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内或皮下埋针为主治疗软组织扭挫伤
皮内或皮下埋针为主治疗软组织扭挫伤
广州体育学院杨庆华
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以皮内或皮下埋针为主,必要时配合对称点针刺(缪刺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扭挫伤,具有操作简便,止痛消肿迅速,肢休功能恢复快,可以大大缩短疗程的功效和优点。兹将具体操作方法、体会及216例疗效统计介绍如下。
皮内或皮下埋针法
1.皮内针的制备法:我们使用的皮内针是用废毫针自制的,即用止血钳的尖端,按所要求的皮内针体一长度夹住毫针尖端的针体,用另一手持毫针尾端在止血钳尖端将针体缠绕一圈半,剪下多余的针尾,即成麦芒形的皮内针。一般最常用者针体长1一1.5厘米,个别长2厘米,指趾关节用者长0.9厘米。经煮沸或酒精浸泡消毒后备用。
2.皮内或皮下埋针的操作方法:
(1)经临床检查确定本疗法的适应症者,术者以轻柔的动作用指腹在伤处体表按压比较,根据伤处范围的大小,找出1至数个最明显的压痛点,逐点涂以碘酒作为标记兼消毒皮肤。
(2)用酒精棉球擦拭脱碘,待干;用止血钳尖端夹持皮内针之尾圈部,与体表皮肤约成15度角将针尖刺入表皮后,将止血钳摆至与体表平行,针尖稍向上挑起皮肤,随即推送将针体全部刺入皮内或尽量浅层的皮下(真皮下),刺人过深则疗效较差,不必施行捻转提插等行针手法;按找出的痛点逐点埋完,即用一小块方胶布将针封盖固定留针。一般轻伤及陈旧伤仅做如上处理即可,不必另加包扎固定。但如为软组织撕裂损伤较重的新伤,有继发组织内出血肿胀趋势者,或已发生血肿、肿胀者,埋针后即用绷带(或加棉花衬垫)在伤处加压包扎,以减少组织内体液渗出,尽量减少肿胀程度,可以加快痊愈过程。伤重者亦可视情况对伤肢另加夹板、石膏托,或宽胶布条粘贴等固定。
(3)埋针的置入方向以不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为原则;故腰、腹、四肢关节等处应横刺;肩胛间区、骶尾部等则应竖刺。依此类推。
(4)留针时间:夏季易出汗,一般留针1一2天,其它季节可酌情延长,最长可达5一7天。嘱患者埋针处暂勿接触水,以免引起感染。
(5)复诊时处理:埋针后第二或第三天患者来复诊时,轻伤者痛疼大减或完全不痛行动自如时,可以取针,或续继保留针1一2日,使疗效巩固后将针取出。伤较重者往往可见到原最痛或血肿点埋针处,自发疼和按压痛均已明显减轻,肿胀亦轻。但在其附近未埋针处则可能出现新疼点,肿胀及皮下淤血亦较明显。此时可再在新疼点及肿胀最明显处加埋数针,并如前包扎。原埋之针则视情况可以取出,也可暂不取,以后每日或隔日检查一次,视痛点及功能障碍变化情况,调整埋针位置,至痊愈为止。轻度或中度软组.织扭挫伤,单用埋针即可较快治愈,如为较重之伤,则于埋针之前或埋针后,配合应用健侧肢体与伤处疼点之对称点针刺(缪刺法),对减轻患老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有较大意义。
健侧对称点针刺(缪刺法)
在健侧肢体与伤处最疼点相对称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后,以毫针快速刺人皮肤,捻转进针,患者感到针刺部位产生明显酸、麻、胀等针感,并向周围或上下放散(即得气)后,施以捻转提插等强刺激手法(泻法)约1~2分钟后留针;如伤处疼点多,则选取最重点1一3个对称点如法针刺,这时原伤处之剧疼多即时可明显减轻。留针10一20分钟,留针期间亦可再行针1一2次,以加强疗效。出针时亦应先捻转提插强刺激数秒钟后将针拔出,使保留较长时间的针感,巩固疗效。
个别对针刺不敏感不易得气者,可在针上通以感应电或脉冲直流电,以加强疗效。
本疗法的适应症
1.肢体各部位关节韧带、肌肉、肌健、骨膜等软组织急性闭合性扭挫伤。包括软组织破坏不重,以痉挛、疼痛、功能受限为主征的轻伤,及软组织部分撕裂,有血肿、肿胀及皮下淤血,疼痛较重的新伤。
2.关节单纯性脱位,经手法复位后软组织肿痛及功能障碍者。
3.肢体各部位的旧伤或慢性劳损。
体会
1.参考一般针灸文献,皮内埋针多用来治疗慢性、发作性疾病(需用较长时间的刺激才能巩固治疗作用)。我们从治疗运动创伤的实践中体会到,)旋用于新伤疗效更觉满意,特别足关节部位的软组织扭挫伤,如伤后即刻应用,并在伤处施以加压包扎,则剧痛即可明显减轻,肢体功能很快改善。如运动创伤中最多见的踩关节扭伤,原来伤足不能下地的,经此处理后,轻伤即可下地行走,2一3天多数可达临床治愈,恢复体青活动。中度或较重的新伤,大多可在2~4口内正常行路,5一7日内达到临床治愈。我们虽未和其它治疗方法有计划的分组对比观察,但在临床中粗略的观察及听到一些患者反映,体会到同类型的伤采用此种疗法,较之我院常用的敷中药或理疗,疗程可缩短一半到2/3,有效地保证了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且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2.对一些陈旧伤和慢性劳损,应用埋针疗法一也有较好疗效,但疗程要长些。并应适当配合伤肢休息,疗效才有保证,否则疗效不巩固。
3.有些患者,经埋针治疗早期效果较好,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消除较快,但遗留肿胀、淤血及酸软紧张等症状较难消除,此时亦可配合或改用理疗或药物治疗,以加快痊愈。
4.肌肉、肌键、韧带完全断裂伤和范围过大的伤非本疗法的适应症。
典型病例
1.何羡聪,男,本院76年级学员。1979年5月30日踢足球扭伤右踩关节。伤后敷中药新伤药一天,疼痛无好转,31日要求改针刺治疗。检查:右踩关节外踝前及下方红肿范围约6cm,踝关节功能受限,踱行。诊断:右距腓前韧带扭伤,部分撕裂。处理:右踝红肿压痛最重点皮下埋针两枚。左踝与伤处疼点之对称点直刺两针,强刺激各1分钟,留针10分钟。6月2日复诊时伤处已基本不疼,红肿大部消退,可慢跑活动,但运动量稍大时仍疼。处理:取出埋针,在伤处压痛最明显处直针1针,弱刺激手法,再在肿区边缘皮下横刺一寸半毫针一枚达肿区另一边缘皮下,留针20分钟。全疗程四日,痊愈。
2.赵洪胜,男,本院79年级学员。1979年10月5日打篮球时,被球打中右手第五指顶端,挫伤第五指近端指间关节。检查:患指关节周围红肿,不能自动屈伸,向尺侧活动幅度加大。诊断:右手第五指近端指间关节挫伤,桡侧副韧带部分断裂。处理:在患指关节挠侧红肿疼最明显处埋入0.5cm皮内针1枚,并用胶布条粘贴缠绕固定患指。6日检查伤指红肿疼均减轻,保留原埋针至8日,伤指完全不疼,可以自由活动。取出埋针。全疗程4天,痊愈。
讨论
1.皮内或皮下埋针的疗效机制:可能是金属针置人皮内或浅层皮下,给予神经末梢以轻微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机械性刺激;也可能还有金属静电的作用,对感受器形成一种良性刺激,通过反射弧和中枢神经的综合分析,而对周围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产生诱导和调整效应,改变了组织细胞的生物电流,调整了组织体液的通透性和生化环境以及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也可能会影响到神经介质和组织内致痛物质的形成,起到镇痛、镇痉,消除炎症,促进新陈代谢,组织细胞的营养加强,修复代偿机能旺盛,加速了创伤修复的进程。因限于条件,我们无法做实验和生化检查验证,只能作以上推测,待就正于高明。
2.健侧对称点针刺(缪刺)法,除可用一般针灸疗法的作用通过神经体液传导系统对机体效应器产生的兴奋、抑制和调整使达到生理平衡来解释外,用神经生理学皮层优势灶、负诱导的规律来解释可能是适当的。
3.人们对针刺和埋针疗法存在个体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故必须在治疗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疗效,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治疗操作方法,疗效不够理想者酌加配其它治疗手段,以取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4.本疗法治疗软组织扭挫伤消除疼痛较快,对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患者往往因不痛而过早恢复体育活动,致使修复尚未巩固的组织再度损伤,拖延了治愈时间,因而强调在治疗过程巾伤肢的适当休息是必要的。痊愈后恢复体育活动还必须遵守循序浙进的原则。
5.以埋针为主的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好,操作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少,治疗成本甚低,便于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软组织损伤
皮下留置针操作技术及临床视频
【学术交流】论皮内针特色疗法
皮内针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小揿针,大用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