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南平104》建瓯素称“八闽首府”的历史由来

在闽疆,建瓯是一座不应该被人忘记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开创了无数令人炫目的灿烂和辉煌,为中华文明大家庭增添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古闽地域文化的风景线。


一、汉立都尉府,统领全闽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贺齐进兵建安(今建瓯),立都尉府。当时整个福建均属于会稽郡,会稽郡下分东、南二部都尉,闽疆为其南部都尉。而南部都尉的都尉府就设在建安(今建瓯),贺齐为首任南部都尉府都尉,统领全闽。


南部都尉府遗址在今建瓯市人民路北段之都尉(御)坪,原市委、市政府大院一带,现在被开发为御花苑住宅小区。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之际,全闽有文献记载的已设立的古县仅有东冶、侯官、建安(今建瓯)、南平、汉兴(今浦城)五个县。其中东冶实乃西汉武帝时讨灭闽越国后在闽疆虚设的一个县名,故当时闽疆内实有4个县,均隶属于会稽郡的南部都尉府,都尉府设在建安(今建瓯)。

建瓯设县于汉献帝建安初(196年),据《三国志·吴书》和《建瓯县志第一册·疆域沿革》(民国版)第3页记载:献帝建安初立三县,仍属会稽郡南部都尉,分侯官北乡置建安、南平、汉兴三县,寓意为:“建安初年,平定南方,汉室复兴”。“建安”得名于汉献帝之年号,成为历史上较早,也较少的以皇帝年号直接命名的县之一。

二、吴置建安郡,闽疆中枢

又据《闽书卷之十三·方域志》(明何乔远编撰)第289页、《建宁府志第一册·建置沿革》(明嘉靖本)第3页、《建瓯县志第一册·疆域沿革》(民国版)第3页等文献记载: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郡南部为建安郡,改都尉为太守,领建安(今建瓯)、建平(今建阳)、吴兴(今浦城)、东平(今松溪、政和)、将乐、昭武(今邵武)、绥安(今三明一带)、南平、侯官(今福州一带)、东安(今南安、同安一带)等10县,仍治建安(今建瓯),王蕃为首任建安郡太守。用现在的话来作个注释,王蕃即全闽的第一任行政长官,相当于省长。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全闽已设立的古县从原有的4个增为10个。其中建平(今建阳)是析建安(今建瓯)桐乡置;将乐是析建安校乡置;昭武(今邵武)也是析建安置;绥安(今三明一带)析建安校乡西偏地置。


建安郡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改称建州止,在闽疆的历史上前后存在了大约300多年(260—618年)。另据有关专家的考证,当年建安郡虽领10县,但这10个县所统辖的范围甚至包括了今浙江、江西、广东的部分和现在台湾的全部属地。


三、唐初称建州,“福建”之源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改太守为刺史。武德四年(621年),复移州治于建安(今建瓯),领建安(今建瓯)、唐兴(今浦城)、建阳、将乐、绥城(今三明一带)、闽县(今福州一带)等6县。首任建州刺史叶灏,任上适逢武遇之乱,殁于战事,后被朝廷褒封为“富沙昭定王”,建瓯因之别称“富沙”。


闽疆入唐后,先后设有五个大州,其中就有建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至武德四年(621年)移州治于建安(今建瓯)。



据1992年由福建省教委编写、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爱我中华,爱我福建》丛书第7页记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由都督兼领,专管军事,……统辖24县,成为地方最高长官,这是历史上‘福建’名称第一次出现”。

在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之前,还未有“福建”这个叫法。而自汉未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始,闽疆的代名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就叫作“建安郡”。换句话来说,在“福建”出现之前大约四、五百年前,“建安”已经成为闽疆的全称存在了,这是我们今天不得不承认,也是无法更改的历史事实!


建州直到南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因孝宗皇帝旧邸之故,特晋升建州为建宁府,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500多年(618—1162年)。

四、五代建闽国,都设建州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与王延曦相攻于此(指建州),建国称大殷,改元天德。开元二年(945年)改国号曰闽。并在建州(今建瓯)兴建宫室,构筑楼台,盖太和殿,修五凤楼,铸大铁钱,诏行一方。


五代闽国天德皇帝王延政在建州(今建瓯)称帝时兴建的太和殿遗址在今建瓯市人民路都御坪;构筑的五凤楼遗迹即今建瓯市人民路中央的鼓楼,现在仍傲然矗立在市中心,成为当时历史的一个缩影和见证,也是这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五、宋升建宁府,雄冠八闽


南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以孝宗旧邸升为建宁府(今建瓯)。建宁府(今建瓯)是闽疆历史上第一个晋升为府的行政单位。


孝宗皇帝曾经被封在建安(建州的州治,今建瓯)任“建王”,后由“建王”立为皇太子,再由皇太子接了宋高宗的班,当上了皇帝。正因为这个缘故,孝宗破例恩准将“建州”擢升为“建宁府”,时邑人张栋有专文记此盛事。

福建之所以别称“八闽”,其历史渊源是因为闽疆入宋以后曾存在过八个府级行政单元,民间习惯上俗称作“上四府”: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下四府”: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这八个府除了“建宁府”在南宋第一个由建州晋升为建宁府之外,其余的7个府都是在明洪武初年(1368年)设置的,前后相差了大约200余年。

上述7个府,除了福州府有文献资料记载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之前,大约在南宋末年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曾有短暂的几年称为福安府的特例之外,算得上“八闽第二府”,其余6个府,只能并列“八闽第三府”了。


建宁府延至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撤消建宁府,合并所属建安、瓯宁两县,各取首字,始称建瓯。这座在历史上风光了700多年的建宁府(1162—1913年)最终隐退到历史的大帷幕之后,渐渐地被世人淡忘了。

综上所述,建瓯在闽疆的历史上曾经是:

——汉置第一郡:建瓯历史上曾为汉置第一郡——建安郡的郡治。她在历史上存在了300多年(260—618年)。值得说明的是,闽疆在秦代曾设了一个“闽中郡”,但“闽中郡”的郡治史志文献上没有确切的记载,而建安郡的郡治设在建安(今建瓯)成了有文献确凿记载的闽疆历史上的第一郡治,换句话来说,即第一座有文献确凿记载的“省会”。此外,汉灭,三国归晋,晋朝立,于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建安郡设立了闽疆的第二郡,称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此事载于《闽书卷之一·方城志》第12页。

——唐置第一州:建瓯历史上曾为唐置第一州——建州的州治。她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500多年(618—1162年)。唐末五代之季,还一度成为闽国的国都,在历史上存在了三年(943—945年)。


——宋置第一府:建瓯历史上曾为宋元明清四代在闽疆设置的八个府中的第一府——建宁府府治。她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700多年(1162——1913年)。其余的7个府除了福州府的前身福安府设于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之外,比建宁府迟了100多年;其余的6个府均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设置,比建宁府迟了200多年。

“八闽首府”,有两层字义:一是字面的本义,指八闽第一个府;二是延伸的涵义,指八闽的政治中心。无论是字面上的本义,还是延伸的涵义,建瓯都是当之无愧的“八闽首府”。

建瓯市史志研究室 赖少波
原文发表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七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瓯——被遗忘的城市
福建省建瓯市,南宋时比福州、泉州、厦门地位都高
建宁府(建瓯)
说说建瓯市的来历
历史名县:建瓯(建宁)
地名研究之三十六[福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