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周刊】一生充分享受生活的榜样——卡尔·罗杰斯丨第01期

文都比邻专业课
 

人物周刊

每周五推送

生平丨贡献丨扩展

 

正文共:2735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本篇幅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

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使自己得到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所遗传的内容。

 ——卡尔·罗杰斯

-第01期-

一生充分享受生活的榜样——卡尔·罗杰斯

人物介绍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卡尔·罗杰斯在他的著作《个人形成论》的「若干重要体会」上从「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效能」两个方面阐释真实自我的意义。

出于某种自我防御的原因,我的表面行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背道而驰。

与人交往时,我们明明对对方充满了厌恶,却作出一副平静友善的样子,我们觉察到了尴尬,却故作镇静地想要掩盖,我们想要逃离却无法逃离,我们想要言说却欲言又止。我们自以为不诚实是对关系的最好的处理,但是卡尔·罗杰斯告诉我们:

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会导致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人际关系会随之变得真实。真实的人际关系充满活力,富有意义,因而令人神往。

人本主义心理学很难找到像卡尔·罗杰斯那样一生充分享受生活的榜样。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也是推广“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第一位治疗师。

人物周刊的第01期,让我们来带大家走进罗杰斯。

学术生平(时间线)


1902年1月8日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

1914年

受父影响对科学产生兴趣,13岁成为当地农学专家。

1919年

进入威斯康星大学,主修农业,选修心理学函授课程

1922年

随同世界基督教学生联合会来北京访问,意识到不同的人一样可以真诚、和睦地相处和交流。旅行中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海伦小姐,与海伦小姐交往中意识到个人的想法、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都是可以分享和交流的。

1924年

获文学学士学位,开始接触临床工作,转而对咨询感兴趣,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

1931年

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儿童人格适应的测量

1939年

出版注明的《问题儿童临床处理》,提出“非指导性疗法”,之后被聘请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系任教。此事后罗杰斯声名大振,开始形成和修正他的治疗方法,使其理论日趋成熟

1942年

罗杰斯出版了他最著名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临床实践中的最新概念》,书中主张在咨询和心理治疗中要采用患者中心疗法

1956、1972年

获得接触科学奖和基础专业贡献奖

1957年

出版代表作:《来访者中心治疗:目前的实践、含义理论》

1957年

回到威斯康星大学担任心理系和精神医学系教授,形成了来访者中心治疗的完整理论体系

1965~1967年

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1968年

成立关于人的研究中心

1974年

在加州举行大型的成长团体活动,认为“来访者中心”理论可以应用到一半的成长性团体上。

1987年

逝世

主要理论贡献(知识点补充)

主要理论:

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的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人有自主性,有能力掌控并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的。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具有不需咨询师的直接干预就能了解及解决自己困扰的极大潜能;只要能投入咨询关系中,人们就能朝向自我引导的方向成长。

知识点补充:

现象场:人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对人们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真实世界,而是他们所感受到的自己所认为的世界。

理想自我:个体理想中的自己所应有的样子。

真实自我:真正的现实世界中的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只要人与人之间能无条件地、真诚地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趋向于理想自我。

积极关注的需要:罗杰斯认为人天生有期望获得周围人的关心、同情、尊敬、认可、温暖等情感的需要。

价值的条件:孩子们得知父母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需要做某些事情才可以得到,如果做另一些事情,就得不到关注,这就是价值的条件。价值条件会导致孩子不能按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形式,而是按照外界的压力和父母的观念形式,由此而造就的心理冲突会让孩子感到迷茫、抑郁甚至产生精神异常。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如果个体体验到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积极关注和自尊的需求就不会与个体的评价过程相冲突,个体就可以成为功能完善的人。

对学科贡献

罗杰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人格的自我理论的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继弗洛伊德以后,对心理治疗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推崇现象学的观点,重视自我概念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与我国儒家思想“性本善”的观念类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倾向和潜能。

罗杰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心理治疗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的心理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罗杰斯非常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和自我报告,目前许多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类放着自我报告的资料。他运用Q分类技术,把主观描述变为定量的评估,Q分类技术确实可以客观地衡量治疗的效果。

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这个疗法长期以来在治疗界一直很流行。有部分原因是这种疗法不是以技术为中心,所以比较容易学。而且它也不需要对人格理论有太多的了解;比起传统的心理分析派的技术,它不需要冗长的训练,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发生效果。

罗杰斯对治疗过程的气氛非常重视,他十分强调对来访者的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同感的理解。我国辅导界人士都遵循他的理论和辅导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选择心理咨询流派?以人为中心疗法简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人类心理现象的精彩论战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这样的罗杰斯、这样的人本主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