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十久对全身,一些穴位的扎法:

金十久对全身,一些穴位的扎法:                                 

 【注:1、我无论扎任何一个穴,一律都是一边捻转慢慢进针,直接(不捻转)慢慢出针。2、凡是能直刺的穴。都可以钭刺、平刺。3扎头、面部用五分细针。扎前胸和后背要用一寸粗针。上面四点下面不在重复。】                                                

 一、关于肚子上的穴位,我一般是这么扎的:                            

 1、肚脐上、下的各穴:从中脘(此穴的位置如果把握不好,就用一寸针直刺)开始、到建里、下脘、水分、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几穴,我都是用一寸半(或一寸)的针扎。                                                            

 2、肚脐左、右各穴我都是用一寸半的针扎。                          

 3、气冲、府舍用一寸钭刺。                         

 二、前胸一律是用一寸粗针平刺。                        

 三、脖子后面的穴,比如大椎穴、陶道、崇骨我是从下往上沿皮平刺。两侧的穴,如新设、百劳、血压点用一寸针(或者五分针)直刺。                                           

 四、整个后背上的各穴,如命门、肾俞穴等(只要是我能够到的穴),我一律是用一寸粗针,从下往上沿皮平刺【XX针友:您所说的、这位中医先生所说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可,因为后背内部的脏器最多,而后背的肉又为最薄,所以针后背历来就有一种说法:“腹如井、背如饼”。意思是说扎后背,由于肉特别薄,所以要特别小心,不能扎深了才对。所以说,后背上的各穴,怎么能随便扎呢,尤其是对一个:什么针灸理论都不懂的一个“自我针灸者”来说(由于对解剖学和内部结构更不清楚),所以就更不能随便乱扎,这样会误导大家。同时我也不大相信软组织毫针扎不透】,我认为,对一个“自我针灸”者来说,随便扎既不科学,又非常不安全,同时我还认为,也没有必要随便扎,根据我的经验,平刺和斜刺的效果就足以。                                                   

 五、我平时所有我能扎的穴位的扎法、和深浅如下:                 

 ①、我扎所有的穴位,一律都是捻转慢慢进针。不捻转直接慢慢出针。                                  

 ②、两胁斜刺或平刺、后背用一寸针平刺。上腹上脘以上及两侧各穴用一寸针斜刺。                                                 

 ③、胸部用一寸针平刺。                                       

 ④、大臂的:曲池用二寸直刺,其他的穴位都是用一寸,直刺或斜刺、平刺也行。                                                       

 ⑤、小臂正面的:内关、间使、郄门用一寸半直刺,大陵、神门、阳骨、太渊用五分斜刺,其他的穴,均用一寸平刺或斜刺。                                                  

 ⑥、小臂反面的:外关、支沟、四渎、三阳络用一寸半直刺,其他的各穴用一寸斜刺或平刺。                                             

 ⑦、关于腿部各穴随意性比较大。如何扎,一般书上都有。我是这么掌握的:肉厚的地方直刺,如大腿的风市和小腿的承山、足三里等。鹤顶、内、外膝眼、蠡沟、中都用一寸平刺。解溪用五分直刺。【注:关于四肢来说:肉特别厚的地方,如小腿肚可用一寸半或者二寸的直刺。从足三里,到下巨几个穴,都可用两寸针直刺。其他的地方只可用一寸针,钭刺和平刺】。                                     

 ⑧、脚部的穴:脚趾上的穴如隐白等,一般都是用五分斜刺(平刺)二、三分或放血。脚面上的穴:太白、公孙、然谷、中封、太冲、行间、内庭、陷谷、侠溪、五会、束骨、京骨、金门、水泉用一寸直刺。太溪、昆仑一寸直刺,其他的穴一般都是用五分平刺。                                         

 我在五十年的扎针过程中,一开始我特别斤斤计较穴位的准确性,曾经为了找然谷穴的准确位置,不知费了多少力气,都找不到准确位置。最后竟然按着小腿前测面的,前轮廓线的正下方的位置的延长线上的一个点,正好是一个大骨头头的正下面的凹陷处是然谷穴,当时找的可是真辛苦,但找到后也真高兴。可是后来扎的时间长了,慢慢才发现,穴位的位置差一点,并没有什么效果上的多大差别,再加上自己扎,在时间长占有优势,所以用不着那么计较取穴的准确性了。所以后来尤其是我现在每天扎针,就不计觉什么准确性了,只要差不多就行了。甚至都按穴扎了。                                          

 六、关于捻转进针:如果在不捻转的情况下进针时,就如同是在一个非常密密麻麻立体网状的物体里直接扎一根针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针尖扎在针感点上时,或者是针尖穿过针感点时,才会有针感(当然十久认为痛的本身也是一种针感)。如果在捻转的情况下进针时,由于肉有一种纤维,此时肉里的纤维,就要缠绕在针体上,捻转的角度越大缠绕的越紧,此时肉的张力就越大,所以力道牵扯的范围也就越大,那么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针感点,就都会受到力的作用,便会很容易的,有针感的感觉【此一问题在此先不多谈】。                                                    

 七、关于片扎法                                              

 我进行片扎、其实在1996年开始就不自觉的开始了。只不过这几年,片扎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吧了。所谓片扎法,顾名思意,就是一片,一片的扎,片大小不一,片的型状不一。而且如果片扎法和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接合起来,就如虎添翼。效果更好。                                         

 我进行片扎,基本上是都不论穴,多数情况下都是平刺。                     

 1、我片扎前胸和后背一律是一寸粗针平刺。                                                  

 2、头、面是用五分细针平刺。                  

 3、四肢都是片大小不等的任意取穴。                

 在片扎时,有时片大(针多)。有时片小(针少)。非常随意灵活。所以说进行片扎,任意性随意性非常大。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和限止。                              

 金十久自我针灸法,除了要有一本穴位对症大典外,就是要求要非常特别讲究扎针,扎的要熟练用心。因为世界万物都有灵性。灵性从何说起,又从何而来,其实这就是就说得是个熟字,就是说灵性来自于熟。在进行“自我针灸”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随着你扎针的熟练程度的增加,你的问题会越来越少。随着你扎针的熟练程度的增加,你的发现会越来越多。我扎针五十年所走过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金十久 15年3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久对全身,一些穴的扎法:
【东、西方都验证了针灸可以随意扎,可以速成而且疗效不凡】
中医针灸:后背颈项痛下针一穴位有奇效!
九宫针法与傍针刺和齐刺法
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视频
小宝带你读标幽赋 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