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中进近着陆!

编者按: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雨雪霜雷、大风天气频发,季节性特点明显,春、夏季航班运行常有伴有降雨、湿滑道面的情况,冲偏跑道、滑行道的风险概率较往常明显增加,而起飞或着陆冲偏跑道涉嫌严重事故征候。为前移安全关口、规避重大风险,编者以历史不安全事件为视角浅谈雨中进近着陆相关风险。

    近20年,全民航冲偏出跑道超过150起,全部构成严重事故征候,从季节规律分析,二、三季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四季度,此时期应作为冲偏出跑道重点防控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分析,78%的事件发生在着陆滑跑阶段。因此,着陆阶段是冲偏出跑道事件的高发阶段,也是重点防控内容。

一、背景

    2010年5月13日,某航机组驾驶B737-300执行北京-井冈山航班,在井冈山进近期间,受降雨影响、机组始终能见部分灯光。但无法正确判断飞机水平位置的偏差,在失去有效目视参考时机组未及时复飞。20:41(夜航)飞机带左交叉、左坡度接地,并随后左偏出跑道。

    51%的冲偏出跑道事件发生在雨雪等复杂气象条件下,其中小雨天气占比较高,个别机组在进近期间一旦建立了目视参考,就会将随后的全部心理预期专注于着陆动作,忽视了由于降雨可能导致的视线受限。

二、雨中进近风险源

1、 雨对视线的影响

    飞机离跑道较远时,用整条跑道的轮廓(跑道边灯)可以很轻松的判断飞机与跑道的相对运动趋势。较近时驾驶员以跑道内的灯光(许多机场是没有道内灯光的!)和标志作为参考的,由于夜航、湿道面,再加上风挡上的水膜使视线模糊不清等因素,造成了对判断飞机的坡度、飞机的位置、和飞机运动轨迹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越低越不清,越近越不清”

需要强调一下:

    降水量较大的雨中着陆的灯光效果和正常时完 全不同,雨中的灯光不是“点”的形状,而是“一大片” ,带有很大的光晕,在雨量较大,雨刷不能很好的消除风挡上的水膜时,外部的影像甚至会发生少量的变形,类似于眼眶中有泪水时看东西的感觉。目视难度很大。

雨中着陆外界条件的变化是向坏的方向发展的

    由于湿道面对光的反射,着陆灯的作用也被大大降低 (夜航) , 给飞行员看清高度, 控制下沉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这也是夜航雨中着陆时,重着陆多发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降水往往分布不均,雨忽大忽小等不利因素都给着陆带来了困难。尤其强降雨会造成能见度降低,道面积水反射会造成飞行员错觉。

2、  风切变和乱流

   微下击暴流是风切变的一种,而强雷暴下也可能会发生风切变而导致飞机控制方面问题,沿飞机运动方向上的风切变会造成飞机升力的改变,而垂直于运动方向的风切变会造成飞机操纵困难和方向的偏差。

3、 大侧风和带夹角接地

    在降雨条件下,如果伴随大侧风或者入口附近风向风速的急剧变化,会对飞行员的操纵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方向控制上容易出现偏差。

4、人的因素

(1)决断意识:夜间道面湿看不清,跑道入口雨量突然加大等等都不是复飞的直接依据或现成标准,需要机组在突如其来的困境面前冷静的判断,判断能否着陆,判断是否安全,你的依据是自己正确的判断,体现决断意识。

(2)惯性思维和管道效应:这是大脑的惯性思维现象,当人们一旦做出决定后,往往会维护自己的选择,不会轻易的改变,尤其在坚信自己做的决定是正确的时候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 人往往表现出的是:“不听劝” ,当这种惯性思维的情况发生在机长---这个机上最高权力者的身上时, 有些后果将很难避免!

(3)压力导致失去决策能力:环境的不断恶化又增加了飞行员的压力,这时人类的大脑在本能的驱使下,为了减小压力,往往会放弃对复杂问题的分析,从而无法全面评估和把控飞机整体状况,转而被动的去做简单的动作或单一的修正。这是一种短时的“半失能状态”,进入单打一,这时飞行员已经部分失去了决策能力,大脑会沿着之前的思维惯性去专注于对单一问题的思考,最终错过最佳的复飞时机,甚至是放弃复飞。

三、冲出跑道的主要因素

飞机在1000英尺/500英尺高度时仍未进入稳定状态;

不稳定进近(如速度过大、进场高度偏高等)导致接地距离过长;

着陆动作失误导致接地点远;

发动机反推选择时间太晚;

自动刹车设置偏低;

人工刹车太晚或力量太弱(保证减速到脱离速度才允许减小刹车);

机场海拔高导致相同表速条件下实际地速大、跑道长度偏短而裕度偏小;

跑道摩擦系数低于预期;

缺乏着陆前“所需着陆距离”评估;

对不利条件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关键时影响决策质量;

轮胎胎面的磨损导致刹车性能降低。(起飞前检查不检查)

四、如何应对

1、加强航前准备

    特别是对特殊机场的准备,全面了解机场的气象、地形、地貌、跑道条件、灯光等。以及可能的在进近着陆前机场气象的变化。

2、机组配合

    雨中着陆,机组配合是关键,及时报出数据偏差,可有效达到提醒的效果。量化偏差提醒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提醒时的犹豫不决。如果只是说:“如果天气不好,该提醒提醒!” 这等同于没说。机长应该把提醒和复飞的标准统一,把自己的复飞标准提前和机组成员进行沟通,这样副驾驶在该提醒时才不会犹豫。这也有利于机长在实施复飞时更坚决、更果断。PF/PM在外界视线不佳的情况下,要合适的安排内外的注意力分配,保证接地的状态,并且在可接受的位置接地,否则执行复飞。

3、复盘攀枝花道外接地事件,带来的警醒是: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恶劣天气下机组对油量和天气趋势要加强评估和监控,早做决断;着陆目视参考间歇能见等同于不能见;如果最低标准目视参考不能见,或穿过最低标准之后丢失目视参考,或未能实现稳定进近:

该 复 飞 的 复 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读懂着陆距离
【刘清贵专栏】大雨中的重着陆
EK521初步事故调查报告解读之一:自动化之殇
阿航777事故报告出炉,和当初分析高度一致!
首都航JD5759航班迫降的背后
飞机稳定进近及着陆方法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