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两天!5大万能金句、6个通用答题模板打包放送!

今天是平安夜,铎铎子给大家整上一期热乎的干货推送。

答题金句+万能答题模板。不管用不用得上,考前瞟一眼保准安心上考场。

话不多说,开整!

PART 1 : 万能答题金句
1
适用对象:过度娱乐化、游戏化
  • 在资讯娱乐全球蔓延的表象下, 实质上是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媒体日益增长的私有化趋势新闻生产对公司新闻源的依赖逐渐增多, 公共新闻源则相对减少越来越多的新闻资源关注公司、个人的利益而非公众利益。
  • 当一切公共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商业意识;当我们的政治,新闻,教育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地附庸,结果就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
    来源:刘璟.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轨迹与问题——SSCI核心期刊新闻娱乐化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11,33(10):65-71.
2
适用对象:媒介技术、媒介变迁
  • 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 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类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过程。
  •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媒介技术的变革带给我们一个耳目一新的新环境,传播信息接收信息的体验感更丰富了,这让我们乐在其中。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消耗着我们的耐心和信心,这让我们迷茫。技术变革这把双刃剑,使用方是我们责任方也是我们。
  • 著名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说过:“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VR技术带领受众以第一视角去真正感知新闻发生的现场感,VR新闻不仅是技术工具的进步更是叙事方式的革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这种虚拟真实如同蒙蔽大脑的易容术让“公众”退化成“群众”。
  • 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是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 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
    来源: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07):24-27+54.

3
适用对象:5G
  • 5G 技术的革新,为现实社会以及虚拟网络空间中的人机传播以及传播机制、传播效应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流媒体视频等技术的新发展,并将深刻改写人的社会性连接、认知与决策行为。
  • 在 5G 时代,“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原有的互联互通界线将被重新整合”,所有的“人”和 “物”都将共在于一个技术所建构的有机数字生态系统之中,内容与信息将通过最优化的方式进行传播。
    来源:喻国明,曲慧.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8):62-70+127.

4
适用对象:媒介融合
  •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 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新的技术),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 传播媒体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的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受众想获得新闻便能方便获得的信息需要、传媒间的竞争、媒体政策的日益宽松以及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等因素使得当前中国媒体形态的改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在进行着。
    来源: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新闻界,2006(07):32-36.

5
适用对象: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业
  • “后真相”作为一种植根于西方政治土壤中的社会现象由来已久,新媒体的兴起则将它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以认知科学为依据的专业化政治传播的发展,意味着幽默和说谎策略的使用只不过是一种宣传的幻术,以此来割裂人们的知觉和信念,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
  • 在“后真 相”语境下,事实和真相并非消失了,而是成为被故意歪曲和竞争的对象。这表现为客观的、可量化的事实与自我确认的偏见(confirmation bias) 所塑造的主观现实之间出现脱节,而“认知放松”(Cognitive relaxation)的心理学体验令人类倾向于避开那些会迫使自己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的事实,通过选择性接触来维持自我偏好的一致性。
    来源: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新闻界,2006(07):32-36.

更多答题金句,请戳我们的前期专栏↓↓↓

答题金句01 |当你遇到“后真相”与它的7个考点该怎么写?

答题金句02 | 论述题必考的“媒介融合”考点,25个得分要点给您备好啦!

答题金句专栏 | 5年考了260次的“舆论”!哎你们太难了…

PART 2 : 万能答题模板
1
措施类题目
真题举例:
1、PGC和UGC内容运营的角度新媒体如何挖掘内容运营(2020中国传媒大学)
2、县级融媒体正在全国进行全面推进,结合案例谈谈你的看法(2020复旦大学)
3、隐私保护的新问题和对策(2020浙江传媒学院)
解题思路:
遇到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对这个题中的事物进行名词解释,如果是30分甚至40分的的高分值论述题,我们最好对事物特征也进行描述。既然是提措施,那么自然就遇到了问题,问题这个部分也是不能遗漏的,具体篇幅也要根据题目分值来定。
措施部分最常见的就是5W模式(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效果)。此外还有就是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面论述,宏观层面如国家/政府/政策/法律/制度、中观层面如机构/平台/协会、微观层面即受众个人、记者个人等。
答题示范:
  •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请谈谈新闻媒体为什么要进行“场景化应用”,以及新闻传播业是如何进行场景化应用的。

第一步,首先对场景化应用这个概念运进行解释。
第二步,列出原因框架。
一、 新闻媒体“场景化应用”的必要性
1、新闻传播模式转向“微传播”时代,去中心、节点化成为主要特征
2、信息服务转向沉浸式,打破政治传播的刻板印象
3、“场景消费”逐渐成为商业主流,贴近消费者心理需求
第三步,具体的运用(和自己笔记的措施类回答结合起来)
二、“场景化”在新闻传播业中的运用
1、新闻采集:以用户场景为中心,打破平台壁垒的“平台化思维”
2、新闻制作:新兴的交互技术来满足用户沉浸式的适时体验
3、新闻传播:挖掘用户隐藏关系,创造更贴合的场景需求
4、新闻服务:基于地缘轨迹的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推送
最后总结:场景时代,连接将无处不在,需要的是以“场景”为单位、以“人”为中心的更及时精准的连接体验。


2
认识、理解类题目
真题举例:
1、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论述对沉浸式传播的理解(2020中国社会科学院)
2、结合传媒实践谈谈你对于全媒体的理解(2020北京师范大学)
3、谈谈对舆论一律与舆论不一律的看法(2020中国政法大学)
参考思路:
这类题目表面上看比较简单,但是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度的考察,需要你对这个事物或理论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才能答的全面,拿到高分。
果是对某个新兴事物的理解通常来说就是是什么(名次解释)、为什么(产生原因)、怎么做,最好能举一些例子。
如果考察是对某个理论、某句话的理解,答题内容就包括:理论阐释(定义、主要内容、理论特点、评价或后续发展)+结合案例或现象进行分析。
答题示范:
  • 结合疫情期间的传播现象,谈谈你对网络谣言的认识,以及应当如何规制网络谣言。

第一步,对网络谣言进行名词解释。
第二步,原因框架(一般是内因+外因)。
一、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一) 官方信息的缺失,常态传播机制功能减弱
(二)主流媒体传播失范,把关环节缺失
(三)恐惧下的流量爆款谣言本身具备高度传染性甚至信服性
(四)新媒体赋权的助推,信息来源空前泛滥
第三步,答特点(考虑5w框架)。
二、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一) 传播主体和方式多元,微信、微博,文字、图片
(二)现实参与性谣言大行其道
(三)言论在传播中变形,加剧谣言泛滥
(四)生命周期短,后续负面影响持久
第四步,如何做(措施类框架)。
(一)政府机构信息增量谣言止于传播源
(二)权威媒体及时辟谣,截断谣言传播流
(三)受众提高辨别能力谣言止于智者,看来源、看渠道、主动核实
(四)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
影响类题目
真题举例:
1、5G对传播业的影响(2020辽宁大学)
2、机器人写作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吉林大学)
3、区块链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山西大学)
参考思路:
影响类题中通常有两个主题,即A对B的影响,其中A是我们重点解释的对象,然后再谈影响,影响这里又要分为正面积极的影响或负面(挑战)影响,最后再进行总结。
答题示范:
  • 谈谈你对算法推荐的依据的认识以及其对新闻传播业影响

算法推荐,是指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偏好进行数据抓取,经过计算分析后得出用户画像,然后针对用户特性进行个性化、智能化的内容生产与分发。该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算法推荐的依据(答任意三点即可)
现阶段,算法推荐的依据主要分为6种:
1.基于内容: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信息检索和信息过滤。
2.协同过滤:就是找出用户的最近邻居,从而根据最近邻居的喜好做出未知项的评分预测。
3.关联规则:以关联规则为基础,把已购商品作为规则头,规则体为推荐对象。
4.基于效用:其核心问题是怎么样为每一个用户去创建一个效用函数。
5.基于知识:在某种程度是可以看成是一种推理技术。
6.组合推荐
二、机遇:算法推荐给新闻传播业注入新活力
1、新闻生产:激发优质新闻内容
2、新闻分发:实现新闻的减法思维,提高信息到达效率
3、新闻产业:“劳动密集型生产”向“工业化流水分发”转型
三、挑战:算法推荐给新闻传播业招致新隐患
1、工具理性泛滥,新闻公共性丢失
2、把关标准异化,商业考量加重
3、技术暗含偏见,资本与权力被隐藏
综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算法,在采用新技术、拥抱新变化的同时,避免陷入唯技术论,以期促进新闻传播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4
原因类题目
真题举例:
1、意大利手抄新闻产生的原因和特点(2020广东外语外贸)
2、从媒体融合分析澎湃新闻的成功原因(2020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思路:
原因类题目往往是考察某一现象,而且是中性的(如后真相)或负面(如新闻失实)现象的成因,先写概念解释(这类题目中,把概念或者某一现象解释清楚尤为重要,而且是重要得分点)。接着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来分析,宏观原因包括环境、技术、法律、制度、政策等,中观原因包括媒介、机构、市场等,微观原因包括记者、受众等,一般都是技术、媒介及新闻从业者、市场、受众、法律政策这六个主要角度。
答题示范:
  • 简述网络直播火爆的原因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步,对网络直播进行定义
第二步,原因类框架(内部+外部)
一、 网络直播火爆原因
(一)娱乐解压:对现实生活的发泄与反叛
(二)虚拟陪伴:满足青年群体的归属需求
(三)消费认同:符号化消费构建自身形象
第三部,补充内容(反思=问题)
二、网络直播面临的问题
(一)内容侵权,侵犯原创者创作动机
(二)内容低俗化,享乐主义泛滥
(三)泛娱乐化,消解严肃性 
(四)非专业化,缺乏严谨性
(五)消解公共性,占用用户注意力资源
总结:在互联网信息供给海量化、用户注意力极为有限的背景下,网络直播大行其道抢占用户注意力资源,消解了互联网空间的公共性。

5
事物变化、变迁类、对比类题目
真题举例:
1、对网络时代后真相的认识
2、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责任
3、互联网时代新闻失范表现和影响因素
参考思路:
这类题的问法通常是,xxx时代下、背景下,xxx事物如何如何,这同样是考察的是我们对事物理解的深度,首先我们要对该对象本身进行解释,然后在讲出这个背景相较于之前的背景有什么样的变化,给提问对象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最后总结。
答题示范:
 一、“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唐纳德·肖“教堂山镇研究”
(二)第二阶段: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二层次——属性议程设置
(三)第三阶段: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或称 NAS 理论)
二、新媒体情况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一)传统媒体时代,由媒介议程设置到受众自我设置 
(二)新媒体环境下,个人议题更容易转化为公众议题 
(三)意见领袖主导下,从单向控制议题向互动讨论议题转变 
(四)用户赋权,媒介之间议程设置进一步发展

6
分析类题目
真题举例:

1、请对“标题党”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2020中央民族大学)

2、从新闻伦理角度分析大数据算法在“后真相时代”扮演的角色。(2019苏州大学)

解题思路:

如果是分析某个社会事件,可以按照事件每一阶段发展过程中,新闻事件相关主体(如消息源、专业媒体、自媒体和记者、网民)的各自表现来分析。

如果分析某一现象,最好是理论和事件分开,分析会比较清楚,好得分。分析现象总体按照:理论阐释(定义、主要内容、理论特点、评价或后续发展)+结合案例或现象的模式进行分析。

对于分析“某主体如何做某事”类题目,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首先,”小“即题目中的限定,不管是限定的经典案例也好,还是某种现象也好,一定要先从限定处发散思维,如第一题“运用微视频案例.....分析主流媒体”就是首先聚焦“微视频”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优缺)、属性总之脑子动起来能调用的都给我写。

再是高分必备,上升到“大”了,即“主流媒体”这里了,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微视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手段",结合这个角度再发散出去又有可以写的啦。

答题示范:

  • 分析网络短视频的传播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短视频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新兴的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形式,最初以UGC等形式出现。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大数据以及智能编辑、人脸识别、动作捕捉等新技术加速应用,网络短视频发展迅速,以下简要概述网络短视频传播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 网络短视频传播特点:

1.传播主体平民化,UGC传播盛行

2.精准定位推送,匹配用户个性化需求

3.“模板”米姆复制逻辑,同一话题的火爆性延续

二、网络短视频未来发展趋势:

1.平台化发展

2.“短视频+”模式发展,提高传统行业发展动力

3.行业整体趋向稳定,短视频金字塔初见雏形


编辑︱石头学长
策划︱木铎团队
主编︱Deca学姐

#
2022新传考研微信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新媒体导论》划重点 | 终于迎来了这本书里最简单的两章!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干掉论述题套路丨你如何看待XXX
【论述精炼04】论述答题应该如此:修炼答题的敏感度,揣摩题中之义
听说你只会背书,不会做题?五大经典案例带你破题!【简答题篇】
「寻根溯“源”」第80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