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风入怀——梅花主题文化艺术展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前言


↑ 点击上方图片,听小编演唱

“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而梅花位列四君子之首。梅花是由冬入春时开放的花卉,其欣赏与赋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诗经》之中,自古以来便受到了无数文人士大夫的钟爱。

在咏物诗蔚为大观的宋元时代,梅花与诗人几乎建立了人格对应的关系,广为人知的“梅妻鹤子”的故事便以宋初隐逸诗人林逋为写照。林逋无妻无子,以种梅养鹤自娱,世称其“梅妻鹤子”。

清代 华喦 林和靖梅鹤图

纸本设色 170cmx100cm

安徽博物院

诗歌对梅花的描写极尽能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林逋曾在孤山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将梅花的轻盈、妩媚、灵动与清香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立春节气之后,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 特推出此期梅花主题文化艺术展,通过诗、书、画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梅花的文化与艺术,同时也借此迎接春天,让观者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一洗冬日的阴霾。本次展览共分为三大模块:“寒梅——傲雪寒梅独自开”、“春梅——暗香浮动俏迎春”、“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遴选30余件(套)作品,带您走入梅花的艺术世界。

   

  寒梅——傲雪寒梅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代 王安石 《梅花》

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而在书画作品中,书画家们常以梅花的高洁傲骨之风自喻或对其众多的优秀品质表达出一种向往。

历代画幅集册(十五开)之宋代 马远 雪景图 佚名 梅雀图

绢本设色 25.5cmx2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选自《历代画幅集册》。左图为雪景图。右图为梅雀图,绘细雪飘花,山喜鹊一双,倚偎于梅梢上。梅枝勾勒,线条精整,画中梅,圈瓣以淡墨细线为之,外围复以白粉提醒,萼则以胭脂红敷染,色彩搭配,虽不繁复,令人有如于雪光下,见清雅君子,一尘不染。宋人作画重理,画花尤重写生,此幅足为一例。前人论画梅,枝干交错之法,有如“女”字,此幅虽为写生一枝,亦于此法符合。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下方介绍的马远的《小品册》表现的正是梅树的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

宋代 马远 小品册 烟笼寒香图 孤寒带艳图

绢本设色 14.2x9.5cmx2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选自马远《小品册》。右图为烟笼寒香图,绘腊梅笼烟。左图为孤寒带艳图,绘盛开的老梅一枝。

宋代 马远 小品册 苔枝轻雾图 满月黄昏图

绢本设色 14.2x9.5cmx2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选自马远《小品册》。右图为苔枝轻雾,绘雾中梅枝。左图为满月黄昏图,绘云中明月,红梅吐艳。

宋代 马远 小品册 清影自在图 梅雪傍竹图

绢本设色 14.2x9.5cmx2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选自马远《小品册》。右图为清影自在图,绘梅树一枝,无背景。左图为梅雪傍竹图,绘寒岩积雪,从竹笼雪,梅花傲霜斗寒,独自开放。

历朝画幅集册(六开)之三 宋代 马麟 暗香疏影图

本幅:绢本设色;对幅:纸本墨笔

本幅:24.9x24.6cm;对幅:24.9x2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无款,旧签题标名马麟暗香疏影。画中白梅花萼染石绿、胭脂,符合范成大(1126-1193)《梅谱》“绿萼梅”所述“吴下又有一种,萼亦微绿,四边犹浅绛,亦自难得。”画面融合北宋诗人林逋(968-102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攲斜梅枝与稀疏竹影掩映,自右向左斜出,转折角度细腻优雅,背景空无一物。水面倒映梅枝与竹叶,亦隐约可见白色花苞与绿色花萼。不画月却表现月下梅影,份外清雅。

宋代 马麟 层叠冰绡图

绢本设色 101.7cmx49.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所画两枝梅花据称为绿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

枝干细秀劲挺,花朵繁密俏媚,皆以双勾填色法绘之。画法精细,层次鲜明,枝干的转折,花朵的向背,处理得面面俱到。花瓣外沿和背面又厚施白粉加以强调,将梅花冰清玉洁、如纱似绢的姣美形象表现得极其完美。杨皇后“层叠冰绡”四字的形容恰如其分,且极富诗意,亦为此图增色不少。

宋代 马麟 梅花双雀图

绢本设色 28cmx29cm

东京国立博物馆

该图传为南宋马麟所作,描绘了梅花欲放时,两只小雀立于梅枝上的冬日景致。图中梅枝细秀劲挺,几朵盛开的梅花与花苞相互交错,鸟儿立在枝头似在窃窃私语,鸟羽勾勒细致、身形丰满、神态生动,全然一幅暖冬午后的惬意图景。整幅画风格工丽,颇具装饰趣味,体现出了浓厚的宫廷气息。

马麟,南宋画家,马远之子,其画承家学,擅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

▼请横屏观看

宋代 扬无咎 雪梅图卷

绢本设色 27.1cmx144.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上一枝偃仰怒放的野梅,雪竹掩映,自出奇趣。布局疏简,笔法挺劲,传达出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诗词境界。扬无咎善画村梅,突出其自然质朴的野气。讲究人格修炼与笔墨素养,具有一种清隽逼人的高华墨韵。

<<  滑动查看

明代 陈继儒 梅花双禽卷

绢本设色 32.5cmx25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明代画家陈继儒盛年力作,撷取梅花不同的姿态,配以诗句对题,比附隐士如冬梅般高压百花的品格。图上老干虬曲,新梅自盛,枝头两只禽鸟神形兼备,意趣盎然,栩栩如生。画风以端庄艳丽的工笔重彩见胜,并把文人画的理念运用到花鸟画中,多首题画诗,图诗并茂,风格俊朗,隽拔清爽,书风潇洒,寄托了一位文人画家“自古英雄多负心,也应难负梅花月”的独特情怀。在陈继儒所处的年代,学习元代隐士王冕墨梅者不乏其人,然而却以陈继儒气格最为清雅隽秀。《图绘宝鉴·续纂·卷一》中对之评价:“善写水墨梅花,即其制创,无不堪垂后世也。”

陈继儒,(1558年12月14日-1639年10月16日),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通经史诸子百家之说,古文、诗词兼工,精于鉴别书画。与同时期的书画大家董其昌既为同乡,又在画法和理论上与董志趣相投,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一生画梅无数,千姿百态,多册页小幅,并配有题诗,梅花多姿多彩,富有生气,与他平日的爱梅之情感、观梅之细致、品梅之入味是分不开的。隐居生活中的陈继儒崇尚松、竹、梅的品行,在家乡移植上百株古梅,与梅相伴,过着“一日看花一百回”的平淡而又闲适的生活。在月照梅花对窗成影的夜晚,他追寻着北宋隐僧华光和尚的遗韵,慨叹西湖之滨林逋“梅妻鹤子”的风尚。

明代 吕纪 雪梅集禽图轴

绢本设色 192cmx110cm

天津博物馆

此图绘山野一隅,白雪皑皑的山坡上老梅横斜,杂有山茶、青竹。一对雉鸡在坡地上对望,形态生动。麻雀三五成群,栖息在梅树枝头,仿佛在观赏雪景。

梅花与山茶竞相开放,给严冬带来一派生机。图中雉鸡、花竹用笔勾勒填彩,虽笔墨较宋人略显粗犷,但工整艳丽,仍属工笔重彩一路。树干及坡石则用笔较为粗放。全图工写结合,刚柔相济。画家不惟染地留白以示雪意且在梅树枝干、坡石上敷以白粉点簇,以凸显积雪,技法娴熟。此作是能代表画家典型风格的作品。

清代 金农 梅花图轴

纸本设色 65cm×27cm

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是人品高洁的象征,常常成为文人画家借以自比的绘画题材,也是金农偏好的题材之一。金农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清代 萧晨 踏雪寻梅图

纸本设色 123cm×58.5cm

青岛市博物馆

此图描绘严寒的冬天,大地一片宁静、寂寞。在高大的山崖上,崎岖不平的山坡上、山头矶石上,挺拔的梅枝均披上银装,一望而见大地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整个背景用淡墨渲染,以呈现出寒冷萧瑟的景象。在山崖和山石隙缝中有几簇竹子,却仍迎风挺立,使凄凉的寒境,增添了几分生气,画幅中部画有一棵古梅,屈拔而起,树根露裸出土,枝干盘曲,枝叶交错,梅花盛开,宛然雪中的花朵。梅树下、山石上伫立着一位长者,拄着手杖,身穿淡赭色冬装,长袍曳地,仅露出双红色鞋屐,头披风帽,右手捋着长须,正在昂首观赏盛开的梅花,双目凝神,似乎在思议什么,略微流露出忧郁的神色。长者身后立着一位童子,身背行李,漫不经心,无心赏梅,侧身望着缓缓的流水而出神。

清代 佚名 弘历雪景行乐图轴

绢本设色 384cmx160.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了农历春节时,乾隆皇帝弘历父子尽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图中阴霾的天空下,瑞雪初止,苍松翠竹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盎然生意。

红梅

虬曲生姿的枝干上,朵朵凌寒怒放的红梅分外惹人注目。端坐在廊下椅上的弘历,手持玩具,逗弄怀里一位年幼的皇子,目光慈祥,神态安然。廊前清脆的爆竹声,为节日凭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嬉闹玩耍的皇子们与恭敬肃立于他背后执扇的宫娥,共同烘托出宁静祥和、其乐融融的温情场面。

清代 冷枚 雪艳图

绢本设色 60cmx105cm

上海博物馆

《雪艳图》又称《探梅图》,冷枚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其尤擅人物仕女画,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该作便是其人物仕女画的精品之作。画中绘有三位女子,其中高贵的、居于画面中心的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其余两位为侍女。在寒冷的冬季,两个女僮正陪同主人急匆匆的回家。天空中零星地飘起雪花,雪中的寒梅依然静静地绽放,给寒冷的冬日注入了勃勃的生机。

清代 任颐 雪梅群雀 1891年

纸本设色 77.6cm×33.2cm

中国美术馆

梅花不畏严寒,在雪冬中孤芳自傲的开着,树上立着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像是在向寒冬叫嚣,画面虚实结合,画家运用写意手法,使画面充满诗意。

贰 

 春梅——暗香浮动俏迎春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魏晋南北朝 陆凯 《赠范晔》

较早将梅花写入诗中的是魏晋南北朝的陆凯。陆凯出身北方名门贵族与南朝著名史学家范晔十分要好。陆凯曾居江南期间折枝梅花寄赠给时在长安的好友范晔,并写了这首诗。梅花虽小,却成为表达诗人对春天生意的向往与寄托深情厚谊之物。从此“一枝春”便借指梅花,成为历代文人广泛引用的文学典故。

▼请横屏观看

清代 孙义銞 邓尉探梅图卷 1826年

纸本设色 31cm×272cm

邓尉,即邓尉山,位于苏州城西南三十公里处,吴中区光福镇西南部,因东汉太尉邓禹曾隐居于此而得名。邓尉山一带是中国著名的赏梅胜地,名为“香雪海”。

光福镇种梅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汉初,两千多年来,不仅经久不衰,而且还扩展到周边地区。明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序中写道:“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若言其衍亘五六十里,窈无穷际”。可见那时已“邓尉梅花甲天下”了。

在苏州风俗中,邓尉探梅是个大习俗。

清朝顾禄《清嘉录》云:“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间万重。郡人舣舟虎山桥畔,襆被遨游,夜以继日。”

清朝徐傅《光福志》云:“正月谓之梅花信,因山中梅放之际…… 惟时四方名流骚客,或寻胜,或探梅,舟车往来,络绎而至,极一春之盛。”

一年一度的邓尉梅花,招邀无数游客,久而久之,“邓尉探梅”成为岁时风俗,每至花时,访寻春者络绎不绝。清康熙帝玄烨先后三次到邓尉探梅,乾隆帝弘历先后六次到邓尉探梅。两位皇帝在光福共写了19首诗,其中13首梅花诗,今已刻字成碑,陈列在香雪园中,供游人观赏。

香雪海,最早大出风头是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巡抚大臣宋荦游于邓尉梅花之中暗香浮动,花枝纷披,一望白皑皑,似乎无边无垠,不禁雅兴勃发,在山崖上题了“香雪海”三个大字,此后“香雪海”便名扬海内。康熙帝六次南巡,曾数度于此驻跸。乾隆皇帝,六下邓尉探梅,使“香雪海”成了江南梅苑中的一个“宠儿”。

画中一大片的香雪海是不是已经让你沉醉其中了呢?让我们接着探梅。

宋代 赵佶 梅雀图

绢本设色 23cm×24cm

东京国立博物馆

冬尽初春时节,梅花绽蕊,洁白芳香;无叶的梅枝上,栖落着一只寒雀。它已感觉到明媚的春光即将来临,在梅花丛中欢快地惆啾歌唱。

画中梅雀用笔精微,设色典雅,造型逼真,神气生动,作品于萧寒的背景中,绘出了初春已经萌动着勃勃生机,堪称花鸟小品之佳构。

宋代 马远 梅石溪凫图

绢本设色 26.7cmx28.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在构图处理上体现了"马一角"的特点,画面四角,三面实一面虚,上两角与左下角以山石堵满,右下角留空白,溪水由山坳深处缓缓流出,使画面伸展开来。用细笔中锋以流动舒展的线条表现涓涓涧水,偶然还有几个小小的漩涡。一群野鸭,或在水中追逐嬉戏,或在梳理羽毛,或振扑翅膀,还有一只幼凫伏在母凫背上,整个鸭群描绘逼真,首位的呼应处理十分真切动人。

山石是用大斧劈皴写成,爽利峭劲,梅枝则用方折笔写出拖枝之势,显得纵横有劲、苍劲老辣。普通的溪塘小景,却富有春天的生机。

元代 王冕 幽谷先春图

绢本墨笔 27.8cmx22.9cm

此画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

元代 王冕 南枝春早图 1353年

绢本墨笔 141.3cmx5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南枝春早图》是王冕的代表作,画面上,一枝老梅虬枝如铁,从左上方以S型直插向右下角,粗壮的主干以书法的笔意奋力写出,挺劲洒脱,浑朴自然,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枝干的末梢长短粗细各有不同,颇有汤叔雅的遗意。正昕渭:“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麟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虽种种不一,但俱是神完气足,劲力充弥,有的末梢虽有绕指之柔,也如百炼精钢,弹扣之间仿佛铮然有声。画梅之法,越是在细微之处越考验画家的功力,王冕画梅在对花朵与末梢枝干的处理上,摒弃释仲仁与扬补之的遗法,自成新意,形成枝繁花盛的特色,是对画梅艺术的一大贡献,对后世画坛影响很大。

<<  滑动查看

元代 王渊 梅雀报春图卷

纸本设色 35.5cmx251cm

画面主体由梅、雀、竹、石组成,情节安排节奏感强。画卷精绘各种姿态的麻雀126只,先以五只的飞入做为一个动态的开场,由右及左渐次展开。有的在梅树的枝头细心梳理羽毛;有的在盛开的梅花间追逐嬉戏,或俯或仰穿梭不停;有的在枝桠间唧唧喳喳、蹦蹦跶跶;有的拥挤在梅树的老干上窃窃私语,安静地享受阳光。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鲜艳的梅花灿烂盛开,老辣的梅干穿插着碧绿的翠竹,洁白的梅花间,几株鲜红的山茶花怒放,配以茶花的绿叶。点缀得五彩缤纷。随着老梅粗壮的树干的显现和竹根对山石的咬定,一股山泉从陡峭的山崖上飞泻而下。清脆的飞瀑声、悦耳的鸟鸣声,汇成了一部和谐的迎春曲。

明代 仇英 水仙蜡梅轴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绢本设色 47.5cmx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画水仙两本,蜡梅一枝,以勾勒填彩法成之,着意无多,而清丽雅澹之韵,盎然绢素,乃仇英之精者。

清代 顾瑛 松梅图 约1652年

纸本设色 33.5cmx27.4cm

弗利尔美术馆

释文:老枝屈曲嫩枝斜,醉倒孤山处士家。几度春风吹不醒,至今颜色似桃花。

清代 吴昌硕 品茗图 1917年

纸本设色 42cmx44cm

朵云轩

画右部似乎随意点染,淡墨轻扫,画出一把泥壶,壶形古雅朴拙。泥壶旁勾勒出茶杯一只,笔触淡如轻烟。画上部有几枝梅花,自右上一直向左下斜出,俯仰、正侧、向背、交叠的梅枝与花萼,姿态生动有致。以浓笔劲写折枝梅花,寥寥数笔,顿有茶香梅馨跃然纸上。茶的清淡、梅的雅致,暗喻了文人高洁与淡泊之性情。

画左上有题跋:"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禄甫先生正画丁巳年寒。"

“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画龙点睛地道出了画家对春雪煎茶、陶然若仙境界的向往。

近现代 齐白石 梅花

纸本设色 99.5cm×52.2cm

白石老人对于梅花的美和家乡的感情密切相关。他年轻时曾租过一个叫梅供祠的祠堂居住,房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之为“百梅祠”。他每次画梅,常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齐白石画梅深受吴昌硕影响,多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点花则喜爱用纯净的西洋红平涂,纯而又纯,红艳至极,还将梅枝干和花蕊变色为重墨,使红梅在墨色映衬下更加明亮清新。

此画中的梅花竞相开放,淡淡的清香惹得蜜蜂前来采蜜。整幅画作洋溢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代 王冕 《墨梅》

墨梅的魅力在于以诗书入画,用淡墨写出无声之诗。宋元时期是诗书画交融发展的重要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士人画群体,主张培养画家情性,以人品胸怀衡量绘画意境的高低优劣。他们最看重绘画的精神意气,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曾自称:“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黄庭坚评李公麟的画说:“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这是宋人对诗书画关系的一种特殊而新鲜的诠释,“淡墨写出”无疑是指书法的用笔与墨色变化,“无声诗”则是对画中有诗的形象表述。在抒情写意这一点上,诗书画三种艺术殊途同归,而墨梅是最为符合士人画审美趣味的重要题材之一。

▼请横屏观看

宋代 扬无咎 四梅花图卷

纸本墨笔 37.2cmx358.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扬无咎的墨梅,祖述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据吴元素《松斋梅谱》记载:“墨梅自华光始”,他长期居住湖南衡州花光寺,“植梅数本,每发花时,辄床于其树下终日,人莫能知其意。值月夜见疏影横窗,疏淡可爱,遂以笔戏摹其状,视之殊有月夜之思,由是得其三昧,名播于世。”扬无咎得华光画法而自有变法和发展,改墨晕花瓣为墨笔圈线,“变黑为白”,更能表现梅花淡色疏香、清气逼人的特性。

未开

此卷作于画家69岁,是应友人范端伯之请而画,一共四段,分别为:未开、欲开、盛开、将残,描绘梅花从含苞到初绽、怒放、最后凋零的全过程。

欲开

枝干皴擦用飞白法,花朵兼以双勾和没骨结合,用笔圆润。全卷纯用水墨,不施任何色彩,但注意了浓、淡、干、湿、焦的变化,画面给人以斑斓之感。据说无咎年青时所居之处“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苍皮斑藓,繁花如簇”,他常常临写摹画,因得其趣,最能表现梅树的形神,所以他的画既工致逼真又富文人豪放的写意情趣。

盛开

卷后有自书《柳梢青》咏梅词四首,书法笔势劲利,得欧阳询真髓,词风婉约清丽,将梅花自开至谢的过程比作美人从少女到迟暮的一生,暗寓一种隐情,引发观者无限的情思和感怀。

将残

此卷曾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珊瑚网书画跋》、《过云楼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等著录。嘉庆初年为陆谨庭所得,专门筑“四梅花阁”以庋藏之。后流落于外邦,被程桢义用“番钱三百枚”购回,当时传为艺林盛事。又有元吴镇,明沈周、文徵明、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前后多达三百余方,是扬无咎一件流传有绪的名迹。

《经典咏流传》王泓翔演唱《墨梅》

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明代史学家宋濂的记载中,王冕曾于元末天下纷乱之际,挈带家眷隐居在会稽九里山,种千枝梅树,筑三间茅庐,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元代 王冕 五家合绘卷之墨梅图

纸本墨笔 31.9cmx50.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表达了作者藉墨梅标榜清高孤洁的思想情感。

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曾经清人梁清标和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  滑动查看

元代 吴镇 墨梅图卷 1348年

纸本墨笔 30.5cmx926cm

辽宁省博物馆

吴镇爱梅,梅花的高洁与他有相通之处,他在居所前后栽梅数百棵,自号“梅花道人”。此图画法简单中透着灵气和飘逸,虽只画梅一枝,竹叶几片,却丝毫不影响整个画面的整体感和生机昂然。笔意简洁率稚,梅花一笔画出,顿挫转折,花开数朵,新条一挥到顶,与老枝成鲜明的对比,虽为游戏笔墨,却能见出画家的深厚功底和苍劲坚挺的笔力。

石涛是个天才型艺术家,他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兰竹无一不能亦无一不精,又好画梅花,尝作咏梅诗百首。其画梅绝去依傍,大多写观察所得。

<<  滑动查看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1705-1707年

纸本墨笔 20.2x29.7cm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一 大滌堂中梅花

(一)夜半光寒不夜天,无言对我句难传。海鸥欲睡烟初暝,野鹤方归影乍圆。风里一枝云作态,池边万朵月争妍。疑他养就臞仙骨,偶向人间试小年。大滌堂中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二 友人书斋梅花

(二)看花有底为花忙,日与花枝较短长。人今爱花花易老,花如爱我我何妨。青山对酒春无恙,白雪当风鸟不翔。欲把奇思寄天上,悦如仙子骂扶桑。友人书斋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三 山中梅花

(三) 扶云立水撑岩壑,出色如非此世春。干老魁梧青玉裂,香开窈窕雪花新。几疑绝塞逄才子,忽讶泥涂见雒神。竟日抽思难尽写,天教是物斗诗人。山中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四 南园夜月梅花

(四)老夫旧有烟霞癖。坐雪枯吟耐岁终。白到销魂疑是梦。月来欹枕静如空。挥毫落纸从天上,把酒狂歌出世中。中老大精神非不惜,眼煎作达意无穷。南园夜月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五 道上梅花

(五)春来好挂杖头钱,莫问山边与水边。逢树便欹随老懒,骑驴欲去几周旋。轻狂绝世慵为客,孤傲如花不计季。乍可相看愁雨雪,晚风侧帽倍流连。道上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六 江上梅花

(六)无非生色夺春妍,引我诗情浥露鲜。消尽半生尘土气,向来万里雪霜田。何须怪石方为伴,不比桃花最可怜。好向人间烧画谱,一齐收拾付江烟。江上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七 红桥道上梅花

(七)雾宿霜霑一两梢,前村冻滑点溪桥。横塘雪水潜天碧,高阜春云迈地遥。人事尽时花事好,他生未识此生饶。看他白昼浑无碍,不使清新尘寂寥。红桥道上梅花。

清代 石涛 墨梅图册(八开)之八 宝城梅花

(八)古花如见古遗民,谁遣花枝照古人。阅尽六朝惟隐逸,支离残腊倍精神。天青地白容疏放,水拥山空任屈伸。拟欲将诗对明月,尽驱怀抱入清新。宝城梅花。

石涛此《梅花图》册,皆水墨逸笔,或疏影横斜,或凌空独放,或盘屈如龙蛇飞舞,或龙钟如老人入定,劲枝瘦朵,或点或勾,皆郁然有生气。每幅都作诗题咏,或行或草,诗书画相互生发,读之令人流连不止。

清代 朱耷 古梅图轴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纸本墨笔 96cmx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一株古梅树,根部无土,树心中空,旁枝上数朵梅花盛开,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根据画中的自题诗:“梅花画里思思肖”而知,此图是朱耷仿宋遗民画家郑思肖画兰不着土、以暗示国土为异族人所夺之意的画作,表达了他对明朝的怀念之情。图中用笔苍健有力,线条粗犷,多方硬曲折。施墨枯润结合,富有表现力。此图是朱耷中年时期的代表作。

▼请横屏观看

清代 渐江 松梅图卷

纸本设色 27.8cmx26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卷分前后两段。前段画末有弘仁书写的程守蚀庵《省静堂集·一年诗》中的七言绝句《遍阅山中诸碑》,款署:“丙申春日偶写揭蚀庵集因一绝。渐江学人。”钤“渐江僧”白文印。 

“丙申”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弘仁时年77岁。  

图绘虬龙盘曲的苍松和棱角分明的怪石。弘仁的松石是对黄山松石的真实写照,石涛言:“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图中的松石以粗犷霸悍的行笔、淋漓酣畅的施墨表现,具有弘仁晚年豪放洒脱的画风特点,简洁的构图体现出诗意中的空寂。

后段款署“渐江学人弘仁写。”钤“渐江僧”白文印。

图绘水墨梅花。梅不畏严寒、高标独立的精神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品格。弘仁一生最喜画梅,自号“梅花古衲”,创作出大量以梅为主题的佳作,此卷便是其中之一。图中的梅枝如曲铁,婉转中呈现刚毅不屈之态。其简约的格局,精谨的笔墨,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俊逸的意境。 

清代 金农 墨梅图轴

纸本设色 93.5cmx138cm

安徽博物院

此幅《墨梅图》为金农晚年作品,重笔浓墨绘树干遒劲,枝条疏密有致,瘦劲姿媚,勾花点蕊,冷香四溢。图左上角有金农自题,款署:七十四翁杭郡金农并题。

清代 金农 墨梅图轴 1756年

纸本墨笔 117cmx4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自题:“香雨三兄良友以前明内库纸乞予画江梅小直幅。因仿元人王元章法。奉其教益,茶熟香温时定多物外之赏也。并题一诗: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画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稽留山民金农,时年七十。”钤“金氏寿门”朱文印。

本幅绘梅花离离疏影,生气盎然。以湿润的淡墨写枝干,以细笔勾画花蕊。整幅画面悠然淡雅。

清代 汪士慎 空里疏香图

乾隆元年(1736年)

纸本设色 84cmx40cm

南京博物院

汪士慎的《空里疏香图》画于乾隆元年(1736年),汪士慎此时51岁,正是他创作状态最好的年华。该画题款内容是“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冰花化水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巢林书堂汪士慎写并录旧作一截句时丙辰立秋后四日。近人汪士慎、富溪,两印相钤。”左上角题款内容是篆书“空里疏香”,近人又篆,巢林,印用作启首,士慎师古,印相钤。《空里疏香图》是典型的“扬州八怪”风格的代表作,诗书画印相融相合,各臻其妙。构图极简且精致,两枝梅花、两种书体、一首七绝诗、四字点题、四方印章,构成了一幅传世名作。

清代 李方膺 墨梅图轴

乾隆十有九年十月(1754年)

纸本墨笔 125.6cmx42.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人画梅,或千花万蕊,或枯枝疏朵,梅树大多枝干虬曲,摇曵多姿。李方膺最爱画梅,曾题画梅诗云:“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从触目横斜的千万朵梅花中,画家捕捉最使人赏心悦目的两三枝,经过艺术构思,创造出比天然的梅花更为完美的艺术形象,以少胜多,令人回味无穷。郑板桥对此大加赞扬。

图中的折枝梅花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梅枝“豪气横行”,梅花圆润潇洒,暗香疏影,别有一番孤高冷峻的风度。李方膺好友袁枚评价其梅称:“傲骨郁作梅树根,奇才散作梅树花”,一语点明了他形成这一风格的缘由。李方膺爱梅成癖,故有“平生知己”之印,以画梅自喻其憨直、倔强、满怀正气之个性,“孤干长招天地风,香心不死冰霜下”,袁枚的话可谓知己之言。

结语

Conclusion

梅花,不畏霜雪,

凌寒独开,逸韵高标,

它那擢孤芳于冰霜凌厉之余的

清姿雅意与儒家的君子之风十分契合。

而梅花所孕育的勃勃生机,

又是宋明理学讲究天地生意

与仁德流行的形象而鲜明的写照。

梅花的物理特征在

历代诗人、画家的阐释中,

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以至于今天,

我们欣赏梅花、观看梅画时,

不只是看花,

更多的是欣赏其蕴含的人格寓意

以及精神力量。

它不仅具有君子人格,

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象征。

所以,在欣赏时,

我们会对它凝聚的

君子风度与天地之道充满敬意。

摄影 | 山人常、乐诗

参考文献:

 [1]尹可. 金农梅花题材绘画特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鲍楠.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人梅花情结与梅花艺术阐释[J]. 紫禁城,2021,(01):14-29.

 [3]洪敏健. “四君子”绘画题材研究[D].苏州大学,2016.

 [4]张东华. 格致与花鸟画——以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为例[D].中国美术学院,2012.

 [5]孙红. 梅花性命诗精神——论吴昌硕的画梅艺术[J]. 中国拍卖,2020,(07):58-63.

 [6]刘茂斌. 金农梅花杂画册个性之研究[D].江南大学,2013.

 [7]周蕾. 宋代百咏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8]孙红. 天工梅心——宋元时期画梅艺术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

 [9]叶旋. 王冕墨梅艺术研究[D].江南大学,2020.

 [10]李冉. 吴昌硕写意梅花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11]吴丹丹. 花卉与宋代文人生活[D].安徽大学,2019.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直达小程序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王冕《墨梅》
王冕种梅画梅,这两首咏梅诗也堪称名篇
《墨梅》和苏格拉底
【语文大师】墨梅——元·王冕
元王冕墨梅圖
经典咏流传:《墨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