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德、库利、波兹曼…恰逢周年的16位传播学者,出题重点!
有关周年人物的考点,向来是各大院校的考察重点,铎子贴心地整理了有关2023年和2024年的16位传播学者,大家可以直接打印背诵!
2023年周年学者
1、加布里埃尔·塔尔德(1843-1904)诞辰180周年,逝世120周年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家,传播学欧洲源流的代表人物。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仿理论:1890年出版了《模仿的法则》一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塔尔德认为模仿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他认为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而发生的,因此传播就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对后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许多创新和扩散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塔尔德的学术影响。(2)舆论分析:塔尔德在1901年出版的《舆论与群集》一书中详细分析了舆论的结构、形成和运动过程,并对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进行了严格的定义。他认为报纸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在形成“理性舆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本书对于研究舆论和公共意见的形成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塔尔德对传播学作出的贡献主要包括模仿理论和对舆论的分析。他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传播现象以及舆论形成和传播的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2、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诞辰160周年
米德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的研究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符号互动论:米德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人们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且这些意义是在互动中产生的,由人们来解释和赋予意义。(2)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提出了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个方面组成的理论。主我是指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个体自我,通过行动和反应表现出来;而客我则是他人对个体的社会评价和期待的代表,是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和客我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基于信息传递的有意义的象征符。米德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角色的获得以及社会自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和交往获得了社会身份和自我意识,并且这些过程对于个体的发展和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经过布鲁默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善和细致的理论框架。同时,其他学者如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和詹姆斯·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等作品也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米德的思想,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3、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诞辰120周年
阿多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一生著述甚丰,写有《启蒙辩证法》《否定辩证法》《美学理论》《新音乐哲学》等著作。阿多诺不仅是批判理论的代表,也是文化工业批判的奠基人。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资本主义拜物教精神已经全面渗透到音乐领域,流行音乐依靠标准化和制造虚假的个性来控制大众。从批判流行音乐出发,阿多诺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他把文化放置于其与当代社会的互动中去考察,认为文化工业制造了虚假的个性,用标准的技术复制磨平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成为社会控制的终极形式。4、马克斯·霍克海默(1895-1973)逝世50周年
霍克海默是德国社会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批判理论旨在推翻现存社会秩序,而传统理论则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了思想根基。代表作有《工具理性》《启蒙辩证法》《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等。(1)奠定了批判理论的精神气质: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两者区别是: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2)对技术理论的批判: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指出,理性工具化使得启蒙精神的理性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理性正在自我毁灭。(3)大众文化研究: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合著的《现代性与大众文化》中提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大众性不在于艺术生产的具体内容和真理有任何关系,艺术取决于娱乐工业的意志。大众性由无限的适应性调整组成,把人们塑造成娱乐工业本身所喜欢的那类人。5、列奥·洛文塔尔(1900-1993)逝世30周年
洛文塔尔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大众偶像的胜利》。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主流人物如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不同,洛文塔尔在对待通俗文化的研究态度上有所区别。他将研究的重点从高雅文学传统转移到包括杂志、报纸等在内的通俗文化产品上,这为大众传播媒介内容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确立了基础。洛文塔尔主要关注文化作品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并对此进行反思和批判。他研究了煽动的技巧和诉求,认为公开的煽动会引发精神病行为,并使人对领袖产生过分的依赖。此外,他还提出了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二元对立,将其作为一种经典的研究取向划分。然而,洛文塔尔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种研究取向的融合。6、尼尔·波兹曼(1931-2003)逝世20周年
尼尔·波兹曼是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媒介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家,他的代表著作有媒介批判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波兹曼认为技术并非中性的,它有自身的内在倾向性。同时也提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认识论“的重要观点。尼尔·液兹曼首次正式提出了媒介生态的概念,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媒介生态学弱化了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决定论色彩。其次,集中分析技术手段的危害性,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人们已经被各种电子技术所包围,波兹曼深刻地批评了电子媒介带来的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性的异化,文化的娱乐化以及整个社会的焦虑。7、罗伯特·默顿(1910-2003)逝世20周年
默顿,哥伦比亚学派代表人物,被视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默顿涉足领域有社会学、传播学等,为古典社会学传统辩护的同时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默顿独著或合著的著作有二十多部,在与拉扎斯菲尔德合著的《大众传播、大众品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对大众传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默顿与拉扎斯菲尔德一道将传播研究定位于应用学科,开创了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的媒介效果研究。同时,默顿提出了媒介的三个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以及麻醉的负功能。
2024年周年学者
8、罗伯特·帕克(1864-1944)诞辰160周年,逝世80周年
帕克是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代表,使芝加哥社会学系享有国际声誉,并深刻影响了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方向。曾跟随西美尔学习,获得报纸在舆论方面的洞见。提倡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具有社会性,社会性的产生离不开传播的重要作用。他开创了4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概括了西美尔的思想,并提出“社会距离”“陌生人”和“边缘人”概念,开创了城市社会学之先河。帕克认为舆论是一种多元观点相互妥协的结果,舆论的形成有三个维度:一是多元主体,二是社会共识,三是集体意志。他是第一个大众传播理论家,他的言论“传播是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和看法的社会心理过程”“新闻是社会上个人间讨论之基础素材”的观点是议程设置理论起源之一;他认为传播是创造和维系社会,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影响了英尼斯。9、查尔斯·库利(1864-1929)诞辰160年
库利,美国早期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先驱和开创者,自我理论的创始人,也是“电子乌托邦”观点的最早提倡者,主要著作有《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库利认为现代传媒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关注的是人际传播而非大众传播,强调传播的社会性以及传播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他的观点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运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传播现象,并为传播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如“镜中我”理论和“初级群体”理论。“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 (父母、伙伴、邻居等) 是社会化的基础。“镜中我” 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然而,库利有时忽视了大众传播和社会力量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尽管他看到了人际传播和初级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影响,但没有充分重视大众传播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库利的研究重点和取向所致。10、爱德华·霍尔(1914-2009)诞辰110年
霍尔,美国人类学家,是跨文化传播的创始人,涉及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代表作有《无声的语言》《超越文化》等。霍尔理论核心是文化,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方式是超越自己的文化。霍尔认为,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意义的共享,而意义产生于特定的语境之中。在传播过程中,某一行为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离开了语境,对意义的解释便是不完整的。同时也提出传播模式的高语境与低语境之分。高语境文化指人们深刻介入彼此的活动,信息得到广泛共享,意蕴丰富的简单讯息自由流通。低语境文化指充满大量直接、公开、编码清晰、简单信息,高度个性化,人际关系疏远,被分割肢解的文化。 此外,霍尔还提出“延伸省略”,即任何延伸都不能复制出被延伸器官的一切功能,启发了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思想。霍尔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在于定义个人非正式距离,主要分为亲密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应用于社会研究的各个领域。11、詹姆斯·凯瑞(1934-2006)诞辰90年
凯瑞,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凯瑞作为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学者,他对美国传播学影响很大,被誉为美国文化研究“最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传播与文化》《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理论》和《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凯瑞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以区分于传统传播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的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 。他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只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他的传播“仪式观”的提出,可以说是美国传播学研究方向的里程碑,为美国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展。12、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逝世50周年
李普曼,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著名报人,是现代新闻学和传播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誉,主要著作有《民意》《公众舆论》《新闻与自由》等。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开创了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雏形,该书也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李普曼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提出了“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重要概念。(1)拟态环境是李普曼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效果的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活动形成的。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人必须根据对环境的认识和判断来调节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2)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13、米歇尔·福柯(1926-1984)逝世40周年
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涉及文学评论、哲学、历史学等,对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代表著作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等。福柯主要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权力怎样通过话语权表现出来,并配合各种规训的手段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节中去,比如监狱制度、性问题等。福柯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福柯的理论体系庞杂而深刻。首先,话语分析是福柯留给当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及认识论的第一个工具,其话语分析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化研究当中,拓展了文化研究的认识论路径。第二,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话语的形成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个整体中,与客体、工具、实践、研究项目、技巧、社会网络的互动中形成,从而将话语置于微观与宏观的视野进行分析。第三,福柯在边沁的基础上将全景监狱作为一种规训机构,让人在变得更有用的同时变得更加顺从。‍14、居德·伊波(1931—1994)逝世30周年
德波,法国思想家、导演,情境主义代表人物,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场先锋革命运动以及情境主义国际 (1957—1972) 的领袖,其代表作《景观社会》控诉了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主义。德波一生做了两件影响广泛的大事:(1)实践层面创立并领导了情境主义国际及其一系列运动。德波在为情境主义国际所写的成立宣言中,开篇就提出:“世界必须改变,我们渴望社会和我们受制于其中的生活发生朝向最为自由的转变。”在“情境主义国际”杂志第一期,他们把“情境”界定为:“由一个具有统一气氛的集体组织和一系列事件游戏有意并精心建构的一个生活瞬间。”其中就包含了日后德波和情境主义运动的理论母题:对景观异化的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批判。(2)理论层面出版了《景观社会》。他开创性地提出了“景观”概念,认为当今社会已经由商品社会转变为景观社会,景观代替商品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15、埃弗雷特·罗杰斯(1931-2004)逝世20周年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传播学界的一位重量级学者。在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创新扩散、传播学术、娱乐教育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罗杰斯对于创新的扩散作出了极其详尽的研究。从追溯其缘起,总结现状到将扩散定义为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他主要关注与观念相关的扩散。大体来看,创新的扩散过程可以被描述为一条“S”形曲线。罗杰斯《创新与普及》研究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中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级传播的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经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过滤。罗杰斯基于此将“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或“N 级传播”。16、斯图亚特·霍尔(1932-2014)逝世10周年
霍尔是英国社会学教授、文化理论家、媒体理论家、文化研究批评家、思想家,被称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他致力于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他的代表作有《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译码》《文化研究: 两种范式》《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等。霍尔将传播过程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的过程来分析,提出信息的话语形式在传播交流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编码”和“解码”的诸多环节是确定的环节,将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形式和受众的解码战略联系了起来,把电视观众的读解分为三类: 倾向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对抗式解码三种解码过程。此外,霍尔还提出了“咬合理论”,用咬合的双关表述通俗文化是如何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和受众的知识缝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统治者的霸权的。霍尔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传统,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关于阶级、文化和传播交流的研究,为传播学融合人文学科取向和社会学科取向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内部讲义——传播学流派
传播学大神丹尼斯·麦奎尔
重读传播学之快速搞定三大学派的背诵版 | 神经末梢疏通课
传播学基础知识十六讲
传播学的经典名词解释
什么是5W理论_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