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子枫VS赵今麦,国民妹妹哪家强?——我们为什么会不停地进行比较?
是呀,第一批00后如今已经大学毕业了,进入了就业潮,在娱乐圈也是如此,00后演员们登场了!
从电影到电视剧,00后演员们开始独当一面,成为主力。诸如易烊千玺、吴磊、张子枫、赵今麦、王俊凯等。
图源《天才基本法》,侵删

而如今张子枫和赵今麦两位00后实力小花,迎来了首次正面PK。
张子枫主演的《天才基本法》和赵今麦主演的《少年派2》分别在CCTV8和湖南卫视同时播出。
一个是奇幻的手法演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兴趣与学术热爱的选择,一个是以现实主义手法讲述的少男少女的情感纠葛。
源《少年派2》,侵删

不管是剧中是林朝夕,还是林妙妙,都和我们一样处于人生的同一个阶段,面临着人生岔路口的选择。
而现实中的张子枫和赵今麦,对于她们来说,都面临着观众的审视。
从流量热度到收视,哪部剧收视更高,谁的演技更好,谁的流量更高,谁被更多人喜欢,都被大众热议着、比较着。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拿两个类似的人物去比较呢?
看到两个相似题材的剧我们会比较,看到两个人设相近的明星我们会比较,家长会拿我们和同龄人比较,我们也会将自己和身边的人比较。
“这么简单的题做了一晚上了!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xxx,能不能让我省省心啊!?”

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相信不管是谁,童年中都会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ta可能是你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可能是你的兄弟姐妹,也可能是你的发小,你父母同事的孩子......

我们生下来就免不了要被比较:要和“正常”的标准进行比较,看看你的身高、体重各项基础指标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以此来看你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
6-7岁开始正式地进入学习阶段,我们就踏入了考试的深渊,而后我们根据比较的结果进入不同水平的初中、高中、大学......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e/

其实不仅是被他人比较和比较他人,我们自身也时刻都在暗自与他人做比较。

最早在1954年,社会比较理论第一次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社会比较有三种类型,向上、向下和横向比较。

就和字面意思一样,向上的比较就是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而向下的比较,就是和比自己差的人比。横向比较,就是和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比。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比较心理。
无论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还是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亦或是我们每个人骨感的现实状态与丰满的理想状态的比较,只要比较一旦产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

这种落差可能是正向落差或者是反向落差。针对这两种落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

基于自我肯定的认知倾向,一般人会表现出两种行为模式:一种是停滞行为,满足于当下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和体验,并停滞和保持这种状态;另一种便是激励行为,通过自身激励去不断完善行为自身来获得更优越的行为结果和体验。

同样,基于自我怀疑的认知倾向,也会衍生出两种行为模式:一种是消极行为,对当下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和体验出于失望,以自我放弃和无作为的方式求得退让的防御机制;另一种也是激励行为,通过补偿机制去完善行为来缩小心理落差,逐渐消弭挫败感,这种激励行为有点类似于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机制。

正因为这种比较心理才衍生出当下特别流行的一个现象:内卷。
现在大多数人都把内卷看作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在我看来,内卷分为两种,良性内卷和恶性内卷。
良性内卷是指通过竞争能获得进步和成长的内卷,例如看谁的学习效率更高,谁的学习方法更好,谁的目标方向更清晰,谁的学习态度更积极。

这种内卷,不只是竞争,更能通过这个过程让彼此得到成长和进步,双方都能获益,这就是良性内卷。

而恶性内卷就是双方不仅得不到成长和进步,还让彼此消耗,双方受损。

例如单纯地看谁的成绩更高,谁的学习时间更久,谁的衣食住行更优越,这就是恶性内卷。

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有限的社会资源和人们向好的心造就了当下的时代节奏,我们不怕内卷,但我们倡导良性内卷,有时候正是合理的竞争和比较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和别人比较呢?

第一是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我们常常为了消除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去寻找比较对象,通过“在社会的脉络中进行比较”,来了解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找出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的想法、感受、观念和所处位置等,从而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二是为了实现自我增强。
当我们经历威胁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情境时,对自我增强的需要会提高。

通过下行比较,来增强自我主观上的良好体验,从而使自己感受到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第三是实现自我进步的需要。
自我进步的需要通常引发上行比较,通过观察并向更有能力或更成功的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

最后,面对社会比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是选择新的比较维度。

当我们遇到某一方面比我们优秀的人时,可以通过关注自己其它领域的才能或长处等积极方面,来抵消或平衡自我消极的方面使自尊所受到的威胁,以此达到维护总体自我价值感的目的。

二是与过去的自己比较。
由于每个人成长历程、天资差异、家庭教育、性格品质的不同,简单地去和别人比较某一个方面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会惊喜地发现我们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进步,这样的对比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满足和幸福感。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绽放光芒、享受生命的历程!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呢?评论区聊聊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困惑:熟知并非真知
生活最好纵向比
你拥有能力,状态却不够稳定!
为什么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好
曾仕强:少数服从多数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甚至还会阻碍社会进步?
从“装”开始进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