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传考研常考名词解释100个!
名词解释是新传考试中最常见,也是最常考的题型。虽然分值一般不会很高,但是不像论述简答,名词解释只要采点答题,把定义和阐释写出来,基本没啥问题,所以一定要稳稳拿住!
根据历年真题铎子发现,“传播”、“新闻”、“媒介”、“数字”等关键字延伸出的名词解释非常多,今天的文章,铎子整理了24年新传考研真题中「超高频」名词解释,分为“10个大类”并附上答案,可以直接打印。
本文目录 
  1. 带有“传播”的名词解释
  2. 带有“新闻”的名词解释
  3. 带有“数字”的名词解释
  4. 带有“媒介”的名词解释
  5. “技术”相关名词解释
  6. “传播学”相关名词解释
  7. “新闻实务”相关名词解释
  8. “新闻传播史”相关名词解释
  9. “新媒体”相关名词解释
  10. “研究方法”相关名词解释

01

带有“传播”的名词解释
1 人机传播
人机传播(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是当下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指的是在很多情境下,计算机成为像人一样的传播主体,人与机器的交互,已经从界面的交互,转向信息甚至情绪、情感的交互,这种交互也在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近年来,人机交互的形式更加多元,不再束缚于五官感知性的输入与输出,而是走向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结合的多模态交互,具体形式包括:大数据可视化交互、声场感知交互、人机对话交互、可穿戴设备交互、混合现实交互等。
人机传播的出现增大了传播的版图,同时对机器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界定,但从某种程度而言,机器的创造性已经让我们难以预料。
未来人机交互的主体将更加多元,随着智能技术的持续升级,虚拟人将具备自主交互能力,人机交互的形式将会颠覆已有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模式。
2 智能传播
指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和参与的传播活动。可以发生于生产环节(如机器新闻生产),也可以发生在分发、使用环节(如算法推荐);不仅包括以智能技术为中介的人类交往过程(不限于人际范围)及其影响,也包括人类与智能技术交往的人机传播过程(HMC)及其影响。
机器成为传播主体,是智能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内容领域所依赖的智能技术主要体现为算法;数据也是智能传播中的核心要素;数据驱动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是智能传播的本质。
智能传播带来三种人机关系:人机协同、人机交流、人机共生,智能传播的发展,也是这三种人机关系不断深化,特别是向人们日常生活渗透的过程。
智能传播对内容生产传播的一个关键影响,是以算法、数据思维为代表的机器思维的全面引入,这些思维会在某些方面拓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反映方式。算法、数据思维也会对人的经验性、直觉性思维形成一定的冲击。
3 元传播
"元传播"这一概念是格雷格里·贝特森在跨越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精神病理学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等多领域学科研究后发展而成的,它的前提是传播远非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信息,"人类的语言交流可以而且总是在许多对立的抽象层次上运行"。
贝特森确定了元传播的两个方面:其一,人们就编码(codification)进行元传播;其二,人们就社会关系进行元传播。这两个方面恰恰说明了传播过程中的两个层级结构,即借由编码所传递的讯息以及借由社会关系对讯息的解读。由此,基于元传播这一概念的解释性也得以体现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关系的构建都受到传播的影响。
4 具身传播
具身传播(Embodiment communication),目前学界尚未就定义达成共识,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大部分认为,具身传播属于身体研究的范畴,是指将媒体与人结合,让媒体成为人的“幻肢”。一方面,具身是身体向世界的“外延”与“外化”,另一方面,也是世界向身体的伸展与内化。具身并非简单地将技术与身体相加,而是在某一情景之中人与环境的物我相融。具体而言,在当下的智媒时代,AR、VR、MR等虚拟现实、“数据可视”“文字可听”“界面可触”等都是具身传播的实践。
5 两级传播
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于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两级传播理论意在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6 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也被称为发展新闻学,起源于勒纳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一书。发展传播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媒介必须服从、服务和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发展传播学基本观点: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的发展,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历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与痛苦,信息传播在国家发展中有守望环境,参与决策和提供教育的功能;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支援国家建设;发展中国家应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权,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02

带有“新闻”的名词解释
1 新闻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 新闻回避
新闻回避是指人们在面对海量新闻信息时,由于一些原因主动地、刻意地拒绝或避免接触和阅读新闻,从而主动地隔绝新闻信息或短暂地逃离信息环境,以摆脱新闻信息可能带来的认知及情绪上的不适感。新闻和信息的极大丰富以及新的时空关系使人们处于被新闻和信息包裹的媒介生态中。而这种海量的、沉浸式的信息接触并没有让人们感受到满足和安宁。新闻中各方观点的混杂让人们无所适从,使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度、信任度、兴趣度和注意力逐渐降低,甚至想要逃离被新闻裹挟的信息环境。
应对新闻回避可以从以下路径着手:第一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理念,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第二是在实际操作中从单一个体的帮忙,上升到主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最终推进社会治理;第三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导原则,注重新闻的公共服务。
3 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指记者编辑超出常人的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第六感官”等是它的形象说法。它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二是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孰主孰次;三是迅速判断这一事实是否为读者所关心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四是迅速判断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与记者已采访到手的新闻事实有关,从而挖掘出更重要的新闻。新闻敏感的培养,一是靠理论的积累,二是靠实践的锻炼。
4 新闻跳笔
新闻跳笔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新闻写作手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细。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段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新闻跳笔的特点:一是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二是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新闻跳笔的运用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短段落,多分段;②断裂行文;③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④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5 新闻客观
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它具体包含两层含义:①内容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寓情寓理于事实的选择、内容的编排、版面的处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新闻事实的见解,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新闻客观性在操作层面的要求:①完整(或称全面)②平衡(或称对等)③使用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④引语的运用⑤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
6 新闻策展
“策展”(curation),原本是属于展览行业的术语,新闻界将其借用到新闻传播学领域成为“新闻策展”,完美地解决了如何表述社群媒体信息处理的问题,并拓展了新闻学研究的视野,为新闻业务操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新闻策展就是通过策划选题,从网络平台汇集和筛选信息,并赋予意义,将相关新闻信息整合展示给用户的活动。新闻策展是对用户创造内容的再次开发,是真正重视与用户互动的体现,它将用户纳入内容生产体系,开辟了新的内容生产渠道,释放了互联网数字平台的内容生产力。最简单的策展表现为,网民在社交媒体里转发分享新闻产品。新闻策展的操作环节主要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筛选过滤、信息升华与内容汇聚等。
7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包含五要素:①重要性:指新闻事实具有震撼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特质。是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②显著性:指新闻人物或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特征。③时新性:确定新闻事实最起码的特征。时间性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即新闻发生与发表时间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新鲜性指题材的新鲜性,新闻事实应是人们未知、应知、欲知的或者是事物非常态的变动。④接近性:新闻事实有令人关切的特质。主要指地理、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⑤趣味性:新闻事实具有喜闻乐见的性质。
8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所报道的对象必须同客观实际相符合,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真实性是新闻行业发展的灵魂,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遵守的根本原则。
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包括三个方面:①事实真实——也称细节真实,即每一个具体报道中的每一项事实,都要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久有据,它是最基本的要求②总体真实——即新闻报道中的全部事实要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完全一致③本质真实——即要求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9 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称为框架效果。
新媒体对传统新闻框架的重构体现在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理念和报道形式。传统媒体聚焦的事件是媒体想要呈现给受众的,没有被“照亮”的信息我们便不得而知。传统媒体讲求的是深度,而新媒体所秉持的是时效性。同时,新媒体上较多的新闻源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一个新闻源的情况,媒体可以根据受众对话题的热议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报道方向。
10 新闻特写
新闻和文学的杂交: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新闻事件中的一个富有特征的片段,或一位新闻人物活动的片段,采用文学笔法加以细致地描绘,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获得具体的印象。亲切、具体、形象是其长处
11 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中的“新闻”专指消息。也就是说,只有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才需要“由头”。而其它的新闻报道体裁如通讯、报告文学等是不需要“由头”的。“由头”,是消息所特有的。消息需要新闻由头,是由消息的“新近性”这一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有些重要事实,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值得报道,但事实发生的时间过去已久或跨度较大,要把事实报道出来,还需要寻找一个新闻由头。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寻找新闻由头总的原则是:新闻由头的事实要是新近发生的变化,要与所要报道的事实有本质的联系,要有利于消息主体部分的展开。

03

带有“数字”的名词解释
1 数字化生存
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化生存”这一重要的命题。
数字化生存至少有三重含义:虚拟化的存在方式、基于数字化符号的表达与互动、跨时空与多道并行的交流。其中,数字化符号表达是数字化生存的核心。数字化生存意味着人们在网络中的言行成为计算机处理的对象,人们在各种网络空间中以多样化的ID和身份,基于各种数字化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与他人进行互动,以赢得虚拟空间的存在感与满足感的过程。
数字化生存是现代社会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生存方式。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这种方式是对现实生存的模拟,更是对现实生存的延伸与超越。
2 数智化融合
数智化,是继信息化、数字化之后又一描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社会变迁大情境的一个统摄性词汇,是数字化转型的更高层级发展即“智能数字化转型”(Intellig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与者。数智化转型作为国家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向,同样也适用于传媒业。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已然是媒体融合走向深度融合的必然路径。
数智化融合作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有着区别于数字化转型时期的全新特征,其主要包括融合引擎、生产流程和传播生态的全方位升级,智能化的特征将在这个升级过程中日益超过数字化的特征。即:以数据驱动用户增长和内容更新、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嵌入媒体内容生产全流程、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平台生态。
3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是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 ICTs) 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
后来的学者将数字鸿沟概括为:A(access)——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B(basic skills)——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C(Content)——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受益;D(Desire)——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
4 数字劳工
“数字劳工”(Digital Labor),也称为数字化劳动力,指的是以资本主义模式进行的数字内容生产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繁琐而又卑微,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却不被视为“工作”,其主要特征是模糊了“工作”与“玩耍”的界限。“数字劳工”是“受众商品论”在新时代下的批判性阐释。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互联网平台上的“数字劳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互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生产与消费;二是弹性雇佣制度下网络“写手”;三是游戏产业链中的廉价“玩工”。“数字劳工”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沉浸在互联网世界的大量网民表面上看是在消磨时间,实则沦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免费内容”的生产者。
5 数字劳动
数字劳动是由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定义的,福克斯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理论武器,明确提出了数字劳动的概念,即广义的数字劳动是涵盖数字媒介技术和内容的生产、流通与使用所牵涉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狭义的数字劳动是以数字技术为终端的社交媒介领域内的用户劳动。
数字劳动具有几个鲜明特征:首先,生产与消费共生,打破了之前两者的界限,个体可以即时创造和传播内容。其次,数字劳动非物质化与情感化共存,内容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更具情感共鸣。此外,数字劳动消除了生产与休闲的边界。然而,数字劳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比如,存在个体创作难以获得公平回报,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均衡,社会阶层固化,隐私泄露和版权问题威胁等。因此,在数字劳动时代,我们既要享受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便利,也要积极应对它所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让它真正的服务于人类。

04

带有“媒介”的名词解释
1 媒介偏向
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并非中性的,而是有独特的偏向。媒介的偏向这一命题是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这是对媒介性质的研究。伊尼斯认为媒介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麦克卢汉将其发展为媒介的感官偏向,波兹曼继承了这一命题,指出了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莱文森指出了媒介的人性化偏向,梅罗维茨提出了媒介的前区偏向和后区偏向。后来尼斯特罗姆设计了一套理论来概括媒介偏向这一理论: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偏向、时间、空间和感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的偏向、内容的偏向、认识论的偏向。而正是媒介的偏向理论引出了媒介环境学的另一命题,即媒介对人的心理、认识、思维及对社会、文化等产生的影响与媒介的偏向有关。
2 媒介赋权
赋权(empowerment) 又译为“增权”是西方管理学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概念,如今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科各领域。
媒介赋权指的是媒介成为权力实现的重要源泉与力量。它通过个体、群体、组织等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从而为其采取行动、带来改变提供了可能。新媒介赋权是指新媒介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过程中,媒介不再仅仅是传播内容的渠道,媒介本身已经成为权力实现的重要源泉与力量。当前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原本作为普通受众的网民不仅得到了从“受众”到 “用户”身份的转换,而且被赋予了更大地参与社会信息传播的权利。
如果说以往的公众像是甘斯笔下面目模糊的“无名之辈”,那么现在的公众则是走上“舞台前台”进行表演的实在个体。新媒介正在改变和重塑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3 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大众文化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理论思维,依托某种思想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包含着价值判断。求知、求真、求善、求美,是媒介批评的最主要的原则标准。
媒介批评的方法:①以评判作为求知的方法;②以理解作为求真的方法;③以批判作为求善的方法;④以祛魅作为求美的方法。
4 媒介产品
媒介产品是指媒介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能满足媒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媒介产品。广义的媒介产品包括新闻版面、文字版面和广告版面、节目和广告时段。狭义的媒介产品指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娱乐服务、提供各门类知识,受众付出时间和注意力来获得读报、收看(听)节目。由此看出,媒介产品作为产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价值是通过满足受众的需求来实现的,这是媒介产品的自身要素;其次,媒介产品跟其它产品一样,要实现其价值,必须投放到市场,在市场的指挥下进行流通,这是媒介产品的外部要素。

05

“技术”相关名词解释
1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指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自动化生成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类型内容的技术,诞生于 2014 年。
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算据的加速发展,以AI艺术创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正成为数智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具有:数据巨量化、内容创造力、跨模态融合和认知交互力的特征,要实现AIGC需要大数据提供数据支撑、需要算法模型驱动和强大的数算力作为保障。
目前最热门的ChatGPT 是 基 于 大 型 语 言 模 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预训练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是数智时代的典型应用创新,它的快速发展不仅正在革新数字文化创作的生产范式,也在改变用户与人工智能的交互模式,更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带来新的研究问题。
2 chatgpt
2022 年 11 月上线的 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聊天机器人)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 OpenAI 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应用。
它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预训练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 。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应用,ChatGPT 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还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代码等任务,是一种以“对话 + 创作”为基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激发传播领域的生态级变局。在信息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穿透网络资源壁垒,成为下一代网络入口和超级媒介,驱动传媒产业变革。在个体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刻地对个体赋能赋权,促进传播权力下沉和人的数字化生存。在连接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 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连接中枢,激发移动互联转型为智能互联。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全面智能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传播与社会的治理逻辑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3 算法黑箱
算法黑箱是指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媒体机构、技术公司的排他性商业政策,算法犹如一个未知的“黑箱”——用户并不清楚算法的目标和意图,也无从获悉算法设计者、实际控制者以及机器生成内容的责任归属等信息,更谈不上对其进行评判和监督。
算法“黑箱”本质上归属于技术“黑箱”,技术“黑箱”特指作为知识的人工制造品,算法黑箱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和不公开。算法黑箱的两种常见形式:一是监督式机器学习技术,属于算法“黑箱”初级形态,多见于结构化数据丰富的财经和体育新闻报道领域,也是目前国内运用比较多的方法形式。二是算法“黑箱”的中间形态,常见于新闻众包模式。
4 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出自作家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从构词上看,Metaverse一词由Meta和Verse组成,Meta在希腊语中表示“对……超出”,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所谓“超越现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具体地说,就是指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元宇宙Metaverse被定义为“一个集体虚拟共享空间,由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的虚拟空间融合而创造,包括所有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总和”。互联网界目前对于元宇宙的共识是:它是从互联网进化而来的一个实时在线的世界,是由线上、线下很多个平台打通所组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系统。

06

“传播学”相关名词解释
1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出现在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后在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做了全面概括。其包含的基本内容主要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优势”意见方的扩大造成另一方的沉默,这种沉默趋势像螺旋一样慢慢扩散;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人们的感知。
新媒体环境下,意见气候更易走向非理性,更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从近几年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来看,网络公共事件往往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共同作用下,走向关联化和序列化,产生叠加效应,强化了意见气候。
2 把关人
“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50年代,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闭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3 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4 施拉姆
除了四大奠基人以外,施拉姆在传播学上地位也非常重要。一些学者认为,施拉姆“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应该是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这主要是指施拉姆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
施拉姆早年在艾奥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该大学讲授文学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应聘到美国国防部战争情报室工作,并在那里开始与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接触。1947年,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施拉姆成为该校传播学系主任。1956年,施拉姆又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他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1949)、《传播过程与效果》(1954)等。施拉姆一生编写了近30部论著,并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他曾经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5 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指的是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意见领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一般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具有可信赖性;
(2)意见领袖均匀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保持横向传播关系;
(3)意见领袖的影响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前者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的声望,后者在多方面都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6 受众框架
个体框架即受众框架,研究的是个体思维中既有心理模式对信息接收的影响。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方法。这种结构和方法由受众以往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情感态度过程,引导着个体分析处理新的信息。个体框架概念的提出强调了传者框架与受众框架并不总是一致,受众按照何种框架解读新闻文本并非完全由媒介框架决定,受众应用不同的框架来解读的结果,便会出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妥协式解读”等各种情况。因此,围绕不同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舆论反映,实际上是大众传播的新闻框架与受众的解读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

07

“新闻实务”相关名词解释
1 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文学领域正式提出。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又称为特稿、叙事新闻,非虚构写作从文学领域发源向新闻领域拓展,从西方新闻实践中发迹并向我国拓展。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不同,非虚构写作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
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①多样的叙事方式②个性化的细节呈现③复杂性的故事建构。近年来兴起了不少非虚构写作平台,比较知名的有腾讯新闻的“谷雨故事”、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界面的“正午故事”等。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被公认为是非虚构写作最经典的代表。
2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指在新闻工作中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的行为准则。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共产党的党性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共产党对于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的总的看法,它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处理新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最早明确提出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是列宁。1942年,中共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原则。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新闻报道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第二,政治上正确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正确进行舆论导向。第三,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各级党的机关报和各类新闻单位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新闻单位除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外,还必须遵守宣传纪律。在党领导之下的所有新闻单位,所有新闻事业中的党组织,所有在新闻事业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都不允许利用新闻舆论工具公开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指示的报道或言论。有不同意见,应按照党章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向党组织反映。
3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又称时间顺序结构或编年体结构。它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或按事件的因果关系安排材料,将事实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最后。它通常没有导语,开头就是新闻事件的开端,结尾就是新闻事件的结尾,高潮多在后头,适用于大多日记体传记体通讯。适合报道故事性强或人情味浓厚的新闻;时效性不强,报道富有情感色彩或理论色彩;按照新闻事实或材料的新闻价值程度递增来安排结构,通常把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放在后面;结尾比较有力,吸引人从头读到尾。
4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依据新闻事实或材料的重要程度递减原则安排写作顺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照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作,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只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表议论。它主要用于“事件性新闻”(硬新闻),产生于19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的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倒金字塔结构不需导语六要素齐全,选择最关键要素;导语一般是直叙型导语;段落之间的衔接依靠彼此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连接,不露痕迹,每个段落围绕主题展开。
5 沙漏式结构
沙漏结构是倒金字塔和正金字塔的组合,把新闻中关键的事实按照重要性堆叠到稿件的开头几段,接下来的段落都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而组合的。沙漏结构的好处是既有倒金字塔结构吸引人的开头,又能加强后面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的戏剧化。
沙漏式新闻是一种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方式,它与倒金字塔式结构最大的区别是:不是把最重要的信息点全都放在前面,而是放在开篇和结尾两头,中间插入过渡,这样就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
沙漏型结构通常用于时间进程的标志比较明显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最突出的有点是能够非常清晰地向读者展开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各个时段的状态和细节,便于读者对新闻事件有完整而详尽的了解。其缺点是按照时间进程叙述事件的过程,容易有疲劳感。

08

“新闻传播史”相关名词解释
1《大清报律》
大清报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报纸的专门法。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3月14日清廷下诏颁行。由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有关报纸的法律拟定,宪政编查馆审核复议。1910年(宣统二年)民政部再次修订并交资政院复议,1911年1月29日改名《钦定报律》下诏颁行。该报律共45条,除将前些时候制定与颁行的报刊禁载的规定全部收入外,还新增了不少限制性条款,1910年清政府再次修订《大清报律》,并将修订本交资政院和军机处审议。1911年1月29日原《大清报律》改称为《钦定报律》经清廷批准后颁行。修订后的报律共38条,另有4个附条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2 耳目喉舌
耳目喉舌论是由梁启超提出的主张,他认为报纸是国家和国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是“去塞求通”、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他强调报纸在封建君王的统治下消除上下内外之隔的作用。所谓“耳目”是指报纸能帮助人们掌握国内外的消息,“喉舌”则是指报纸能让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3 邸报/清朝京报
在古代有关各种记载中有不同称呼,有的以发布机关或发布地点来称呼,称邸报为“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等。指来自邸或进奏院或来自朝廷、内阁的报告。有的以它的形状称呼,把邸报称为“条报”、“条陈”、“除目”,意为一条一条的呈报。(1)基本内容:皇帝的圣谕;朝廷公布的法令;大臣的奏折;(2)特点:不由朝廷统一公布;内容不相同;无固定发布日期;无自己采写的新闻言论;(3)作用:宣传忠君、封建纲常;通信息;(4)性质:邸报无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与报纸有根本区别,因此其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5)读者对象:它最大的发行范围仅仅是官吏以及“官吏预备队”——读书人。

09

“新媒体”相关名词解释
1 新型主流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是主流媒体延伸出的概念。主流媒体一般指具备一定规模,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的主要媒体。而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全面转型,新兴媒体也面临着融入主流的问题。新型主流媒体是兼具新兴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功能和属性,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和具有竞争力的新的主流媒体,是当前传媒转型的最顶层设计,也是传媒转型的最终目标和诉求。
2 平台型媒体
平台型媒体是当下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征和趋势之一。拥有强大资本和用户粘度的平台在收编新闻机构后成为平台媒体,承担起连接新闻生产者和新闻用户之间中介的角色。“平台媒体”以聚合式、社交性和个性化的方式向用户推送新闻,使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变成了“新闻机构—平台媒体—用户”甚至是“平台媒体—用户”这一全新的模式。新闻机构不再直接面对新闻用户,新闻用户也不用再订阅多份的报纸杂志或是观看多个电视台,只需通过浏览平台媒体就可以阅读所有新闻源提供的新闻。
资本主导的平台媒体不仅稀释了传统新闻业的市场份额,更消解了传统新闻业的权威;在方便新闻阅读的同时,平台媒体带来了大量虚假新闻,新闻对于公共生活的价值大打折扣;平台媒体内嵌的算法将用户置身于独立的信息茧房中,见的自由市场已然受到威胁。平台媒体的出现和壮大是新闻业变革的表层显现,是技术和社会相互建构的未预后果。平台媒体日益成为宰制新闻业的主导力量,对新闻业未来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约束。

10

“研究方法”相关名词解释
1 网络民族志
民族志是由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的研究方法,即将一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的独有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进行观察,从而达到认知群体及相关文化形态的目的。
网络民族志就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持续的网上参与式观察(观察并参与网络社区的讨论),描述虚拟社区(论坛、网络圈子、博客、QQ群等)中的族群及其文化现象的过程”,它还有其他命名如“虚拟民族志”、“赛博民族志”等。网络民族志主要的研究对象在虚拟社会,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群体或个人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行为及活动。
优点主要是方便快捷,成本低,由于网民们日积月累的话语、图片等信息都集中在网络空间中,所以网络民族志可以获取到比较丰富的资料。而且,互联网跨越了空间,可以通过该方法对一些比较难以接触到的人或比较敏感的领域进行研究。
2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又称象征互动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
3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以研究人类传播的信息内容为主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关于内容分析法的定义,被广泛引用的是贝雷尔森1952年在他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给出的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2广州一模作文“方寸棋盘”导写及范文9篇
儿童绘本故事《贪吃的小猪》
2022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中药学思维导图
揭秘 | 连花清瘟究竟是何方“神圣”?
三年级至四年级语文知识-----反义词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