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女维摩
天女散花,即天女维摩,
天女散花出自《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原为佛经故事,现用来形容大雪纷飞或碎物纷纷落下的样子。
熙宁七年(1074),时在杭州的苏轼夫人王闰之把王朝云从歌舞班中买出,收为侍女,当时王朝云年仅十二岁。她长大后,大约是在黄州,被苏轼收为侍妾。夫人的侍女转变为侍妾,这是古代最平常的事。但苏轼和朝云却演绎了一段不平常的真情人生。。。
被流放到惠州之前,苏轼夫人王闰之已经去世。而当时的岭南是人们心目中是蛮风蜑雨、毒雾瘴气的地方。苏轼为此遣散了家里的姬妾。但朝云不肯离开,坚持跟随苏轼去了惠州。
此时苏轼已五十有九,朝云才三十有二,苏轼在诗里把朝云称作天女,把自己比作维摩诘。古代文人都很喜欢《维摩经》,上面说:“佛告文殊师利,汝诣维摩诘问病时,维摩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而为供养。”朝云便如散花天女,陪伴在多病的苏轼身边。
白发苍颜的苏轼,和敛云凝黛的朝云,确实和维摩天女那样相得益彰,远离京师是非之地,反倒生活得相对宁静怡然。“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朝云在苏轼笔下,是如此的光彩照人,圣洁无比!
词里说,要在端午的时候,为朝云写首好诗。于是苏轼很快又写了一首《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是一幅多么美丽而热闹的画面。而“佳人相见一千年”,则表现了两人希望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在老迈之年谪居南荒,朝云已成了苏轼最后的慰藉和感情归宿。
 
     朝云就是在惠州病逝的。朝云本不识字,跟着苏轼耳熏目染,已粗有楷法。她还对佛学很有兴趣,跟着老尼学习佛法,苏轼称其也对佛理也粗识大意,“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
  苏轼将朝云安葬于惠州西湖畔的栖禅寺松林中。。。
。。。。。。 
  这年十月,惠州梅花开放,山野湖畔千树竞发,暗香浮动。宋人都很喜欢梅花,苏轼也不例外,刚到岭南的时候,他就连写了几首梅花诗,使罗浮山的梅花盛名远播。此时的苏轼睹梅思人,以梅喻人,又写了一首《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维摩境界的维摩取的是维摩经的维摩,只要理解维摩经主要讲的什么就知道了,先看看维摩经讲的什么。

维摩经

佛教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后秦鸠摩罗什译,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 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僧肇在《维摩诘所说经注序》中称:“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认为此即“不思议之本”。

维摩境界的大概意思就是,达到维摩诘的境界,对事物的认识能够准确无误,,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反对一切对正确的批判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送侍妾的一首词,竟让朝云写在“裙带”上,开篇10字就绝了
烟雨平生堂:人生乐在相知心
诗不可说丨苏东坡与王朝云,苏东坡《浣溪沙·端午》:佳人相见一千年
侍女朝云如何成为苏轼的知己?为何称她为“天女维摩”?
有一个姑娘叫朝云,有一种渣男叫东坡?
(4)苏轼写给三位妻子的词和她们的郁郁佳城及其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