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心理学考研 | 百日打卡 Day.14--注意的品质


心理学考研·Day.14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

(1)提出者:布罗德本特

(2)理论观点: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人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允许-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 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3)实验来源:该理论是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实验是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材料,但检查的却是呈现到另一耳朵(非追随耳)的材料,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布罗德本特提出,进入追随耳的信息因为受到注意而被接受,进人非追随耳的信息因为没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4)解释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2.衰减理论

(1)提出者:特瑞斯曼

(2)理论观点: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例如:自己的名字、警报信号等。

(3)实验来源: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4)解释现象:鸡尾酒会效应。

3.后期选择理论

(1)提出者:多伊奇和诺尔曼

(2)理论观点: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人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3)解释现象: "Stroop” 效应。

4.多阶段选择理论

(1)提出者:约翰斯顿

(2)理论观点: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小贴士:

四种不同的理论最大的区别是对信息选择、加工的方式和阶段不同。

(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

(1)提出者:卡尼曼

(2)理论观点:认知资源理论是从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角度来理解注意的,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

①把注意看作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这种资源是有限的。

②刺激或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

③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④可利用的认知资源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

2.双加工理论一一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1)提出者:谢夫林。

(2)理论观点:

①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类。

②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意识控制的加工则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③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2023心理学考研知识精讲P25

昨天注意的品质的框架图大家可以看着回顾一下昨天百日打卡的内容2023心理学考研 | 百日打卡 Day.13--注意的品质


01

单选】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2008.09)


A.双耳分听

B.语义启动

C.双任务操作

D.视觉搜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布罗德本特提出过滤器理论,认为进入追随耳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被接受,进入非追随耳的信息因没有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02

单选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   )(2013.06)


A.衰减理论
B.过滤器理论
C.反应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认知资源理论认为,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输入刺激本身不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司机边开车边听音乐就是对认知资源的一种合理分配。前三种理论都将注意视为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研究注意的选择功能。

03

单选】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相同数量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超过 50%,且差异不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2012.42)

A.衰减理论
B.晚期选择理论
C.资源有限理论

D.早期选择理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特雷斯曼(Treisman1964)对双耳分听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追随耳实验,并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多伊奇等首先提出的。在哈德威克的实验中,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耳听到随机呈现的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超过50%,达到59%68%,且两耳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提示,无论是单耳还是双耳都能识别输入的信息,只要所处的条件相同,就能有相同的识别率。

04

【单选】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是(   )(2019.41)

A.搜索范式
B.负启动范式
C.双任务范式

D.整体局部范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双任务范式主要用来探讨注意的分配,它是指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来评估这两个任务相互影响的程度。若两个任务包含相同认知加工过程,那么注意某个任务会使该任务作业水平提高而另一任务作业水平降低;若两任务相互独立,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水平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一样好。

05

多选】根据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2011.66)

A.注意资源是有限的
B.注意资源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
C.输入刺激本身可以自动占用认知资源

D.人可以灵活地支配注意资源的分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D

【解析】卡尼曼提出认知资源理论: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把注意看作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且是有限的;注意资源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唤醒水平高,注意资源就比较充足;任务越复杂,占用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输入刺激本身不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06

【多选】强调注意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某个特定阶段的理论有(   )(2007.66)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C

【解析】认知资源理论是注意的分配理论。

07

综合题论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并比较两者的异同。(2020.81)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要点】

(1)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由布罗德本特提出,其主要观点是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注意的衰减理论是由特瑞斯曼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例如:己的名字、警报信号等。

(3)相同点:①两个理论都是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②两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③过滤器的位置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4)不同点:①过滤器模型,选择性注意的基础是对输入刺激的物理属性的粗略分析;衰减模型则认为,前注意分析更复杂,甚至可能由初级的语义加工组成;②过滤器理论中的过滤器是“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认为是衰减的方式,未选择的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只是关小或阻抑。


今天是不是也是满满的收获

你还记得“慢波睡眠是睡眠的哪个阶段么?”

评论区打卡留言~



22好课推荐: 复试直通车课程
23好课推荐:2023直通车课程 | 23集训营
考研干货内容:2022真题点评合集 经验贴汇总学科问题答疑汇总择校汇总 考研基础知识汇|2022招生解读汇总 | 年度精华文章
考研福利 : 23心理学扫盲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考研心理学:注意得认知理论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2016心理学考研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
my summary G
实验心理学重要实验集锦[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
What ?! 接电话时,别人给啥我都会接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