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薪五六千上班排队挤地铁,早上带的鸡蛋都挤碎了也要留在一线城市,又买不起房供不起车,那是为什么?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人也许会犯一时的糊涂,但背井离乡这种一辈子的大事,都是深思熟悉过的。

做为一个三四线小城出生七零后,一直到九十年代高中毕业、大学毕业,身边有太多背离乡的同学朋友了,二十几年下来,综合判断大多数的选择还是对的。

其实到一线打工最多的人群还是农民工,对他们来说在乡下种地是没有希望的——地少人多,当时还要交公粮,农产品价格被打压,一年赚不到几个钱,生存都难,外出打工是必然选择。

都是外出,去大城市当然比小城市机会多,收入也高,什么挤公交地铁、租房与农民工兄弟关系不大,他们都住在偏远的工厂,吃食堂、住宿舍,至于当地买房做梦都没想过,大多数人的梦想是攒钱娶媳妇在老家盖大房子或者在当地县城买房,如此而已。

这里主要聊聊我们那一代大学生,我高中上的是省重点,班上绝大多数都上了大学,留在老家的能占到三分之一,这部分同学的主要特点是学习成绩一般,家庭条件很好,毕业后家里都能帮忙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能享受谁愿意出去吃苦,所以他们的选择是留下来;

还有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很好,上的是重点大学(相当于现在的985),留在老家他们很难找到专业匹配的工作,大家的心气也很高,就是家庭条件好也看不上普通公务员的岗位,进一线城市的大公司或院校部委是必然选择。

最后一部分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种,大学是毕业了,但学校一般,家庭条件也一般,留在老家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公务员不要想、事业单位也进不去,私企工资低,社会地位也低。老家是那种很现实的熟人社会,相亲之前都会盘盘道,市里的公务员和区里的公务员都有等级上的鸿沟,更不要说体制外的。在老家能实现阶级跨越的是极少数,几十年下来,公务员的子女最差也是事业单位,工人街道的子女还在打工。

所以这部分人(代表了普通的大多数)的选择还是出去闯闯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点希望:凭什么父母辈低一等,到自己这一代还要低一等。

总之就三个字——我不服!

当然也有服的,主要贪图眼前的享受,可以接父母的班,找个身份地位差不多的对象,成家生子有老人带,有钱就掏空老人的钱包买房,没钱就和父母住一起,生活也算惬意。但每次过年回去聚餐,总感觉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了。聊的话题就那么几个:谁谁又提拔了——副科、正科、处级什么的;老人不公平,给那家钱没给这家;甚至为了过年给亲戚孩子红包多少夫妻吵架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但这肯定不是我要生活。

最后提醒一下,大城市生活成本主要在房子上,生活成本其实不高,日用消费品还要便宜一点。刚开始当然苦一点,收入上不去还要租房,但机会更多,在我们老家想靠工资收入上几十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一线城市上不封顶,还是那句话——只要肯努力,机会一直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科毕业后: 去一线大城市打拼, 还是回家考公务员?
腾讯员工辞去75万年薪工作回老家:除了钱和名利,人生还剩什么
买房故事|三十而已,有了房子就有了希望
广州这个城市啊
卖了深圳一套房在二线买4套的那些人怎么样了?
一个狠招,教你买到最能涨得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