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想到腊八节里这么多秘密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当我们经历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后,就意味2022就快结束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在阳的一周里,小编眼一闭一睁,一周就过去了,当然还伴随着响彻脑门的咳嗽共振。小编翻了翻日历,已经到了农历的最后一个月——腊月。

为啥最后一个月叫腊月呢?腊,干肉。我们能联想到腊肉,但其实腊肉刚开始是作为一种祭品存在,用来在“腊日”祭祀祖先。“腊月”因为“腊日”而存在,而“腊日”也就是小编今天要着重给大家介绍的“腊八节”的雏形。

01

腊八节的起源:蜡祭与腊祭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国内学界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后来因为佛教传入后,腊八佛教化,才有了后来的腊八节。还有一种说法是腊八节起源于“伊耆氏”的腊日。

腊日,就是腊祭的日子。古人一般在年末会有祭祀神灵与祖先的节日,这个节日就是腊日。腊日在唐宋之前十分兴盛,在古时的节日体系中,伏日与腊日是两个极其重要的节日,而唐宋之后,伏日与腊日演变成了两个节日:一个是具有佛教色彩的腊八节,一个是祭灶节(腊月二十三)。

名称:大禾人面方纹青铜鼎

作者:佚名

大小:高38.5cm

作品类型:青铜器

艺术时期:商代后期

收藏机构:湖南博物馆

腊日的祭祀一般分为蜡祭与腊祭,蜡祭是农业社会祭祀农业神的活动,腊祭是狩猎时代祭祀祖先的活动。蜡祭在周代时,只祭祀八位主管农业的神灵,而所用的祭品为五谷杂粮,这也是后世腊八粥的一个基础配方。

湖南博物馆的这件大禾人面方纹青铜鼎也许就是用于蜡祭的礼器之一。在鼎内有“大”、“禾”二字,可见是用于农业祭祀,而蜡祭作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年终农业祭祀,用到也不足为奇。

蜡祭发展到了隋代,其祭祀的神灵已经到了百位。发展到唐代,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祭祀神灵的体系,所祭拜的神灵也达到了192位,但如此庞大的祭拜体系并非个人能够完成了,所以蜡祭也成为了皇家祭祀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请横屏观看>>

名称: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

作者:佚名(清)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61.8x467.8cm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清代

清代的这一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所进行的农神祭拜与蜡祭就极为相似,祭品主要以五谷为主。为什么蜡祭的仪式会如此庞大,原因便在于农业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产业,在落后的农业时代,人是靠天吃饭,所以蜡祭从周代开始都有皇室的参与。

腊祭则大为不同,腊祭是祭祀祖先与家园之神的,蜡祭的祭祀活动地点多为郊外,且祭品多为五谷。而腊祭祭祀地点多为庙堂,祭品也多为猎获的禽兽。但因为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原有的秩序逐渐衰败,加之蜡祭与腊祭的日期相近,故将两者糅合,统称“腊祭”,也正因此我们在《雍正帝祭先农坛图》中才会看到五谷祭品与牛羊祭品放置在一起的场面。

02

腊八节的形成:佛祖成道日

虽然”腊日“可以作为腊八节的雏形,但在汉代之前,“腊日”的时间却是不定的,直到汉武帝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以十二月为腊月,并将腊月八日定为腊祭之日。

汉代,佛教传入,佛教讲腊月初八作为释迦摩尼成道之日,在这一天,佛家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但佛祖成道于十二月八日的说法是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的,也就是说,佛教是借助了“腊日”来加强自身的宣传,同时佛教也为“腊日”这个节日注入了独特的宗教内容。

名称:敦煌遗画降魔成道图

作者:佚名(唐)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144.4cm×113cm

收藏机构: 吉美博物馆

艺术时期:唐代

例如在腊八这一天,佛教徒都有浴僧与浴佛的习俗,所谓的“浴僧与浴佛”便是请僧人沐浴。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载:“京师士大夫腊日多就僧寺澡浴,因饮宴或赋诗不知其所起也。”唐代的寺庙因为有大量书籍,也就成为了许多寒门子弟的读书之所。例如,李白的读书台就在寺庙之中,而浴佛的习俗引得大量的文人士大夫来寺庙中沐浴,从而在宋代能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雅集方式。

名称:洗象图轴

作者:崔子忠

材质:纸本设色

大小:101.2x53.3cm

收藏机构: 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明代

当然,浴佛习俗不仅仅衍生出腊八寺中雅集,还衍生出了“洗象”文化。因为象本身就与释迦摩尼的诞生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洗象图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受洗图是同样的地位。这种洗象图式在明代文人圈中极其受到欢迎,可见这与唐宋间的腊八寺中的文人雅集有着重要的联系。

佛诞日的传入对于腊八节而言还有另一个意外之喜。小编在前文中提及过,蜡祭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祭拜体系,唐代之时祭拜的神灵就已经是百位。但随着佛诞日的传入,便将蜡祭、腊祭与佛祭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也是的祭拜仪式更加简明。

而且在腊八这一天,寺庙还会举办许多宗教活动,这同样提高了腊八节的节日气氛。在这些活动中,最有节日氛围的便是寺庙的“施粥”了。

03

药八食与腊八粥

在唐代之前,“腊日”与“佛诞日”几乎是一个平行的状态,也就是民间一般过“腊日”,而寺庙过“佛诞日”,所以在唐代之时并没有腊八粥的存在,而是一种与腊八粥相似的食物,称之为“药八食”。

所谓的“药八食”就是唐代寺院所煮的“药食”,其主要材料是油与面,有些类似于当代的油泼面或者是炒面。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药食”,是因为相传释迦牟尼经六年苦行但仍无法悟道,有一天,因劳累饥饿过度而晕倒。幸亏一个牧羊女将携带的杂粮加上野果,临时用泉水熬煮成乳糜状的粥喂食,才恢复了体力,便在河里沐浴后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故而在佛教中,粥又称“药食”,具有医疗、救生以及神圣的色彩。

但,真正的“腊八粥”要到宋代才出现,在宋代,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熬制腊八粥的习俗,当时的民间熬腊八粥主要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家庭平安吉祥,与“腊日”所祭拜的内容相似。

名称:赐岳飞批剳卷

作者:赵构

材质:纸本墨笔

大小:36.7cmx67.5cm

收藏机构: 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宋代不光官方民间喜爱喝腊八粥,还为此衍生除了一个关于腊八粥起源的传说:

相传,腊八粥源于南宋的开封朱仙镇,当时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时,正值寒冬腊月,岳家军衣食不济,百姓们得知情形,便凑齐五谷杂粮,给岳家军做了一顿“千家粥”。岳家军饱餐之后,大胜而归,而凯旋的那天正是腊月初八。

这段传说自然是给腊八粥标榜上了家国情怀的色彩,同样也为“施粥”这个行为寄托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毕竟腊八粥原本只是北方的一个传统,随着北宋的灭亡,宋代遗民开始南迁,于是将腊八粥也从开封传到了杭州。

名称:施粥

作者:丰子恺

材质:纸本设色

大小:33cm×23cm

艺术时期:近现代

腊八节发展至明代,寺庙开始有了“施粥”传统,腊八粥也不仅仅是食物,也是赠送亲友的礼物,还是祭拜祖先必不可少的祭品。清代的腊八节,皇家成员还要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品,供僧人食用。

04

腊八节的解体与衰弱

从清末开始,许多传统节日在20世纪现代化的背景下逐渐解体与衰弱,腊八节自然也是如此。当我们现在重新提起腊八节,估计也只能想起腊八粥这一核心节日符号而已。

从腊八节的千年历史进程来看,直到近代,腊八节一直处于融合与被分化的状态。也是因为其功能性不明确,才会被佛教文化所融合,当腊八节所依赖的农业社会属性被消融的时候,腊八节也跟着解体与衰弱。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直达小程序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彦青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腊八的由来
​聊聊童谣“过了腊八就是年”,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腊月话腊八
腊八节为何要喝腊八粥
解读:腊月为何是“猎月”?腊八为何要喝粥
腊八节与腊八粥:朱元璋、岳飞与颛顼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