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心理学考研 | 百日打卡 Day.82 自我效能理论&归因理论





心理学考研·Day.81

自我效能理论&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1)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班杜拉提出的。

(2)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影响。

①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②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③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活动时的情绪。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①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定取人的。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②替代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学习者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了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③言语说服:他人的建议、劝告和解释以及对目我的引守也有助丁以受个平的日我双能感。

④情绪唤起: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时会产生恶性循环,即心情紧张、浑身颤抖,使恐惧加剧,进而不断加强无能感;同时,无能感又会使人在面临类似情境时紧张和焦虑。

归因理论

(1)韦纳的归因理论提出,人在解释成败时的主要原因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并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分析了原因的结构。

在控制点维度上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在稳定性维度上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原因;在可控性维度上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原因。

(2)这3个维度的归因对个体的情绪反应、未来预期和行为产生影响。

①控制点影响对成败的情绪体验。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骄傲、自豪感和满意;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感到不公。

②稳定性影响情绪与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将期望未来再度成功;如果将失败归于稳定因素,如能力缺乏,将预期再度失败,从而产生冷漠、抑郁的情绪,倾向于放弃类似任务,减少努力。

③可控性影响情绪反应和行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如努力,则会感到内疚,下次做出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则倾向于不作为。

( 3)归因与学习动机

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发现,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如果将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如果将失败归于努力不够,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以改变其目前境况﹔而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则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变得无助、冷漠,自尊心下降,听之任之,“破罐子破摔”。

因此,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改变其消极归因


--23知识精讲P198



01

选】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   )

A.能力高低

B.努力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度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个体通常将成败归因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等四个因素。其中能力高低是内部不可控因素,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是外部不可控因素,只有努力程度是内部可控因素。因此,当个体在长期成败过程中形成内控型归因风格时,他更会倾向将个人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      

02

【单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2008.27)

A.最低难度的任务

B.中等难度的任务

C.最高难度的任务

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点,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着学习而改变的。两种人的成就目标存在差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而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们希望在学习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倾向于选择很难或者很容易的任务。

03

【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维度的是(   )(2008.28)

A.内在性

B.普遍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系统探讨,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好坏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最主要的原因,并依据这四种原因在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上的特点进行分类。

04

选】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取得学业成功时,应将其成功归因于(   )(2012.30)

A.努力

B.能力

C.运气

D.方法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某一成就行为的感觉。这一概念最初由班杜拉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

05

【单选】在学业成败归因的三个维度中,与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预期关系最密切的维度是(   )(2013.30)

A.稳定性

B.可控性

C.内外性

D.特殊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归因的维度有三种:控制点(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若将成就行为归于不稳定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不一致;反之则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一致),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06

【多选】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内隐能力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   )(2007.71)

A.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

B.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

C.表现回避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

D.表现接近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C
【解析】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而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

07

简答】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009.78)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要点】

(1)班杜拉在自我效能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2)影响因素:

①个体的成败体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②替代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

③言语劝说: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和激励等也可能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④情绪唤醒状态:正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负情绪则会减弱自我效能感。


今天是不是也是满满的收获,
你还记得
“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
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2007.77)
评论区打卡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用归因理论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理论
明知学习很重要却还是提不起劲来,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学习动机
第四章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心理学知识点一份,或许正是你所需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