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 嗽 症 治

咳嗽为痰气阻肺,气上逆有声的病症。古代医家有称有声无痰为咳,无声有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实际上两者难以截然分开,因此统称为咳嗽。咳嗽既是一个独立的病证,又可以是肺系其他相关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如肺结核、肺脓疡、肺肿瘤等等。外感内伤都能引起。今天和大家讨论的重点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的辨治。但是其他疾病病程中出现咳嗽,也可以参照这里所讲的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久咳或者反复发作,可以导致哮喘、进一步转为肺气肿(肺胀)肺源性心脏病等。所以对常见的咳嗽不能掉以轻心。肺的相关生理肺主气司呼吸,既主呼吸之气,也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是指吸入的氧气是合成人体气(能量)的来源之一。肺气虚就会导致全身气虚(能量不足)。肺的呼吸运动,对全身气的运动有着调节促进控制作用。人体的脏器活动,只有肺的运动既可以自动,又可以用意念调控。所有的练功都从调息起步,调息就是通过调整呼吸来达到调整全身气的运动的效果。肺气的运动特征是宣发肃降,宣发是气的外展和上升的运动,肃降,肃,缩也,肃就是收,肃降是气的收降运动。宣发运动排出浊气、敷布津液。肃降运动,收纳清气,通调水道。皮毛与肺:人们常说,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是言皮肤疾病和呼吸系疾病,病情顽固,难以治疗。为什么难治,我们后面解答。为什么人们要把皮肤和肺联系在一起。大家会回答,肺主皮毛。为什么肺主皮毛。肺是主管呼吸的,和大自然交换气体。草木依靠枝干和叶子的表皮来呼吸。某些低等动物,没有肺和腮,依靠皮肤进行呼吸。肺是凹陷在体内的皮肤。肺气、卫气、太阳之气,都是一家子,它们密切相关。治疗这个大系统的病,咳喘、喉炎、鼻炎、感冒、皮肤病,在很多时候思路是相通的。                      咳嗽的病因病机                                                                               三、辨证要领1、辨咳嗽的声音和发作的时间:咳嗽频急,声音重浊,多为外感风寒或痰湿咳嗽。咳嗽频作,声音清亮,多为外感风热和痰火咳嗽。咳嗽时作,声音清脆短促,为外感风燥和躁热咳嗽。早晨咳嗽阵阵加剧,或和食生冷后咳嗽加重,多为湿痰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声音轻清短促,多为阴虚咳嗽。夜间睡卧咳嗽加重,声音喘促少气,多为虚寒咳嗽。4、辨痰:痰白:属风、寒、湿。痰黄属热。痰清稀:属寒、湿。痰粘稠,属热、燥。痰清稀多泡沫:属湿或脾肾虚。痰中带血,属燥、热、阴虚。泡沫样粉红色痰,伴有少气喘息不得卧,为心肺俱虚(心衰)。痰中脓血相兼,为肺痈。极少量白色泡沫痰,吐不出来,或落地即飞,为燥痰。大量白色泡沫样痰,落盂成水,为水饮犯肺、为湿痰寒。痰有热醒味,为痰热;有淡甜味,属痰湿;有咸味,为肾虚。四、论治要点外感咳嗽,驱邪为主兼以宣肺。内伤咳嗽,正虚邪实者,祛邪止咳兼以扶正。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主兼以驱邪。                                                                   常 见 证 治1、外感咳嗽①风寒袭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清稀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四肢酸楚,或发热无汗等表证,舌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方例:杏仁1、桔梗1、炙紫菀1、陈皮1、荆芥1、苏叶1、甘草1。若风寒重者加麻黄1,夹湿加法夏1、厚朴1②风热犯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者或者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者稠黄。常伴鼻流黄涕,身热恶风,头痛肢楚,口渴,有汗等表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者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方:桑菊饮加减:桑叶1、菊花1、薄荷1、连翘1、杏仁1、桔梗1、芦根1-2、前胡1、生甘草1。若热盛者,加黄芩1、栀子1、栝蒌仁1。③风噪咳嗽:咳嗽连声作呛,无痰或者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喉痒咽干,唇鼻干燥,口干,初起或有鼻塞、头痛、微恶寒、身热等表证。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者薄黄,脉浮数或者细数。治法:疏风清热,润燥止咳用方:桑杏汤加减桑叶1、杏仁1、沙参1、浙贝母1,栀子1、淡豆豉1、梨皮1、麦冬1、炙甘草1若为凉燥者,可用杏苏散加减:苏叶1、北杏仁1、前胡1、桔梗1、法夏1、陈皮1、枳壳1、茯苓1、紫菀1、甘草1。 2、内伤咳嗽①痰湿蕴肺:咳嗽,咳声重浊,痰多粘腻或者粘稠成块,色白或灰白,多因痰而咳嗽,痰出则咳平,常常在早晨或者食后,咳甚痰多,或者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后加重,胸闷脘痞,恶心呕吐,食少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夏1、茯苓1、陈皮1、炙甘草1、苍术1、杏仁1、炒苏子1、炒莱菔子1、炙紫菀1、款冬花1。若久病脾虚神倦者,酌加党参1、白术1、炙甘草1②痰热郁肺:咳嗽息促,吐痰粘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肋胀满,咳时牵引胸肋疼痛,面赤或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1、黄芩1、栀子1、知母1、浙贝母1、杏仁1、栝蒌仁1、海蛤壳1-2、鱼腥草1、炙甘草1。若痰热伤津者,酌加麦冬1、沙参1、天花粉1③肝火犯肺:咳嗽气逆,咳则阵作,常常感到痰滞咽喉,咳之难出,或痰带血丝,胸肋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急躁易怒,或面红目赤,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肝泄肺用方:黛蛤散和泻白散加减。桑白皮1、地骨皮1、知母1、黄芩1、炙甘草1、桔梗1、青皮1、陈皮1、青黛1、海蛤壳1-2④肝肾阴亏: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肺肾,滋阴降火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麦冬1、玉竹1、川贝母1、天花粉1、杏仁1、百合1、扁豆1、炙甘草1。若潮热盗汗,加鳖甲1、秦艽1、地骨皮1、银柴胡1;咳血,加三七粉1、仙鹤草1、藕节1。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1、熟地黄1、当归身1、炒白芍1、炙甘草1、百合1、贝母1、麦冬1、桔梗1、玄参1⑤肺气虚弱: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清稀,神疲,怕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或沉细无力。治法:益气补肺,化痰宁嗽用方:补肺汤加减黄芪1-2、炙甘草1、钟乳石1、人参1、桂枝1、干地黄1、茯苓1、白石英1、厚朴1、桑白皮1、干姜1、紫菀1、橘皮1、当归1、麦冬1、五味子1、远志1、大枣1  《伤寒论》中治疗咳喘的几张方剂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几种特殊原因的咳嗽 1、鼻后滴漏综合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冒后或鼻炎等,鼻腔分泌物后流和/或炎症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为临床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病学龄期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属内儿科与五官科跨科疾病,常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症候特征】咳嗽经久不愈,时间常超过8周,咯吐或回吞黏痰,喉部发痒,觉有液体从后鼻部流入咽喉。咽中有异物感,有频繁清嗓现象。可伴鼻塞、流涕等。检查咽部可见咽后壁有黏液样物附着,甚至见其滴流。或见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改变。肺部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化验基本正常。五官科相关检查诊断为各类型鼻炎、鼻窦炎、咽喉炎等。【病因病机】中医归属于久咳、鼻渊、鼻鼽、喉痹等病证。多因素体肺脾气虚,痰郁互结,复受风冷所致。风冷乘肺,邪聚气道,肺失宣肃,则咳嗽咯痰。脾虚气弱,运化失司,湿聚为痰,结滞鼻咽,则有痰浊流滴。痰气互结、阻滞喉咽,气机不利,则咽中有异物感,频繁清嗓。久病多瘀,痰瘀互结,则可见咽壁滤泡增生样改变。鼻为肺窍,咽喉为肺脾所系,所以病位责之肺脾。病性不外风、痰、瘀、虚,当为本虚标实之证。【治法】补虚祛风、痰瘀同治、寒温并用。【用方】玉屏风散(黄芪 白术 防风)和辛夷散(辛夷、白芷、升麻、木通、甘草、藁本、防风、川芎、细辛)加减。方例:生黄芪1-2、炒白术1、防风1、辛夷1、白芷1、藁本1、川芎1、细辛1、荆芥1、浙贝母1、桃仁1、僵蚕1、木蝴蝶1、夏枯草1、鹅不食草1、生甘草1方义:黄芪、白术健脾补肺。荆芥、防风、藁本疏散风寒。辛夷、白芷、川芎通窍疏风止痒。木蝴蝶利咽润肺、舒肝和胃、敛疮生肌。细辛温肺散寒化饮。浙贝母化痰止咳。桃仁化瘀,配夏枯草软坚散结,配僵蚕祛风痰、散结滞。鹅不食草专走鼻窍,发散风寒,止咳解毒。生甘草清热利咽。痰多合二陈汤、三子养清汤。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口干便秘加芦根、天花粉、生白术。咽壁有黄色黏液样分泌物加黄芩、生薏苡仁;咽部滤泡明显加连翘、牛蒡子。此方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伴哮喘也有一定作用。  2、变异性哮喘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其实本病并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很多人都由于咳嗽持续发作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我有时也用气道过敏症这样的词。常因感冒或接触冷气、热气、烟尘、花粉、异味、香水、说话多、剧烈运动等诱发。多伴有咽喉发痒,一痒就咳,咳嗽多为持续性刺激性干咳,直到咳出一点痰,咽喉得润,不痒了,才能停止。有的病人咳到胸胁疼痛、膈肌疼痛、腹部肌肉疼痛,声音嘶哑,或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有的病人可以导致喉咽部小血管破裂咳血、眼结膜充血出血、眼压升高、面目庞肿。中老年妇女,咳到尿失禁。腰椎间盘突出者,咳到腰痛加重。年高者可咳到引发心脏病发作。进而还可以引发气胸或纵隔气肿、多脏器功能不全和多脏器衰竭、水液代谢失调和电解质紊乱、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等等。【治法】润肺化痰,袪风镇咳【用方】止嗽散、过敏煎、消风散等加减自拟方:陈皮1、 桔梗1、紫菀1、 杏仁1、 乌梅1、 防风1、 荆芥1、蝉衣1、 地龙1、 当归1、牛蒡子1、 生甘草1《神农本草经》: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润肺气。《本草蒙筌》经云,当归主咳逆上气。议者以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气也?殊不知当归非独主血,味兼辛散,乃为血中气药。况咳逆上气,非止一端,亦有阴虚阳无所附以致然者。今用血药补阴 ,与阳齐等,则血和而气降矣。 ①血和则气降: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载气行,气促血运,血和则气顺。气病可及血,血病可及气。故血病亦致气机逆乱,升降出入失常,而为咳逆上气。当归味甘性温兼辛散,甘以缓之,温以通之畅之,辛以散之润之,有补血活血之功,使血行得畅,肺气不为血碍,宣发肃降复常,则气不上逆,咳嗽自平。②润肺止咳:肺为娇脏,喜滋润,恶燥涩。肺燥失润,宣肃失常,则可能作咳。当归甘润滋燥,辛通利气,有润燥之功,无甘缓凝邪之弊,故可润肺止咳。③入心活血通脉平喘:当归入心,为心之血分、气分药。心血瘀阻,气血不能运行周身,则见咳喘,如《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当归活血利气,使气血有所归,咳喘自平。④滋肾纳气平喘:肾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互化。当归善补肝血,进而化精充肾。对肾肺两虚,肾不纳气,虚气上逆,作咳作喘,堪合病机。因此可用于肺肾虚喘。⑤养血缓肝:肝主疏泄,赖血养之,肺金制之。血虚失润,阴虚火灼,反侮肺金,是以作咳;或肝气壅滞,逆乘犯肺,因而作咳。当归养肝血,使风熄火降,木不刑金,则咳喘止。⑥润肠泄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可致肠道壅滞。反之,肠道壅滞,腑气不畅,可致肺气郁滞,宣降失常而咳喘。当归可润肠通便,辛散郁气,温通血滞,令肠道疏通,腑气畅达,从而利于肺气肃降下行,以达平喘止咳之效。可见当归可从气血、从肺、从心、从肝、从肾、从肠等几方面起到“主咳逆上气”的作用,配伍用于治疗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之咳喘,是一味具有多方面作用的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能减轻支气管阻塞,显著改善肺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氧分压提高,减轻心肺负荷,使心电图明显改善。当归挥发油中的藁本内酯等,可以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当归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这都说明当归“主咳逆上气”的功效是客观存在的。加减:有白痰加半夏、茯苓。陈皮也可以改用化橘红。 痰多加浙贝母或川贝母 、有黄痰加鱼腥草。感冒发热咽痛,清涕,加银花(后下)连翘  板蓝根  芦根过敏性哮喘合定喘汤,加白果、款冬花、半夏、桑白皮、苏子、黄芩过敏性鼻炎,加辛夷、白芷、鹅不食草;有浊涕加藿香、胆南星调养护理:忌食生冷刺激过甜、过酸、生猛海鲜、橙汁、冰糖梨水,甜饮料等。足部和颈部保温,避开污染环境。 3、反流性食管炎所致咳嗽返流性食管炎系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主要表现:①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服制酸药后多可消失。进食过热、过酸食物可加重。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服制酸药效果不明显。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②胃、食管反流:常在餐后、卧位、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③咽下困难: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感。④出血及贫血:严重食管炎患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并发症】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称之谓德拉亨迪(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还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因此治疗这样的咳嗽,就要从肝胃肺三脏论治了。【治法】舒肝和胃,祛风宣肺【用方】自拟方:柴胡1、黄连1、苏叶1、乌贼骨1-2、  陈皮1、法半夏1、茯苓1、炒枳壳1、桔梗1、杏仁1、防风1、荆芥1、当归1、生甘草1加减:胃寒加高良姜1、香附1咽痛:加木蝴蝶1、牛蒡子1反酸严重:加煅瓦楞子1--2胸骨后疼痛:加制元胡1、白芨1、三七粉1大便秘结:加生白术2-3、全瓜蒌2-3大便溏薄;加炒白术1、炮姜1 心因性咳嗽心因性咳嗽是由于焦虑、抑郁、紧张而引发的咳嗽(或喘),临床特征和诊断的线索是:①大龄(8-15岁)儿童多见,也可见于成人。②日间咳嗽为主,专注于某件事情或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③常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胆小紧张等症状。④不伴有呼吸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并除外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难道儿童也会有焦虑、抑郁吗?美国研究者的调查表明焦虑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青少年中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这和澳大利亚及意大利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10岁以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以后随年龄的增加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加,接近男女比1∶2。儿童抑郁症、焦虑状态,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绪低落、焦虑紧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焦虑抑郁除了常见的精神症状外,竟然也能导致的慢性咳嗽。这就叫“心因性咳嗽”,机理是什么?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或乐趣丧失、精力不足、动作迟缓。心理症状:焦虑紧张、自责自罪、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半数人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躯体症状:睡眠失调、食欲紊乱、精力丧失、头痛身痛、周身不适、脘腹胀满、腹泻便秘、心慌气短、胸痛胸闷、气短咳喘、尿意频急。可见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的症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抑郁焦虑状态,而到各科去看病。为什么检查各个系统都没有大问题,症状却这么突出?而且数不胜数?从中医角度来看,是那个系统的功能出了问题,才能出现全身的数不清的症状,这就涉及到少阳——胆和三焦。胆附于肝,藏精汁,主疏泄,主决断,寄相火。对脾胃的升降、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代谢和气机畅达、对精神情志的条畅等都有调节、控制、促进作用。                         《六书故》:焦,燔之近炭也。焦字的本义是烧烤、燃烧的过程,也就是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的过程。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过程。①三,多也。三焦是人体多处具有物质交换、能量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②三,具体指数字3。三焦是三个部位代谢特征的合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调畅,表里内外上下气机调畅,水液代谢畅达。胆和三焦的阳气象初升的太阳不亢不烈,因此名以少阳、一阳、幼阳、嫩阳、小阳。但木行展发疏泄的运动趋向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心阳心火的振作、肝气的疏泄条达、脾胃的升降、肺气的宣发肃降、太阳表气的布达、精神情志的欢畅,以及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有着决定性的促进、激发、调节、控制作用,在《黄帝内经》叫少阳主枢。所以心因性咳嗽(或喘)是由于少阳三焦不畅,痰浊内生,少阳胆气虚怯,枢机不利,进而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调而致。因此益心胆、畅三焦、宁心神、调肺气,应是治疗心因性咳嗽的有效途径。【用方】自拟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北柴胡、黄芩、半夏、生姜、桂枝、炒白芍、 陈皮、茯苓、竹茹、枳壳、党参、远志、石菖蒲、桔梗、杏仁、紫菀、防风、荆芥、炙甘草便溏去竹茹、枳壳,加炒白术、炮姜。便秘加生白术、全瓜蒌、炒冬瓜子痰多加炒苏子、葶苈子。咳重加五味子、干姜。失眠加炒枣仁、合欢皮、夜交藤儿童早期经历的分离、丧亲、缺乏母爱和家庭温暖等,很容易造成消极的认知背景,从而陷入消极、失望、悲观、抑郁、焦虑、胆小、紧张的情感体验,于是就可能通过一些夸张的动作,比如咳嗽、大声喊叫、特殊的怪异动作等来表达一种暗示。儿童心理专家一般建议进行心理疏导。进行有效的中药治疗和适当心理疏导,这样的心因性咳嗽就会好转。    《伤寒论》用柴胡剂治疗咳嗽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加减】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加减】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此外水邪犯肺的咳嗽,用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咳嗽证治------郝万山
止咳很有讲究 +谈治咳用当归+咳嗽声
『咳嗽集』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咳嗽验方
久咳方治顽固咳嗽
当归“主治咳逆上气”临床治验
当归与咳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