梁、木拱、石拱,我们还在路边发现一座新建的水泥廊桥,水泥墙面虽然粗陋,却也算是传统的延续。


水泥廊桥寨下桥


铁坑殿桥,严格说应该是叫溪上戏台,并不具备通行功能。铁坑殿是临水娘娘陈靖姑结拜姐妹李三娘祖殿,一组小桥而精致的建筑。水上的廊屋,算此行十三座廊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温州泰顺的廊桥
民居建筑大师戴志坚:福建廊桥的形态与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廊桥大观
厦地古村也有廊桥了!
中国古代最牛的“三无建筑”,任凭风吹雨打,说不垮就不垮!
中国古代的三无建筑就是牛,说不垮就不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