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管乐(*木管&铜管)在整体演奏水准上的与国际接轨之路还很漫长|FantasticNoClassics

如果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中国弦乐The Strings)已经基本在整体的演奏水准上,实现了与国际(西方世界)接轨,那么,中国管乐(*木管The Woodwinds&铜管The Brass在整体演奏水准的与国际接轨之路,则还显得道阻且长。

先说中国弦乐的情况吧,在历经了胡坤在上世纪八零年代初于让·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上得奖,取得中国音乐学子在同类型国际大赛上“零的突破”以来,再到薛伟拿下彼得·伊里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小提琴组银奖,以及卡尔·弗莱舍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还有,吕思清斩获尼科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首奖。从此,中国小提琴学子便开始屡屡摘得各类国际大赛首奖(奖项)。

现如今的情况是,中国弦乐,尤其是小提琴,早已牢牢占据欧美各大一线乐团的一提&二提声部席位,以美国乐团为甚,尤其是纽约爱乐乐团NY Phil)和芝加哥交响乐团CSO),更不乏占据欧美主流职业乐团乐队首席Concertmaster)的情况,比如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DSO-Berlin)的陆威、苏黎世歌剧院管弦乐团的王晓明、葡萄牙里斯本古本江管弦乐团的钞彬、纽约爱乐乐团的黄欣、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陈慕融,等等等等。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职业乐团的弦乐声部演奏家,普遍的技术水准也都日趋上乘,一个个的“单兵作战能力”(*个人演奏技术)都颇强,其中不少人拎出来都可以拉独奏,甚至于是跟乐队合作协奏曲。

那么,中国管乐的情况又如何呢?以圆号为例吧,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六十年代)韩铣光先生,就已经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圆号比赛上取得名次,对了,现在《新闻联播》开头音乐的圆号就是韩铣光先生给吹的呢。如果把韩老先生看作是中国第一代踏出国门的圆号学子,那么他的两个儿子——韩小光韩小明,就是第二代走向世界的中国圆号人。

韩小光老师任职新加坡交响乐团SSO)圆号声部首席多年,同时身兼新加坡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圆号专业教授,现在他是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圆号专业教授(The Faculty Member)。他的弟弟韩小明则是萨尔布吕肯-凯泽斯劳腾德国广播爱乐乐团的终身圆号声部首席,此前还是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的Tenure Professor.

如今,第三代的中国圆号人都已然成为了国内圆号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比如李涛顾聪满燚等人。再来,像曾韵(*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圆号专业本科在读)这样的新生代中国圆号学子,都已经开始斩获国际圆号大赛(老柴)的金奖了,可谓后生可畏。

由此可见,作为管乐演奏及教学的传承是多么重要,当然了,其实弦乐也是一样,比如中国小提琴教育一代宗师林耀基教授的“林家班”:胡坤、薛伟、陈允、徐惟聆(Vera Tsu Wei-Ling)、童卫东、谢楠、高参、陈曦、谢昊明、黄奕,等等等等。

反观我们其他管乐专业的情况,可能就没圆号专业那么理想了,有零星的中国人(华人)已经占据着,或是曾经占据有西方主流乐团的声部首席或副首席职位,比如长笛专业的马勇Yong Ma)、双簧管专业的黄铮James Huang)&王亮、单簧管专业的马越&翟耀光、大管专业的崔鸿嘉&谢非,小号专业的李德钦&戴中晖、长号专业的朱玮,等等。

但这些中国(华人)管乐演奏家依旧还属于是凤毛麟角,尚未形成一个群体性强盛的综合效应。

所以,我说中国管乐(木管&铜管)在整体演奏水准上的与国际接轨之路还很漫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众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剧评】交响乐应该具有“庄严的力量”
铜管的鄙视链
一个交响乐队由多少人组成?
7月30日 曾韵圆号独奏音乐会在北京等你
王者风范:走进交响乐队中的铜管乐器家族
首先你要知道这是个什么乐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